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显然早有准备,立刻便命人搬来桌椅,上面笔墨账本一应俱全。
贾琼便坐在椅子上开始记录,众臣看到这里也都看出来了,这明明就是皇帝和贾琼唱的双簧啊。
大家面面相觑,心说这次不出血是不行了,不过交多少才好呢?
正在大家琢磨的时候,贾琼安排的托开始陆续登场。
“臣云光世受皇恩,愿意倾尽家财,入股十万两救助灾民!”
“爱卿忠心可嘉,真是让朕感动啊。”
“臣王渝愿入股五万两,为百姓尽一份力。”
“王爱卿不愧名门之后,有你父亲当年的风范。”
“老臣盛嘉宾囊中羞涩,只能出一万两,实在是汗颜。”
“老尚书一生清廉,朕怎会不知,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臣贾政愿出五万两。”
“贾爱卿不愧是荣国公后人,有担当,有格局!”
“臣杨思诚愿出两万两。”
“臣魏文通愿出一万两。”
……
“臣徐牧愿出三千两。”
“臣陶大春,宋勉,周熙愿共同出资一千两。”
……
有了这群托,群臣虽然绝大多数都不情不愿,不过还是不得不陆续含恨入股。
隆庆帝就在上面盯着呢,其他人都出钱了,你不出不怕被皇上穿小鞋吗?
尤其是那些高官显贵,出得少了还不行。
几个王府最少也是五万两起步,勋贵起码要三万两起步。
文官相对出资少一些,有的也确实穷。
几个一品大学士统一入股两万,二品最少一万,三品最少五千。
品级低的文官有的确实没钱,贾琼和隆庆帝也没指望他们。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入了股,有的甚至几个人凑钱入上一股。
最后贾琼统计下来,收了二百八十八万两,还超了三十八万。
隆庆帝龙颜大悦,说道:“今日诸位爱卿慷慨解囊,解黎民于倒悬,真是社稷之福啊。
贾琼,钱凑齐了,你既然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京城附近的救灾事宜,朕就全权委托给你来负责了。”
贾琼拱手道:“皇上,为了保证救灾工作的效率,还有商号的大工程能顺利进行。
臣建议单独设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救灾工作和工程建设。
臣希望能从各部抽调一批精英人员,帮助臣完成这项任务。”
隆庆帝点点头说道:“救灾现在是朝廷头等大事。
朕说过,你的要求朕一定会满足。
即日起,在翰林院之下新设共济司。
贾琼任正五品司正,负责关中一应赈灾事宜。
其他各衙门务必全力配合,若有借调人员,寻求协助等事宜,必须全力援助,不可推诿。”
贾琼闻言跪地谢恩说道:“臣领旨,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共济司庶务繁多,在翰林院办公有诸多不便,可否请您另赐一个衙门。”
“哦,你想要哪里?”
“四方馆。”
“准奏。”
文官队伍最后面的一片区域,陶大春等人神情振奋的看着这一幕堪称奥斯卡级别的演出。
贾琼说的那个大计划真的要开始实行了,他们这些人也终于不用整日修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