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官逼民反
自从那日午朝通过出兵东瀛的策略后,贾琼便几乎天天去兵部报到和兵部的官员讨论各项事宜。
出多少兵,从哪里调兵,行军路线,补给点,从何处出海,调动多少运输船,让哪支水师护送等等。
事无巨细,每一件事都要反复讨论,调阅大量资料,贾琼也因此掌握了很多大楚各地的军事情况。
这天贾琼在兵部资料库查阅各水师的资料,在翻阅到登州水师的资料时,他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俞通海。
他详细看了一遍俞通海的资料,发现这个人从祖籍到父亲的名字,与原历史中的俞通海完全一致。
这也让贾琼确定,此人就是他知道的那个俞通海。
在原本的历史中,俞通海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名水军大将。
他起初在巢湖与赵普胜结寨建水师抵御元军。
后来朱元璋起兵反元,他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水师万余人投奔朱元璋,为水师将领,随渡长江,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升秦淮翼元帅。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俞通海率水师攻打张士诚军,迫张士诚之援军退还。
后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多次率战船突入敌阵,纵火焚烧陈军战船数百艘。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攻湖州,占太仓。
后进围苏州时负重伤,不久便伤重而死。
俞通海可以说是朱元璋起兵初期最重要的水军将领,为他能站稳脚跟,扩张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贾琼到目前为止,看到的第三个熟悉的名字。
他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这个世界虽然在北宋之后与原历史产生了偏差。
但是那些原本在元末明初历史上活跃的人物,依然会出现在这个时空里。
不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必然会发生变化,比如汪广洋,他在原历史中是元朝的进士,但是在这个时空里连举人都没考上。
俞通海本来是反抗元朝统治的义军首领,现在却成了登州水师中的一名低级将领。
知道此人的能力应该不差,贾琼便将他记在心里,准备等合适的时机将他调入自己麾下。
既然确定了明初的那群英雄豪杰应该都会出现在这个世界,贾琼便萌生了找到这些人的想法。
不管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将帅之才,还是刘基,李善长这样的治世之才。
若是能找到他们,将他们收拢到自己手中,那他麾下就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了。
不过从汪广洋和俞通海的情况来看,这些人很可能会改变出生地。
要是照着原本历史的位置去找,很大概率并不会有什么收获。
贾琼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他最想找的几个人的大概情况告诉了魏文通,让他帮忙请各地的锦衣卫帮着找一找。
而此时,数千里以外的江淮地区,一场因倭寇引发的乱局正在酝酿。
深入大楚腹地的三千倭寇被洪泽湖水军击溃之后,许多倭寇便逃到了周边的濠州府,淮安府。
这些倭寇为了躲避官兵的围剿,纷纷逃入深山老林之中躲藏。
三五成群小股的倭寇,不可能调动大军来清剿,朱友珍便传令各地州府自行解决这些小股的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