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黛玉回家后, 贾敏看了黛玉裙摆上的茶渍,吓得腿都软了,黛玉浅笑一下道:“母亲不用惊慌, 应当无事的。”

送黛玉回府的内侍倒是客气, 没有什么傲慢之气, 贾敏命人给内侍包红封, 那内侍也收了, 贾敏心下略安一些, 吩咐黛玉先去沐浴更衣。

黛玉换好衣裳, 问了侍女一声, 知道林如海尚未回来,便去主院陪贾敏说话。今日这阵仗,贾敏被吓得够呛。

果然见闺女来了, 贾敏语气颇为担忧, 道:“这个时辰早落衙了,你父亲怎么还未回来?”

黛玉轻轻握住贾敏的手道:“母亲放心, 父亲应当是入宫去了。”

贾敏关心则乱, 听黛玉一说, 就反应过来了。皇上既然亲自见了黛玉,自然会在林家父女见面之前诏林如海入宫。虽然林家父女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但是既然要定黛玉的生死,也要避免父女两个‘串供’。

贾敏见黛玉回来,身上虽有茶渍,神色还好, 原本担忧之心稍减, 一听丈夫被宣入宫, 一颗心又揪了起来。

黛玉很想安慰母亲, 但是却觉没有十分把握的事,安慰出口都显得苍白。现在自己的命运并没有定下来,所以,陪伴着母亲便好。

太宗皇帝先宣自己入宫,接着便宣父亲入宫,这中间不让自己父女见面,若是父女两个所说的有太多对不上的话,对自己有害无利。这便是黛玉面圣时候,除了阐述不曾干政的观点外,其他事情皆是坦然承认,却并不多言的原因,言多必失实乃至理名言。

这一日,林家无人按时就寝,母子五人皆等到三更天,林如海才从宫内回来。不过林如海回府之后,神色还不错,道:“天不早了,大家都早些歇息吧,没事了,不用担心。”

确然不用担心了,没隔几日,太宗皇帝就命人送了一对玉如意来赏给黛玉。

后来黛玉总是在想,但凡是知道水澜那些秘密或者有可能知道的人,除了太宗皇帝本人和大理寺卿都死了。唯独自己和司徒卓,这两个是水澜的口供里改变了朝堂走向的人活了下来,是源于自己那场御前辩足够精彩吗?其实不是的。

救的自己的,或许还是后世部队历练之后那种心中有大爱的思想觉悟和重生一世的豁达。

有幸穿越回来回到幼时,自己除了挣扎求存,从不乱杀无辜。甚至在古人眼里死有余辜的人,黛玉也主张得饶人处且饶人。黛玉掌家这些年,没有动用私刑处死过奴才,对于有些私怨的人,也不曾穷追猛打,而是能和解则和解。除此之外,黛玉还经常帮病扶弱。

也是基于此,黛玉所言那些会以大局为重,不会乱伤人命的良弓平时束之高阁便好,不用毁去的理论才站得住脚。

黛玉在上书房替司徒卓辩解,何尝不是在帮自己。

至于司徒卓,太宗皇帝对司徒家子孙本就是心软的,何况正如黛玉所言,司徒卓至少在古人眼里,是绝对仁慈到的圣人的境界。这样的人,会因为权欲熏心而妄动兵戈吗?

太宗皇帝自己都觉得不可能。长康宫和东宫算是死敌,换任何在政治上有所野心的人都会斩草除根,偏偏司徒卓就在黛玉入宫面圣之前,就去上书房给长宁公主求过情。

这样的事,换太子来做,甚至换瑞郡王来做,都会让人觉得假仁假义,收买人心,唯独司徒卓去做,没有人会怀疑他出自真心。

就这样,林家父女面圣之后,度过了这次危机。

其实这里头黛玉和司徒卓都还应该感谢一个人,文丞相。

黛玉面圣那日,太宗皇帝也宣文丞相入宫商谈良久。太宗问了文丞相对于林黛玉的看法和印象之后,突然问了文丞相对于那套良弓理论的看法。

文丞相是这么说的,世上有很多能人利器,有善有恶。若是想要江山长久,且顾惜百姓福祉,应当留善去恶。

文丞相虽然不知道小钟妃、九皇子一案之中,太宗皇帝到底审出了什么密辛,惹得向来以仁善治国的太宗皇帝大开杀戒。但是凭文丞相的智慧,自然知道太宗皇帝先问自己对林家嫡女评价,再问良弓,乃是问的林家嫡女的生死。

叫文丞相说:天下能人是杀不尽的,发现了贤才,若是本性善良的,为何不留着遏制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野心勃勃的能人呢?

