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4.车手只需车与手,梦想与生活要如何取舍?(2 / 2)

至少我已经很久没有迷茫了,我已经在拿生命去创作了。

命运给的选择很简单,只是我们需要坚决些

阿祖的摩托车很快,比风还快。

台风的时速也不过一二百公里,他确实做到了比风快,快到可以把车身上的贴纸吹掉,快到英国回来的david也跑不赢他。

快到他追上了阿仪的出租车,留下了她。

但是在十年后的影坛,有另一个男人,他开的与阿祖不是同一种车,他开出过比阿祖快得多的车速,可是,他最终也没能追上他生命中的那个她。

于是,赛车成为了他人生中剩下的全部。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已经猜出我在说哪个人和哪部电影了。

没错,就是那句名言:“再快的ae86,也追不上坐在奔驰车里的夏树。”

正是这部由同名漫画改编的,刘伟强和麦兆辉联合执导,周杰伦、铃木杏、陈冠希、余文乐、陈小春等主演的,于2005年6月19日上映的经典电影《头文字d》。

周杰伦也是我的偶像之一,这是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相信很多同学对这部电影更深刻的印象都来自于周董写的两首主题曲《漂移》与《一路向北》,而完整看过原片、甚至去看了漫画的则并不多吧。

在想到要用《烈火战车》写这个主题时,我很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这部电影。

不过《头文字d》我却是很久以前看的了,现在要在写这篇文章时去回忆,倒也没法想起来什么,只能简单抒发一点点想法了。

没有看过漫画原作,我就只拿电影的情节以及我对其的印象来说了:

在我看来,《头文字d》能跟《烈火战车》联系上的点,就是两位男主角,即拓海与阿祖,各自对于生活与赛车梦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吧。

这也正是这篇文章为何取这个标题的原因之一。

而要说拓海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起他那位同样是最强王者段位车手的父亲——“藤原文太”了。

这个设定倒是跟《烈火战车》相似,因为宝叔年轻时也是摩托车赛车手,而在故事里,都没有他们家庭中“母亲”这个角色的出场。

但相反的是,藤原文太算是放弃了赛车,不像宝叔仍在开店、带队参赛等。而且对儿子拓海,也并不像宝叔对阿祖那般严格。他甚至还会亲自为拓海准备好车,教他一些技术等等。

在《烈火战车》的结尾,因为有阿仪的存在,加上嘉乐的死,阿祖会放弃赛车其实是情理之中的、而且那也是对他而言最好的选择了。像我们这种身边没有一位“阿仪”的,其实还是选择认真追求梦想比较好。

而且说实话,要是也有个阿仪能这样陪着我,不离不弃的那种,那我是否还该继续写小说,我还真的会陷入犹豫。

多半是不可能,所以还是做梦吧,梦里什么都有。

或者选择去追梦,实现了后也能什么都有。

藤原文太放弃赛车、转开豆腐店的原因,是在梦想与生活间选择了生活,也就是结婚成家。但在数年之后,他就遭妻子抛弃,然后开始酗酒成性,整日打骂儿子拓海…

这道命运的三选题里,他放下梦想,选择了爱情与家庭,可是结果呢?

因为妻子离他而去这个变数,导致他最终变得一无所有,这时候他有没有回顾自己的过去,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呢?

我想是有的。

从他刻意回避高桥凉介的寻访当中就能看出,他并不敢直面自己的过去。而从他仍有在帮拓海训练车技也能看出,他仍然怀念着赛车的梦想。

在这一点上,他的选择与经历了人生之大起大落的阿祖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阿仪以后会不会离开阿祖,使阿祖也变得酗酒成性而颓废,成为一个在太平山下开豆腐店的阿祖。

但只要他们的故事停止在了那一刻,那就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当然,我们最好希望是不会。

而与父亲完全相反,拓海选择了梦想,放下了爱情,把赛车坚持下去,最后加入了车队,迎接了更为光明的未来。

相比而言,夏树对拓海并不像阿仪对阿祖那样。阿仪对阿祖是真的好,并不像夏树平时在外“****”,回来还要勾搭拓海。

一点朱唇万人尝,怎配我这状元郎?

