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刷声望(1 / 1)

金吾卫出动,如狼似虎冲入王府。目标明确,直奔账房和库房,将两处地方查封。钱湘拿着皇帝手书,嚣张得不可一世。他就是要让所有人怕他。他享受被人畏惧的感觉。他更享受查办皇室宗亲,高官显贵的畅快感。别管你以前多牛逼,进了金吾卫都得给他蹲着。金吾卫的每次行动,都能吸引到八方关注。这一回对两位王爷同时动手,这是怎么回事?“事情古怪得很,事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两位王爷到底犯了何事?”“听说陛下身体不好,莫非是要提前为齐王殿下扫清障碍?”“休要胡说八道。”“齐王殿下正在西北练兵,明年还要去西域。陛下真要是担心身体,又怎么会这个时候将齐王殿下派出去?”“说齐王殿下是储君,一切都是你们的臆测。说不定陛下真正属意二皇子,或是三皇子,借机将齐王殿下打发出京,也是可能的。”“一派胡言!”“陛下春秋鼎盛,少妖言惑众。”“金吾卫出动,只能正常办案,绝非你们想的那样。”“既然是正常办案,那倒是说说,两位王爷到底犯了何事?”“金吾卫办案,哪轮到我们过问。”“既然不知金吾卫为何盯上两位王爷,那么一切都有可能。或许陛下的身体真的不行了。”“早就听说,陛下身上有许多陈年旧伤,肯定有碍寿数。”“你们可别忘了,有皇后娘娘在,就出不了大事。”“这话有理。”“杨相公可是皇后娘娘一手提拔上来的,他肯定会替皇后娘娘稳定朝局。”“对对对,有皇后娘娘在,朝廷就乱不起来。”“后宫公然干涉朝政,尔等不反对就算了,竟然还一个劲叫好。尔等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抱残守缺!”“陈词滥调!”“迂腐不堪!”一连串的呵斥怼了回去。“皇后娘娘干涉朝政又不是今天才开始。早在成宗文德帝的时候,就多次进言献策。到了现在,你指责我等不读圣贤书,你也不过尔尔。”“听闻审计司已经有女账房,算账速度不下男子。”“此事我也有听闻。据说是从女子学堂毕业。工钱没有男账房那么高,算账和男账房一样又快又好。很多商行都有些动心,想聘请女账房。”“商行还是有所顾忌。来来往往皆是男人,当中坐一女账房,着实有些不妥。”“言之有理!”“两位王爷犯了何事,尔等都不关心吗?”“我们倒是想关心,奈何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谁在金吾卫或是宫里有关系,此时不妨利用起来。改明儿大朝会,我等也可以在诸位同僚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何需表现。莫非你们还想帮两位王爷翻案吗?”翻案?万万不能!别说没翻案的本事,也没那胆子啊!金吾卫突然对两位王爷下手,定是两位王爷做了什么犯忌的事情,撞在陛下跟前,惹得陛下震怒!皇家的事情,一群外臣就别参与了。……数日后,大朝会。钱湘有份出席,惹来众多嫌恶的眼神。钱湘呵呵冷笑。别犯事!犯了事也别落在金吾卫手里。否则,本官掘地三尺,也要将案子办成铁案,一辈子不得翻身。有那胆小的官员,对上钱湘那眼神,顿时吓得直哆嗦。今日大朝会,主要讨论两位王爷的案子。大理寺责问少府。少府责问金吾卫。钱湘直接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站在大殿上,一项项抛出来。要问两位王爷做过什么好事,不好说。要问两位王爷做过什么烂事,那是一天都说不完。林林总总,累计起来,也是不小的罪名。朝臣静默。疑问不仅没有解答,反而添了新的疑问。金吾卫查到的事情,这在宗室实属平常,过去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说罪名里面的侵占良田,这在权贵里面司空见惯,能算是罪吗?陛下是不是小题大做?两位王爷到底犯了什么忌讳,以至于陛下得用这种小手段收拾他们?