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司令员同志。”西多林回答得很干脆,“懂德语的翻译不少,但懂英语的翻译,却一个都没有。司令员同志,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不是派维克多中校的步兵第122旅,到易北河与对岸的英军会师么。”索科夫解释说:“如今他们和英军隔岸对话,对方却派出了一名德语翻译……”
“德语翻译?!”听索科夫这么说,西多林不禁一愣,随即反问道:“司令员同志,英国人和我们打交道,叫什么德语翻译呢?”
“我想他们的部队里,可能没有懂俄语的人。”索科夫满脸苦涩地说:“因此他们只能拿出一个懂德语的来应付,不过这样也好,他们没有懂俄语的翻译,我们没有懂英语的翻译,直接交流恐怕存在问题。但双方都派出一名德语翻译,就能通过这两个人,把要说的话,分别翻译成俄语和英语。”
听索科夫这么一解释,西多林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连忙点着头说:“我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立即派一名德语翻译赶往易北河边,与对岸的英国人进行交涉。”
等司令部派出的德语翻译到达易北河边时,维克多中校亲自安排了一只木船,和德语翻译一道,渡河到了对岸的英国人防区。
虽然维克多不懂英语,英国少校也不懂俄语,但有两名德语翻译在,却能把双方的内容转化为对方能听懂的语言。
两个小时后,达成协议的双方在易北河上架设浮桥,以便双方能更加方便地往来。而维克多则返回了司令部,把见面的情况向索科夫进行了汇报。
如果易北河对岸是巴顿将军指挥的部队,没准索科夫还会想方设法和巴顿见一面。如今得知对岸只是英国皇家空降师,而且师长鲍尔逊将军在历史上也没什么名气,索科夫自然不会感兴趣。
西多林得知易北河上已经开始架设桥梁,顿时来了兴趣,主动向索科夫提出:“司令员同志,等浮桥架好了,我们能去对岸看看,和英军空降师的师长见见面吗?”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索科夫轻描淡写地说:“让哪位师长代表我们去见见那位威尔逊将军就可以了。如果真的要过河,除非等元帅同志要去见蒙哥马利时再说。”
“没错,米沙说的没错。”索科夫的话刚说完,卢涅夫就附和道:“对方只是一名师长,而且还是没有什么名气的,怎么能让一个集团军司令员去见一名师长呢?我看还是等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去见蒙哥马利元帅时,我们再过易北河也不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红色莫斯科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红色莫斯科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