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北荣西凉再次挥兵南下劫掠。边军压力倍增。漫长的边境线,兵力被分散。北荣西凉各个击破,一时间战局对大周极为不利。前线气氛紧张。京城歌舞升平。人力车夫,从最初的一百人,短短时间已经扩大到一千五百人。其他私人车行,也纷纷进入人力车市场。购买两轮车,招募车夫,同样身穿红马甲,只是马甲背面的名字不一样。公然同惠民车行抢生意。为了抢生意,甚至不惜玩价格战。本来就是靠力气吃饭,再玩价格战,哪里还有钱赚。马小六以寰宇运输的名义,召集京城各大车行东家开会,制定行业规章制度。都是一个行业的人,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打价格战扰乱市场。搞到最后大家都挣不到钱。当然有人不服。马小六的态度很明确,不服也得憋着。凡是不遵守行业规则的车行,寰宇运输将取消订单,拒绝合作。这就是控制了上游供应链的优势。寰宇运输,一家独大,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无论是四轮马车还是两轮人力车,都得从寰宇运输购买。当然也有人试图仿造。奈何突破不了技术壁垒,仿造失败。只能眼睁睁看着寰宇运输大把的赚钱。人力车,制定了行业规则后,整个市场有序的发展。京城小民,凡是手头有点钱的,出门的时候都习惯叫一辆人力车。就连朝廷官员,尤其是那些六七八九品的小官员,还有各种衙门小吏,养马车太贵,干脆包一辆人力车,每日早晚接送。周世安就包了一辆人力车,每天二十文,定点定时接送。车夫为了让人力车看起来干净上档次,还特意买了一块羊毛垫子垫在座位上。夏天天气热,就往上面放一块竹席。冬天天冷,直接将竹席撤掉。周世安坐在人力车上,手里拿着报摊买的报纸。他固定买两份报纸。一份是《大周生活秀》,一份是《国子监报》。路上的时间正好用来看报。其实他最想买的报纸是《山河书院报》。奈何《山河书院报》多年来一直坚持不对外公开发行,搞得他想要看《山河书院报》还得托人找关系。他先是迅速浏览完《大周生活秀》。明年有是科举年,天下举子齐聚京城。新民县租房市场火爆,连带着文青书局的生意也涨了三四成。最近各种和科举相关的书籍,卖得极好。书籍销售排行榜,排在前五位的全都是科举类书目。周世安大摇其头。“文青书局赚赶考学子的钱,又得大赚一笔。”《国子监报》则刊登了一片社论。三元公杨元庆,孙状元带学生出门游学,两三年后才能回来。明年科举年,山河书院拿什么同国子监竞争?明年科举,会试殿试,无论是人数还是名次,国子监一定可以完胜山河书院。没了三元公和孙状元的山河书院,就是拔了牙的老虎,称不了王。国子监可以趁机一雪前耻。周世安蹙眉摇头,“国子监哪里来的勇气?放大话容易,万一被打脸得多难堪。”两份报纸都没有太热门的新闻,倒是多了几则招聘启事。有车行招聘车夫,待遇从优。周世安起了好奇心,就问车夫,“你们天天拉车,每天要给车行多少份子钱?有钱赚吗?”“我们车行每天收十五文钱的份子钱。只要勤快一点,还是有的赚。比以前下苦力强一点。”“本官似乎听说惠民车行每天份子钱只要十文钱。你们给十五文份子钱岂不是太亏。”车夫说道:“大人说的十文份子钱,那都是老皇历。惠民车行那边,除了第一批车夫只需要给十文钱份子钱外,后面招的车夫,都是十五文份子钱。东家说,这是行业制度,全行业统一标准。就连我们拉车收费,价格和惠民车行都是统一的,绝不多收一文钱,也不能少收一文钱。”周世安好奇问道:“行业统一标准,对你们车夫来说,好还是不好?”“当然好啊!价格统一,就不用压价拉客,大家都有钱赚。”“每天生意怎么样?有没有守一天都等不到一个顾客情况?”“那倒没有!现在来京城的人越来越多,去西市东市,各个衙门门口,或是去新民县,最多一盏茶的功夫就能等到一位客人。尤其是那些参加科举的举人老爷们,都是不差钱的主。出门在外,不乐意和一群人挤一辆马车,都会叫一辆人力车,而且给赏钱也大方。送了大人去衙门,小的也打算去新民县拉举人老爷,多得几个赏钱。”周世安笑了起来,“从衙门去新民县,可不近。”车夫说道:“没事。路上拉一趟去新民县买肉菜的妇人,正好顺路。”周世安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京城的小妇人们还是习惯去新民县买肉菜。”