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实上也很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就比如说武功,练武者得有武德,否则只会祸国殃民,从医要有医德,否则医家宗师不传无德之人。
老子当初传下道德二经的时候,似乎很忌讳强大的道经,知道以道德排列传下不妥,所以是先传了德经,后有道经的,却不知后世为何居然变成了道德经,道在前,德在后了,而不是德在前,道在后。
“是谁,居然逆改了老子的本意!”秦浩心中想到,“得道,德道,本音相同,得到德者,才能得到道,所以“得道”也可以称之为“德道”,只是后世却把德字改成了得,变成了“得道”,德道经也变成了道德经!”
不过虽然逆改了意思,但是老子的本意还是传承了下去,只是传承在少数人心里,比如一些武学宗师,不收没有武德的弟子,要练武术首先要有德行,这也是出自老子德道经的观念。
但是大多数人,却都只求“得道”,而不求德道,以至于后世大乱,得道者无数,德道着却少之又少,这一点在秦浩生出的这个时代里,尤为体现,“得道”不应该是华夏民族传承的精华,“德道”才是华夏民族应该传下去的精华,
“上篇为德,乃修心之法,得之可厚德载物,后篇为道,乃修道之法,得之可纵横天地,甚至超脱整个宇宙,不在鸿蒙之中,因道经太过恐怖,唯恐落入奸邪修士之手,所以后世必先传德经,在传道经!”秦浩默念着里面的话,却也感叹老子的德行,第一次对老子犹如敬佩。(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