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金殿传胪,御街夸官(2 / 2)

贾琼笑道:“哎,世伯说的哪里话,咱们什么交情,来来,您跟我来。”

说完他就拉着穆清来到公孙月身边,正巧他刚打发走某位热情推销孙女的三品大员。

贾琼一把将他拉住,笑着说道:“乘云兄,这是镇远侯穆清穆大人,是我家故交。

来来来,你们好好亲近亲近,穆大人可是东平郡王之后,现为右军都督,你要好好把握机会啊。”

说完,贾琼拍拍公孙月的肩膀,然后在他要刀人的眼神下迅速溜之大吉了,随即拉上焦头烂额的韩巍与宋勉一起逃出奉天殿。

他们按照礼仪官的安排,站在御道之上,这是三鼎甲才能有的待遇。

等所有进士就位,他们就在礼仪官的引领之下,顺着御道径直向宫外行去。

穿过奉天门,承天门,早有京兆府府尹韩栋和长安,万年两县县令带着各种仪仗等在御桥前。

韩栋亲自给贾琼披红挂绿,然后万年县令牵过一匹纯白御马请他上马,长安县令给他递上马鞭。

礼仪官一声高喊:“新科状元御街夸官喽。”

瞬时间锣鼓喧天,一队仪鸾司仪仗队打着铜锣在前面开路。

六名手持三元及第,大魁天下,新科状元等旗牌的官兵在前引路,礼部左侍郎朱晨捧着金榜随后跟上。

贾琼随即打马缓行,韩巍、宋勉骑着马跟在后面,其他进士跟在他们身后步行。

他和韩巍,宋勉通过正阳门主门出宫,其他人只能走两侧掖门。

高十一丈的正阳门主门,只有皇帝和皇后可以走,别人只能羡慕的看着三鼎甲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此刻正阳门外的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三年一次的御街夸官,历来都会引得长安城万人空巷。

今年殿试有名满天下的小诗仙,他还可能会成为百年未有的三元及第第一人,百姓们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贾琼骑马走出正阳门时,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姓们立刻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汹涌的人潮险些冲破五城兵马司官兵组成的人墙,幸好有羽林军加入,才挡住了狂热的人群。

贾琼在锦衣卫的护卫下从正阳门前的朱雀广场穿行而过,走上十里御前街。

两旁的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都热情的对着贾琼大声道贺。

有的人甚至对贾琼叩拜行礼,将他看作文曲星下凡,贾琼只能不停的拱手回应。

御前街两旁的各类店铺,早被许多富家子弟,权贵千金占据,他们都拥挤在窗边看热闹。

无数年轻女子向中意之人抛出手中的手帕,香囊,表达她们的爱慕之情。

朱雀大街与御前街交口处,朱雀楼五层。

就在六年前隆庆帝看焰火表演的位置,廉亲王看着一旁的妹妹轻叹了一口气。

明月公主此时正穿着一身小太监的衣服,神情复杂的站在窗前,望着从正阳门下骑马走来的贾琼。

这位大楚的十公主,隆庆帝的掌上明珠,如今也已经十七岁了。

她早已长成了一名绝色佳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皇后最近一直在帮她挑选驸马,但是那些人她却一个都看不上。

她心里一直喜欢着贾琼,但是几年前,在听说他与王穆的孙女定亲之后,她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嫁给贾琼了。

今天她央求廉亲王偷偷带她出宫,就是为了再看贾琼最后一眼,在心里与他道个别。

看着贾琼意气风发的样子,她仿佛又看到了揽月亭前的那个昂扬少年,听到了那首动人心弦的鹊桥仙。

可惜,终究只是一场兰因絮果。

明月突然回头对廉亲王说道:“九哥,能代我去贾府给他道个喜吗?”

廉亲王知道他应该拒绝,但是看着妹妹期盼的眼神,终究还是感到不忍心,只能答应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明月展颜一笑,如同芙蓉盛开。

“谢谢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