“便宜又新鲜,买的多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只是奇怪,四海肉菜店生意那么好,怎么不考虑在城内也开一家,方便大家。”周世安说道:“四海肉菜店如果在城内开分店,城里的小商小贩哪里还有生意。四海肉菜店是在给小商小贩们留活路。”就像寰宇运输,技术壁垒,使寰宇运输成为全天下最顶尖的铁器生产商。想搞垄断,搞得别人破产太简单。但是寰宇运输没有这么做。不仅没有逼得私人打铁小作坊破产,反而还和各家作坊合作。使得京城各家打铁小作坊背靠寰宇运输,生意更上一层楼。这就是顾玖的经商理念。有钱大家一起赚,不吃独食。首先保证小民的利益,同时拉拢官宦阶层,贵族世家阶层。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么多年才能一直顺风顺水,没人找麻烦。周世安琢磨着这一套经商理念,想得越深,心头越发吃惊不已。到了衙门门口,车夫将他放下。周世安开始一天的工作忙碌。等忙完工作,他就开始写四海寰宇经商理念的分析文章。文章写得越深刻,周世安就越发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陆大人发现他不对劲,关心地问了几句。周世安抹了一把脸,将写了一半的文章,足有十几万字,交给了陆大人。“下官每日坐人力车来回,心有所感,于是就想对四海寰宇进行一番研究。这是下官写的分析资料,刚写了一半,让大人见笑。”“周兄太过谦虚。”陆大人拿起厚厚的一叠资料,翻阅起来。越看越发震惊。震惊于周世安的才学,眼光,看问题的深度。“好!周兄果然大才!”“大人谬赞!”“不不不,本官不是在和你客气。周兄这份资料,不,应该说周兄写的这本书,太有用了。可否借给本官细细研读几日。”“大人不嫌弃,尽管拿去。”陆大人废寝忘食,阅读周世安的书籍。周世安则奋笔疾书,继续书写后面的内容。陆大人花了几天时间看完,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对四海寰宇的分析,更是给了陆大人许多启发。几十万难民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就是因为管理者深知管理精髓。对难民严加管束的同时,还给了难民自活求生的机会。就好比收费站,管束极为严格,半个月一个月查一回账,一年半载轮一回岗,年年还要考试,还必须会写会算。那么多要求,那么严苛的管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辞工。就连从天狼军退役,最不服管束的那群兵痞,进了收费站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辞工。因为严格管束伴随着高额的待遇,还有各种福利。小到一日三餐,餐餐管饱,一两天打一回牙祭。一年四季四套衣服,鞋袜配齐。四海招工,优先照顾员工家属。大到在新民县折扣买房,入户新民县,还可有优先购买四海寰宇的股份。这样的福利,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去收费站做工。更有甚者,最近两年出现秀才应聘收费站的情况。为什么?周世安的书里面写的很清楚。陆大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后面的内容。经过周世安的同意,陆大人将他的书呈给文德帝过目。文德帝看在陆大人推荐的份上,随意翻阅。没想到看了个开头就入迷了。理所当然召见周世安,询问他的想法。几十岁的周世安,第一次离着天子如此近距离,难免激动。激动过后,便知这是自己的机会。他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观点,巧妙得抛售给文德帝。核心观点,严加约束管理官员,进行不定期考核,而非流于表面的考核,同时提高官员待遇。确保官员一人挣钱,能够养活全家。而不是领着低廉的俸禄,想方设法的贪墨。文德帝开始沉默。给官员涨薪,说得容易。钱从哪里来?涨薪后又该怎么办?而且,此事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祖宗法度。规矩是祖宗定下的,要涨薪,等于要推翻祖宗法度,进行一场大变革。这里面的风险,谁也说不准。文德帝大摇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