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老娘揉揉眼睛,脱了衣裳卸了钗环去炕上躺着了。今晚酒喝得有点多,实在撑不住了。
等尤二姐端了醒酒汤回来,尤老娘已经睡熟,打起了小呼噜。
二姐儿愣了一下,放下汤碗,吹灭烛火回屋去了。
卸了残妆,尤二姐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只是睡不着。
她一会儿想起贾府的金碧辉煌,一会儿想到自己的衣裳首饰,一会儿又想到大姐姐前呼后拥的样子。
就这样心中煎熬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尤二姐才迷迷糊糊睡去。
早上,尤三姐洗漱完毕,把厚密的头发简单挽成发髻,随手簪了一枝莲花纹木钗。她带着小丫去给尤老娘请安,厨房里的张妈连忙跑出来拦住她。
“嘘!三姑娘,不必去请安了,太太还睡着呢!我听大丫说,昨晚你二姐姐也没睡好,天亮了才沉沉地睡去。我已经做好了早饭,你回屋自己吃吧!”
小丫和张妈把早饭摆好,尤三姐随口问道:“二姐怎么突然就失眠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张妈摇头道:“没听二姑娘说哪里不舒服,大约是昨天吃茶吃多了,走了困。”
尤三姐点点头,这也有可能。
喝了一碗粥,吃了一个小花卷,一点酱菜,尤三姐就撂下了筷子。
小丫收拾了桌子,大丫掀帘子进来说道:“三姑娘,隔壁家的蔡姑娘又来了。”
“快请进来!”
小丫嘟囔,“她怎么总来?这大清早的,串门也不看看时辰。”
尤三姐轻轻拍了小丫一下,“多嘴多舌,快去忙你的去!”
小丫端着碗盘出去了,迎面正巧赶上蔡姑娘进来。
蔡姑娘看见碗筷脸上立刻红成一片,原来尤家刚吃完早饭,她来的太早了。
白莲花一样娇羞爱哭的蔡姑娘低着头不安地道歉,“抱歉,我……我来的不是时候。”
尤三姐笑着拉她坐下,看在蔡姑娘高超的刺绣手艺的份上,她对蔡姑娘比对亲姐还友好。
“咱们邻居这么多年,你如何这般见外。我记得小时候我总去你家蹭饭吃呢!”
有尤三姐劝慰,蔡姑娘安心许多,“我急着过来是想跟你说,我娘答应我刺绣啦!她还想跟我一起做活,就是不知道你肯不肯收。”
“当然收了,只要活做得好,我就能收。”尤三姐想了想又说道,“只不过……绣活必须等店里卖出去了,你们才能拿到钱。我家亲戚不是抠门,她也不是骗子,只是本钱不多,实在周转不开。”
外面的绣庄都是绣完一件给一件的钱,或者是不论件数多少,每月给固定的月例银子。
先卖绣件后给钱是从来没听说过的,蔡姑娘的母亲也担心这里面有猫腻。万一人家店里卖出去了,偏偏不给银子,她们也没地方说理。
可是想到尤三姑娘,蔡家也不好说什么。人家尤三姑娘在不知道蔡姑娘有手艺的情况下,当即拿出来四个金锞子,这不是帮忙,这是救命。
为了这份救命之恩,她们绣上百八十幅绣品白送给她也是应该的。
蔡姑娘单纯,她十分相信尤三姐。拖工钱她也愿意跟尤三姐一起干。
“没关系的,我等得了。银子不着急,什么时候给我都行。”
为了这份实诚劲儿,尤三姐都笑了,“你放心,工钱要压几天,但也比别的店高,咱们从小一起长大,我必定不会骗你。蔡姐姐的表姐妹有没有手艺好的?如果她们想赚点零花钱,也可以找我。”
“有的!有的!过几日我去舅家拿了表姐妹的绣品给你看。”
蔡姑娘和尤三姐又说了许多话,一直快到晌午了才回家去。
蔡家的事也算给尤三姐一个启发,这条巷子里有许多没落官宦人家。毕竟做过官,家里人好面子,穷讲究,穷的揭不开锅也不许女眷抛头露面,更不许男子去做那些下九流的行当。
如果能发动这些女眷做针线,倒也是个办法。
想到就去做,尤三姐把自己关进厨房里,做了一大桌的点心。第二天开始,她就拎着点心挨家挨户上门去游说。
过了半个月,尤氏收到尤三姐做的一盒绿豆糕,并一封信。
信上尤三姐说,她已经招好绣娘。并附上厚厚一沓子契约,上面有签字和花押。
尤氏:二月二还没过完呢!她也太能干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