太宗皇帝当时就笑言:你倒是欣赏那林黛玉得很。

这话算不得赞赏,但太宗皇帝脸上神色却缓和多了。

文丞相知道的内情不多,只是猜测着说了那番话。太宗皇帝自己知道三年后极有可能西海沿子有一场战事,而且大灵朝还战败了。堂堂天|朝上国战败和亲,是否会因此人心思变,产生内乱?是否会有皇室宗亲趁机颠覆朝政?

水澜的梦境在战败和亲之后戛然而止,水澜梦里没有答案。但是太宗皇帝作为一个经历过夺嫡的执政者,知道野心勃勃的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壮大自己实力的机会,朝廷虚弱的时候,这些人一定会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大局。

若是数年之后局势真的内忧外患,留着司徒卓和林黛玉,反而能弹压这些野心之人。正如林黛玉所言,良弓不用时可以束之高阁,再遇鹰隼作乱,良弓自有用处。

文丞相的话也许是对林黛玉动了恻隐之心,但叫太宗皇帝自己说,文丞相的话也不无道理。所以,太宗皇帝思之再三,息了防患于未然的心思,分给了司徒卓和林黛玉赏赐,安了林家的心。

黛玉度过了危机,朝中动荡却并未平息。处死一位妃子,一位亲王,绝对是大事。当初多少因为小钟妃会笼络人,而对长康宫示过好的官宦人家人心惶惶。

不过太宗皇帝现在倒无瑕顾及他们。现在第一大事便是撤换北疆守将。

北疆候是九皇子妃的父亲,现在北疆候的女婿、女儿都被处死了,若还留其镇守北疆,当真后患无穷。也就是北狄去岁刚遭遇特大雪灾,现在尚未恢复元气,才给了朝廷从容处置北疆事务的时间窗口。但即便如此,北疆守将也当尽早撤换。

一地守将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撤换的。因为交通、气候等等原因,古代边关通常都是以耕战形势守关。平时开荒屯田,耕地养兵,战时保家卫国。这也意味着本朝自立国开始,边疆守关将士已经在边关繁衍数代。

也就是说,现在北疆许多将士都是当年陈国公的旧部,新去的守将,北疆将士未必服。

太宗皇帝在大朝会上提出此事的时候,便有言官从这个角度论证九皇子妃乃是出嫁之女,夫家犯法不应当累及娘家,北疆候即便教女无方,责罚一顿就是了,北疆换守将的事还需慎重。

言官么,向来是舌灿莲花的,这一番话也是有理有据有节,但是附议者寥寥。切,现在谁不知道但凡和九皇子系带点关系的,都夹着尾巴做人了,这个时候出来支持北疆候,不是茅厕打灯笼么?言官又不会因言获罪,自然可以畅所欲言,有实职的官员却大多有自己的考量,无人着声。

当然,有言官提出不宜换北疆守将,自然也有提议换的。至于原因,当然不能是皇上你斩了人家女儿还妄想人家忠心耿耿给你看门吗?这种朝堂上人人心知肚明的理由。

有些事心照不宣,但真正能说出口的还得是正当理由,譬如北疆候教女不严,先九皇子妃陈氏没有尽到劝谏丈夫之责,以至于先九皇子犯下大错。即便先九皇子妃出嫁多年,北疆候夫妇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诏北疆候夫妇回京,加以训诫。至于北疆候夫妇回京期间,则另派良将前往北疆主持防务。

首先,大灵朝人才济济,能担当守卫本朝东北门户的将才不知凡几,不存在先前言官所说的北疆离了北疆候,便会打击士气的情况。其实,北疆是大灵朝的北疆,不是一方守将的北疆,没有因为担心换守将影响军心的问题,便不敢换守将了。长此以往,边疆是朝廷的边疆还是一家一族的边疆?

这个问题就尖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管你实际操作有什么困难,这个问题上没得讨论的余地。北疆是朝廷的,其他边疆也是朝廷的。换不换守将,自有朝廷考量。

即便只有几个言官打架,也是刀光剑影,足够精彩。

然后太宗皇帝就问:“众卿家以为如何?”

还能如何,换人啊。小钟妃母子表面上是因为操纵舆论,妄图用神权左右朝政,挤压皇权权利空间被治罪的。三司会审也是密审,文武百官大多只知道此次龙颜大怒,问罪了许多人这个结果。但是猜也能猜到,能接连斩了小钟妃和九皇子,还斩了承恩公、北静王,那绝对是谋逆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