他们的感情,只停留在非常懵懂且初始的阶段而已。并且就在拓海仍然在为这个选择题而犹豫迟疑之时,他去找了夏树,却碰巧让他看到了,刚刚进行“****”回来的夏树:

这个时候,他想通了。

随着那道经典的鼓与电吉他声骤然响起,那是《一路向北》的旋律。而此时屏幕前的我们,也体会到了拓海的心情,理解并知晓了他接下来会做出的选择。

这一幕经典的巧遇,是命运给他的明示。

他也必须借此,才能完全消除自己心中的犹疑。

接下来就是伴随着《一路向北》的bgm,以及拓海的转身跑开,夏树同学表演的经典日剧式喊,追,跪,哭,接着拓海开车离开现场,一边哭一边回忆他和夏树同学的过往与点点滴滴。

命运给的选择,有时候很简单。

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巧合的遇到一次拓海这样的“明示”,甚至有些同学可能已经遇到过了,却也仍然在犹豫,仍然深陷在迷茫中。所以我们需要的,只是看清自己的路,理解自己的世界。

然后把这个选择做对,并做的坚决一些。

这道题,我选的也是梦想。

可能是我也看到了属于我的“明示”吧,当我照着镜子,当我每天吃下十几颗药,当我站上体重秤,当无数次的别离、失败与心伤找上了我…

也许这些就是我,之所以能像今天这样坚决的原因之一吧。

当失去的梦归来,我是否该放下肩负的重责,再次上路?

接下来要讲的这部电影和这个男人,他有坚定得多的赛车梦想,他甚至从小就坚决的做出了选择,从不曾动摇,坚持到了最后,甚至到生命的结束。

他的故事,用上这个副标题非常合适。

而这个副标题,我在我八月份的文章《评析五部电影,讲一道命运的三选题》当中评析《星际穿越》时也曾用过。但是我改了一个字,就是把“能”字改成了“该”字。

因为对比《星际穿越》,我认为库珀的选择是对的,却不认同这部电影当中、这个男人的选择是对的。

即便他为了贯彻梦想,而死在了这条路上。

那么这部电影和这个男人究竟是谁呢?

这便是由知名作家韩寒执导编剧,沈腾、黄景瑜、尹正等主演,上映于2019年2月5日、即去年春节档的这部喜剧大电影——《飞驰人生》。

这个男人,就是由沈腾饰演的、影片的男主角“张弛”。

而今天这篇文章的标题“车手只需车与手”,也正是出自这部电影当中的张弛之口。当然,相信很多看过的同学在看到标题时,应该就已经想到我会要提到这部电影了,所以应该也没什么意外的。

而且像这种春节期间的电影院大型爆笑喜剧,相信绝大部分同学应该都看过了,那我就不重复讲剧情了,直接从正题开讲。

韩寒是一位成功的知名作家,同时又兼有导演、歌手、赛车运动员等多重身份,相信在座的同学是无人不知他的大名。他用自己写作的成功,换来了更多把自己的想象力与爱好具现化的机会。

这正是我想成为的人,这些也都是我想做到的事(赛车除外)。

他自编自导的三部电影我都已看过,而且不难发现,似乎都是在通过一个看似喜剧、实非喜剧的悲剧故事,是用荒诞且搞笑的方式、来讲述的这个故事。

我们看每一部时都会笑,但看完了都会发现,这个故事好像其实是很悲伤的。

尽管有那句老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虽然其实并不全是如此,但至少在韩寒编导的三部电影里,我看到是十分明显的。

所以《飞驰人生》自然也不例外。

与《烈火战车》、《头文字d》皆不同的是,张弛不是什么从小缺爱的飙车族、更不是什么豆腐店老板的儿子,他拥有一个绝对称得上光芒万丈的过去,以及绝顶的拉力赛驾驶实力。

他就像原是nasa优秀航天员的库珀、做错了一个减速选择导致了坠机一样,也因为一次意外,而被吊销驾照、中断了自己的职业车手生涯。

在影片的开头,他已经炒饭赚了三十多万,并且终于等到了期限结束的这天。曾经失去的梦回来了,他仍毅然决然的穿上赛车服,去选择要重新开始自己的车手生涯。

在影片最后,张弛冲向终点、准备打破自己纪录的最后赛段,他为了那一句“我没有想赢,我只是不想输”,而在记星已经提醒他不能再全速、要留出足够的刹车距离后,仍然选择要超越林臻东,要超越自己,而全速飞驰。

并在爆胎、发现无法停下之后,松开了手刹,用尽全力的去冲向了悬崖。

然后,就响起了韩寒导演自己翻唱的《奉献》。

接着,他就飞下了那片“巴音布鲁克的海”。

关于《飞驰人生》的结局到底是怎样,张弛有没有死,儿子张飞投币后车变飞机、然后动画里出现的以及韩寒微博都发了的那句“hero`s never die”在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巴音布鲁克到底有没有海…

这些问题,是韩寒导演留给我们的悬念与想象,他自己选择不做官方解答。

我纠结的,其实只是张弛为何要如此选择而已。

正如我上文所说,我不认为张弛该这么做,为什么呢?

