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首先定然不是圣上、太后娘娘和上皇。</p>
宫中嫡庶尊卑已定, 太子虽然年幼,却已有储君风范,孝悌勤学, 并无劣迹,平白叫两位贵妃所出皇子生出争抢之心,不是坏了大燕好容易得来的宁静?</p>
皇后娘娘……</p>
想到苏皇后时,庄贵妃打心底不愿意怀疑是皇后娘娘做的。</p>
她和周静姝虽比皇后娘娘早了三年入府,等皇后娘娘和皇上大婚后,却丝毫不敢对皇后娘娘有任何不敬之处。</p>
因为皇后娘娘是皇上苦苦追求了两年求来的正妻, 她们两个才入王府不到半年,每次见到还是王爷的皇上时, 都会听到皇上念叨两句苏家的大小姐。</p>
那时她和周氏也只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入府十六岁, 周氏才十五岁,面对年轻英俊体贴的皇上,自然都动过心。</p>
听见夫君日日念着别家姑娘, 她们心里也嫉妒过,怨恨过,到最后却都认命麻木了。</p>
皇上为了不让她们提前生下庶子,碍了苏大小姐的眼, 每次宠幸过她们后,都要赐给她们浓浓的一碗避子汤。</p>
虽然平常人家里不好让妾室先生子,规矩大些的还会在男子大婚前把妾室通房都打发出去。</p>
但皇家又岂是平常人家?虽然本朝极重嫡庶,皇家更甚,但皇室开枝散叶比嫡庶更要紧。</p>
从太子到三皇子, 都是娶正妃之前先有的侧室, 也没听说不许侧室怀胎, 皇子之中也就只有她们王爷这样。</p>
知道新入府的王妃是王爷心尖上的人,父亲是户部侍郎,祖父原是大学士,出身高贵,是以府中她,周氏,还有四个宫人出身的姬妾,全都不敢作反,恭恭敬敬拜在王妃脚下。</p>
世上哪有正室喜欢妾室的?</p>
王妃对她们这些侧室姬妾自然也谈不上多喜欢,却心胸宽大,从来不苛责为难她们。</p>
一应吃穿用度也不许宫人管家克扣。她们有个头疼脑热的,王妃还会请太医为她们诊治。</p>
夫君一颗心全在主母身上,主母又宽大慈爱治家严谨,府里就一直风平浪静的过了这么些年,从来没有人为了争宠做出什么丑事。</p>
到了宫里大家成了宫妃也是一样,除周静姝还是会弄些小意儿争宠外,大家都安安分分过自己的日子。</p>
锦衣玉食不受欺负磋磨,不担惊受怕只怕哪天被栽赃陷害人头落地,位分高还能给家人带来一份体面,还有个孩子陪伴,庄贵妃不知别人如何,她已十分满足宫里的生活。</p>
至于皇上……虽然她还眷恋皇上的温柔,却早都不奢望皇上的心在她身上。</p>
只要能平安抚养启同长大,启同能做个平安富贵王爷就好。</p>
若她活不过皇上,启同一直老老实实的,皇后娘娘和太子也不会多为难他。</p>
若她活得比皇上长久,还能到启同府里养老,颐养天年,岂不比在宫里更快活?</p>
庄贵妃也一直如此教导二皇子,二皇子聪慧,也从不与太子比较,只安安分分做个听话的弟弟。</p>
所以庄贵妃自觉已经十分退让,就算封了贵妃,也无意与皇后娘娘和太子争风,只想平安终老。</p>
若真是皇后娘娘搅起此事,她这么些年的所作所为,难道皇后娘娘没看在眼里,一点儿也不领情吗?</p>
庄贵妃恍惚一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终究还是觉得以皇后娘娘的智谋,就算是娘娘要做,也会做得更隐蔽些。</p>
梁侍中手段太明显,若真是皇后娘娘麾下,只怕有辱皇后娘娘为人。</p>
况且太子地位已稳,启同和三皇子不出头不争风对娘娘来说才是最好。</p>
平白叫两位和太子只差一两岁的皇子起了野心,对皇后娘娘有什么好处?</p>
庄贵妃把宫中最有权势的四个人都否决后,脑子里又转了一圈贤妃宁妃罗贵嫔还有低位妃嫔们,也觉得并不是她们。</p>
先不说位分高低,就说她们连个皇子都没生出来,争个什么劲儿?就算要争,也得先铆足了劲儿有个皇子再争。</p>
宫中的人都不大可能,庄贵妃便把目光投向宫外。</p>
皇上的后宫若乱起来,兄弟相争父子相残,宫外还真有一位王爷,说不定真能从中浑水摸鱼,就此得利。</p>
三月初九,会试开考,来自全国十八省两海的千余举子鱼贯进入贡院,等待迎接他们的试题,还有整整九天的劳累酸臭。</p>
到得三月十八日,才到中午李明诚便出了贡院。</p>
他看见潘家的马车,嫌弃的闻闻他自己身上的臭味儿,上了车一躺,懒洋洋道:“咱们先回去罢,潘表弟不到最后一刻才不会出来。你们送完了我再来接潘表弟,绝对不会迟。”</p>
今日驾车在贡院门口等着他们表兄弟俩的既有李家的人也有潘家的人。</p>
左书听见他们家爷这么说,赶紧敲车壁道:“爷,到底是表少爷,您怎么也不客气点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