刚刚坐下,赵姨娘便端着茶过来了。
贾政微微一笑接过赵姨娘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问道:“又有什么事儿?”
“老爷,这不是马上就要县试了吗?你能不能给下边的人打个招呼,让咱们贾环也考个秀才?”
贾政听了之后,直接就把茶杯扔在了桌子上,“糊涂,科举乃是为朝廷选材,怎么能够打招呼呢?”
贾政在别的事情上也许会给赵姨娘行方便,但是在科举这种事情上,他是绝不会吐口的。
一来是,科举就是贾政心中的一根刺,他自认为自己才学不小,当年就是因为父亲的一本遗折,让自己错失了科举晋升的资格,在工部蹉跎了几十年。
二来是,自己已经被贾瑞任命为恩科主考官,要是这个时候给自己的儿子行方便,那将来谁还能信得过自己,自己在士林中的名声可就臭了。
赵姨娘被吓得低下了头。
贾政一直以来对赵姨娘还不错,像这样厉声呵斥还是头一回。
贾政毕竟宠爱赵姨娘多少年,见她吓成这样,也缓和了一下口气,“你也别担心那个孽障,他要是真的有本事,考上了进士,有我在朝中关照,也让他仕途顺畅,他要真的没那个本事,就好好的在家里当个富家翁。”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赵姨娘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
因为今天她从王夫人那里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贾政给贾宝玉请的老师。
现在贾宝玉都有私人老师亲自教导了,而自己的儿子还在私塾中厮混。
照这样下去,几年之后贾宝玉都当官了,她的儿子还是一文不名。
贾政也不管赵姨娘在那里生闷气,站起身来直奔王夫人那里。
王夫人的丫鬟彩云见到贾政来了,赶紧撩起门帘。
贾政进了屋,就见到王夫正在和林黛玉说着府中的家事。
王夫人之所以和林黛玉说这些话也是没有办法,林黛玉是一个机灵通透的女子,但是对于家事上确实不擅长。
但是在王夫人看来,以后这个家还是要交给贾宝玉的妻子来掌管的,所以不得不放下身段,把林黛玉教导身旁时时教导。
虽然林黛玉聪明绝顶,只要王夫人一说,林黛玉那一边就明白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的王夫人还是不喜欢林黛玉。
不过为了贾宝玉,王夫人只能是强忍着心中的不喜欢。
今天两个人正说着今年的碳敬如何收?收来之后干什么用?几层入内库,几层用于家用。
就在说到一半的时候,贾政从外边走进来了。
林黛玉瞟到贾政进来,赶紧站起来,先给贾政行礼,然后就向王夫人告辞退了出去了。
王夫人这时也站起来迎着贾政坐到了正位上,然后把自己的靠垫放在了贾政的背后。
旁边的彩霞也送过来了香茶。
贾政喝了口茶,然后把茶杯放到一边,便开口问道:“今天,老师来了吗?”
“已经来了,我也见了一面,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宝玉在他的教导下应该会大有长进。”王夫人高兴地说道。
要说这段时间王夫人完全是顺风顺水,整个的荣国府不像原先入不付出了,终于是有结余了,而且各主子们的生活条件也开始得到恢复。
整个的荣国府,再一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如果自己的儿子再一次考中举人,甚至考中进士,那真是锦上添花。
唯一让王夫人还有些芥蒂的就是林黛玉还是没有怀孕,这让王夫人一直有些不高兴(真的假的就不知道了)。
贾政欣慰地摸着胡子说道:“这位老先生别看自己没有考中进士,但是他的学生中已经有七八位进士,而且在士林之中很是有威望,我也是托了关系,才能把这位老先生请到咱们家当西席。”
王夫人也高兴地说道:“刚才我偷偷的过去听了老先生的课,讲的真好,我虽然没什么学问,但是也听懂了先生在讲什么。”
贾政摸着胡子,脸上都是自豪,“希望宝玉能用心读书,将来不负我的期望。”
他们两个人正说话间,外边一个小丫头进来,“太太,老太太那里的鸳鸯来了。”
贾政一听鸳鸯来了,立刻让人请进来。
鸳鸯进了屋子,赶紧向贾政和王夫人行了礼,然后恭敬的站在一旁。
“老太太让你过来有什么事儿吗?”贾政问道。
“老太太让太太过去一趟。”鸳鸯并没有说什么原因。
贾政对于这家中的事情向来不怎么关心,于是无所谓的对王夫人说道:“老太太让你过去,你就别耽误了。”
说完之后,便站起身来出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