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奉天殿前,比上次殿试时多了一些仪仗队,他们手持金瓜,宝顶,旌旗等装饰性道具。
另外还有一些宫廷乐队,身前摆着各式乐器,显然是为金殿传胪特设的,这些人都隶属于锦衣卫仪鸾司。
贾琼跪在外面,不知道殿里说了什么,只是有点儿后悔忘了弄个护膝戴上。
跪在冰冷梆硬的石板上,跪久了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等了半天,突然庄重的礼乐声响起。
戴权随后举着一道明黄色封面的奏折来到殿外,站在丹陛之上,清了清嗓子,运足气念道。
“科举取才,国之大典,皇恩浩荡,不问出身。
今皇上策试天下英才,取一甲进士及第者三人,二甲进士出身者五十六人,三甲同进士出身者二百二十七人。”
读到这里,戴权故意顿了顿,扫视跪在下面的众进士一圈,众多进士感觉心脏瞬间砰砰狂跳起来。
戴权嘴角露出淡淡得意的微笑,随即才继续念道:“隆庆十九年,壬午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贾琼,进殿谢恩…”
戴权连读三遍,这是状元的特权。
他眼睛一直盯着跪在诸生之前的贾琼,之前他见过许多新科进士在这种时候激动的手足无措的场面,他很好奇贾琼会是何种表现。
却见贾琼从容不迫的站起身,一弹衣服下摆,双手正了正乌纱帽。
在礼乐声中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不疾不徐走上丹陛,与戴权擦肩而过时还微微点头对他笑了笑。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随我步瀛州。
他的身后,二百多名新科进士眼神灼热的望着他背影。
大楚立国一百一十一年来,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诞生了。
“新科状元进殿谢恩…”
在礼仪官抑扬顿挫的唱礼声中,贾琼迈步走进奉天殿。
他在两边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前行几步,双手一拎下摆双膝跪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
“平身,入朝班。”
“谢陛下。”
贾琼随即站到文官最后的位置上,殿外再次传来戴权的声音:“一甲第二名榜眼,韩巍,进殿谢恩…”
贾琼此时才有机会,偷偷打量一番金銮殿内的情形。
只见巨大的大殿上,除了最北侧的御阶和龙椅御案,只有御阶旁有一些古朴的灯架等装饰。
其他地方只有数十根巨大的立柱,其中大部分都是朱红色的。
只有最靠近御阶的几根上面,有浮雕的巨大金龙绕柱。
龙头都对着龙椅的反方向,好像是拱卫天子的侍卫一般,衬托着皇帝的威严。
殿内梁上挂着许多巨大的灯笼,在夜里也可以把殿内巨大的空间照亮。
奉天殿的构造肯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即使站在门口,他也能清楚的听到几十米外隆庆帝的声音。
贾琼稍微扫视一圈就收回视线,韩巍谢恩后,站在他旁边。
随即又听戴权喊道:“一甲第三名探花,宋勉,进殿谢恩…”
只有皇帝亲自排定名次的前十人,能进金銮殿谢恩之后留在殿内。
二甲七名之后的进士,就只能进来谢恩后继续去殿外站着。
三甲进士就只能在殿外跪谢,连进殿资格都没有了。
这些以前同赴考场的学子们,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分出上下尊卑了。
等到第十名李宠谢恩完毕入班后,贾琼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前十名考生,有五人是他的同窗,最少有八个都是侠社成员。
全部近三百名进士中有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多年的声望积累,已经渐渐要开始发挥作用了。
即使他刚刚要进入朝堂,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号召力。
就算不考虑王家和贾家,只看这些新科进士加上他的师兄们。
虽然他们现在还职小位卑,却有巨大潜力。
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种子已经种下,总有一天会长出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
为猫唧胡子和君宝同学加更一章,今天又要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