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西南边境战事不利,黎族又闹叛乱。
在闽党的积极运作下,原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司马显外调云贵总督,镇压局面。
内阁中的平衡局面因此被打破,近些年王党本来就处于劣势之中,这一下就更加被动了。
现在贾琼三元及第,马上就要入仕为官,这对王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把贾琼树立成王党一面新的旗帜,既可以凝聚人心,还可以让不少青年官员倒向王党。
所以王党的核心成员们才会如此高调的亲自下场,为贾琼撑门面。
去年司马显被调离中枢以后,闽党本来想运作自己人接掌兵部,进而入阁。
谁料隆庆帝力排众议,紧急调回三边总督杨思诚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杨思诚功勋卓着,又是以文官掌兵事的儒将,让他接掌兵部谁也没法反对。
后面又经过廷推,杨思诚被选入内阁,接任武英殿大学士。
杨思诚本是中立派官员,但是入阁后还是有意无意的帮了李世睿一些小忙。
这是因为当初贾琼献计杨震业兵出河套,不但迫使鞑靼人退兵,也救了他和庆阳府数十万百姓,让他一直心怀感激。
他因此对贾琼非常欣赏,当日大殿之上仗义执言,这次又亲自来庆贺贾琼三元及第。
这就给了王党一个明确的信号,杨思诚是可以争取为盟友的。
如果杨思诚能支持李世睿,那王党在内阁中就能扳回一城,大大增强一波实力。
李云因为在浙江学政任上表现出色,隆庆帝本欲调他回长安重用。
不料张纯阳认为他和贾琼关系亲密,因此从中作梗。
最终李云虽然官升两级,却只被任命为太常寺卿这么个养老的闲官。
李云因此心中大感恼怒,这一次他亲自前来道贺,也是表达了向王党靠拢的意愿。
至于义恭亲王和廉亲王,也是带着不同的任务来的。
贾家这边开宴没多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锣鼓的喧嚣声,原来是给贾琼送匾额的人来了。
每次殿试结束之后,礼部都会送一块匾给新科进士,让他们可以挂在家中,光宗耀祖。
这也算是保留节目了,但是贾琼这次却与之前不同。
这次来给他送匾的不是礼部官员,而是宫内的太监。
他们送来的也不是普通的状元及第匾,而是隆庆帝御笔亲书的三元及第匾,上面还盖着隆庆帝的宝玺。
同时太监还传了隆庆帝旨意,会在宁荣衔为贾琼修建两座三元及第牌坊,以表彰他在科举中的出色表现。
这是莫大的恩典,贾琼连忙命人在前院摆香案迎接,先将牌匾请到正堂之中,回头再找合适的地方悬挂。
前院的好友亲朋全都羡慕不已的上来围观,皇上御笔亲题的匾额,可是非常少见的。
“玉京真可谓简在帝心啊!”陶大春。
“玉京兄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啊,真是可喜可贺。”韩巍。
“琼哥儿,这可是御笔亲题的匾额,一定要妥善保管才是。”贾政。
“这三元及第匾,可是天下独一份儿啊。
琼兄弟,我看不如供在祠堂中告慰列祖列宗吧。”贾珍。
正在众人围着三元及第匾议论纷纷的时候,一道尖细的声音打断了他们。
“贾琼何在,太上皇有旨。”
突然想到一件事,宋朝君臣之间是没有跪拜礼的,跪拜礼是蒙元弄出来为了奴役汉人的,大楚不应该有跪拜礼。我这里修正一下设定,普通百姓见了官还是要跪,大楚官员见了皇帝一般情况下都不用行跪拜礼,只有在请罪,谢恩这些特殊的时候才需要行跪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