很简单,也正如副标题所述,这时的他已经不是一个自由身的职业车手了,他已经有了一个孩子(虽然不是他的),这就是他所肩负的重责。

赛车只是他自己的梦想,他不像库珀,他去赛一场拯救不了全人类。

如果他只是因为自己不想输,而飞向悬崖、飞向大海、飞向夕阳,那么又正如《奉献》中的歌词所唱的一样,他该拿什么奉献给他的小孩张飞?

他保持全速之时,有没有想过,张飞的以后该怎么办?

他是否有安排过?

答案是没有,因为我们要知道,他炒饭的三十多万是拿去筹备车子了,而没有留给张飞当遗产。

当然,也许韩寒导演对此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赛车手的想法可能我不太理解,所以正因我不能理解,我才不认同这个行为。

如果这些年,他巴音布鲁克自己模拟了这么多遍,对赛车梦想一直就没有甘心。那么在捡到张飞时,他又为何要选择把他养大呢?他也知道,他吊销驾照不是十八年,而是只有五年。

那他为什么不把张飞交给亲戚朋友,而要留着他自己来养?而且还为了他的户口问题而去跟飙车族的法外狂徒们竞技?

就算你说没有亲戚朋友,那不是也还有孤儿院吗?

在《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托马斯·巴顿不就是把男主角本杰明扔在了老人院长大,让他不会因为自己与周围小孩不同、而养成什么怪异性格吗?最后,他也确实把自己的一切留给了本杰明,让本杰明在影片的后半段活得是无忧无虑,花完了就是各种卖卖卖。

张弛若是确实想把张飞当自己的儿子,这样选择也可以接受吧?

所以,即便失去的梦五年后归来,张弛他该不该放下肩负的重责,再次上路?

我认为是不该的。

在我看来,有时候命运给的选项也许很多,但始终只能是一道单选题。

既然要选择把张飞养大,那就请选择放下自己的赛车梦,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美味的炒饭摊。

既然放不下梦想,那请一开始就不要接手张飞,不要因为他什么户口问题、去做出会危害自己职业生涯的事。

这就是命运的残酷现实,它是不会让你面面俱到,让你两个选择都做好的。

有时候就连顾好一个都很难了,想要两个都顾?

那是不存在的,那还是放手吧。

这就是我的答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我不赞同张弛的选择。如果我是张弛,我会把张飞留给别人去抚养,亲戚朋友还是孤儿院都好,甚至我连那个“父亲”的名头都不挂也可以。

因为我如果像张弛这样做了,我就只能两边都顾不好。

为了张飞而中断职业生涯,又为了赛车梦想而辜负张飞。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妥妥的悲剧,但我们也要看明白,这都是张弛自己选的。

结语

从赛车手的角度,去思考梦想与生活该如何取舍。

通过这个主题我所能联想到的,所要讲的,也就是今天这三部电影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三部电影当中,阿祖、拓海与张弛,他们都位于不同的年代,处在不同的年龄段,面临不同的命运,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不知道同学们认同其中哪个,理解其中哪个,又不认同、不理解哪个呢?

对于他们的选择,同学们又有何看法呢?

而看完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已经看过这三部的同学,这时又有何想法呢?

我们在自己的命运中看到了什么?有没有看到命运给我们的示意?我们还在迷茫吗?我们有没有做出、或者是否要做出什么选择?或是像我一样,已经做出过了?

而我们又是否看得明白,我们该不该这样选?

我们是否有看清自己肩负之责,是否知道这样选择会分别成全谁、辜负谁?

我鸭某人选择了写作,我是从未后悔、并仍将坚持下去的。

没有写出任何“读者爱看”的内容,也许只成全了我自己,但除了养活了我的父母外,我并没有辜负任何人。

我把我所赞扬的侠义精神写出来,是在称颂并贯彻这种精神,也是用我的喜好与擅长,去“爱国”的一种体现。

我将“血缘关系”用数百万字的故事去描述出来,是借此去表述我对所谓“家”之一字的复杂看法,而实际上所要说的,却是只能比这更多。

我看得明白命运给我的示意,我已经七年没有迷茫(当然,如果这时出现一个阿仪在我身边,那我就会迷茫),我更看得明白我所肩负的责任,这就是我坚定的选择。

我是泓烧鸭。

此致,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