众臣面面相觑。总而言之,两位王爷倒霉,绝不是因为侵占良田这类事情。听完钱湘的陈述,刘诏内心深处有点不满。都是在民间作威作福,怎么没有在朝堂上阴谋阳谋的罪名?钱湘一脸心塞。陛下,你要求忒高了。两位王爷,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在朝堂上胡搞瞎搞,又不是活腻了。上次两位王爷之所以有胆子合起来算计端郡王刘议,那都是因为他们被萧淑儿蛊惑,以为陛下对端郡王刘议存了杀之而后快的心思。陛下力保端郡王,两位王爷自然也就歇了心思。刘诏虽然嫌弃钱湘搜罗的证据不够分量,用来收拾老五老六也足够了。他轻咳一声,板着脸,装出怒火滔天的模样,“朕一再强调,谁敢夺走小民的饭碗,朕就打掉他的饭碗。谁敢不给朕脸面,朕自然不会给他脸面。十税一,不分贵贱,只要是大周子民皆要纳税。朕说了无数次,强调了无数次,到了今天依旧有这么多人和朕阳奉阴违。更令朕失望的是,他们还是朕的兄弟。”说完,他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他一声长叹,又愤怒又痛心,“朕对他们不薄啊!他们如此糟蹋朕的一番真心,不顾兄弟情意,公然对抗朕定下的国策,不杀他们难以平民愤。”皇帝竟然要杀两位王爷?天啦!大事不好!莫非陛下的身体真的快不行了,是要为接任者扫清障碍?众臣惶恐不安,此事如何是好。就当众臣慌乱之时,终于有人站出来一声呐喊,惊醒大家陷入懵逼的脑袋。“陛下息怒!”犹如一声惊雷,众臣齐齐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中书令杨季杨大人。杨季大声疾呼,“两位王爷纵然有错,然而罪不至死。请陛下收回成命,对两位王爷另行处置。”“请陛下收回成命。”众臣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嘴巴。“这二人猪狗不如,一再辜负朕的好意。留在世上也是浪费粮食。”刘诏厉声呵斥,一副不杀人不足以平愤的态度。杨季身为百官之首,劝阻帝王,责无旁贷。他从兄弟情意谈到先帝。从本朝律法谈到上古传说。他引经据典,刘诏执意不停。杨季就一直说说说,从先贤说到民间传统,说了快一个时辰。刘诏败下阵来,拂袖而去。“退朝!”朝臣齐齐松了一口气,杨大人,你太能说了。而且说的内容还不带重样。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其中还有不少小众偏门的典故,这记忆力逆天了。只是说的时间特长了点,大家腿都站痛了。下一回杨大人能否少说一点?不光朝臣在吐槽杨季太能说,刘诏也在吐槽杨季。他和顾玖抱怨,“你说杨季什么毛病?朕只是让他配合一下,朕在他的‘劝说下’收回成命,不要老五老六的性命。结果他洋洋洒洒,一口气说了一个时辰。全程引经据典,把朕衬托成一个文盲。朕不得不怀疑他,是在利用朕刷声望。”顾玖闻言,不客气的大笑出声,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刘诏哼哼两声,很是不满。顾玖笑过之后,才说道:“他是新上任,你得原谅他急于表现的想法。朝臣看他年轻,难免轻视他。他得拿出点本事来,镇一镇人心。这次对他来说是个机会,能够‘劝阻’皇帝的中书令就是合格的中书令。”刘诏哼了一声,“果然是拿朕刷声望。看在你的面子上,朕不和他计较。下次,不许他这么干。”“你放心,杨季是个有分寸的人。他知道有些事情可一不可再二的道理。这一次,已经足以让他打开局面。”“你倒是处处替他说话。”顾玖笑道:“他是我挖掘出来的人才,自然要替他说说好话。而且我听你的语气,你也没那么生气。”“朕都快气死了,你哪只眼睛看朕没生气?”刘诏故意摆出一张凶凶的脸,要安慰,要抱抱。顾玖哈哈一笑,“今儿本宫洗手作羹汤,陛下可要尝一尝?”刘诏喜笑颜开,就像是等待投喂的大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