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大结局(五)(1 / 1)

年三十一过,时间进入景明十九年。正月十五大朝会,皇帝刘诏携皇后顾玖,一同出现在金銮殿。文武百官诧异。宗室诧异,王爷公主们同样诧异。大家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问。这么多年,皇后娘娘第一次正式出现在金銮殿。虽说,朝政每一次大动荡,每一次皇权和相权博弈,每一个大决定,背后都有皇后娘娘的影子。但是皇后娘娘一直恪守着最起码的底线,不在朝臣面前公开露面,不公开发表任何看法。今天是怎么回事?皇后为何打破底线,同陛下一同出现在早朝,而且还是新年第一次大朝会。到底有什么用意?龙椅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一张椅子,同龙椅并排。帝后二人分别坐下,彼此看了一眼。刘诏明显有些紧张,手心在冒汗。顾玖紧握住他的手,悄声说道:“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刘诏微微摇头,心意已决。顾玖不由得想起正月初五那天,一早醒来,刘诏突然告诉她,“朕已经有了决定,朕要退位。”当时,顾玖惊得回不过神来。经过那次谈话,她一直以为刘诏会放弃退位,会坚守在皇位上,一直到死亡那一天。她已经决定忘记退位一事,权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哪会想到,刘诏竟然依旧坚持退位。这个决定太难了!分明是在考验人性。而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玩意。顾玖说过,无论刘诏做任何决定,她都支持。这话真心实意。她太明白其中的难处,明白其中的煎熬。她万万没想到,刘诏做了选择了最艰难的决定。当时,她忍不住问道:“你确定吗?有一天你会后悔,即便这样你也要退位吗?”刘诏那时候对她说道:“无论退位与否,朕都难免后悔。这几天,朕寝食不安,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既然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后悔,那不如选一个就算后悔却没有遗憾的决定。”顾玖张口结舌,许久之后她才说道:“你没必要为任何人,任何事牺牲。这件大事,你该遵从本心。”“朕就是遵从本心,内心深处朕一直渴望着带你游山玩水,过神仙一样的日子。”顾玖当时就红了眼眶,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她将刘诏撵出去,关起门狠狠哭了一场。她也说不明白,自己那天为什么哭,而且哭得那么厉害。各种情绪翻滚,让她心烦意乱。哭过之后,情绪也随之平静下来。心,也随之安定。她打开房门,将刘诏拉进屋里,最后一次郑重问道:“决定了吗?”刘诏重重点头,“决定了!”“不改了?”“不改!未免夜长梦多,正月十五大朝会,朕会正式宣布这个决定。朕有点慌,怕有人当场发疯。届时,你陪着朕一起前往金銮殿。朕已经安排京大营,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龙骑卫,金吾卫,随时待命。”“你……”顾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她频频点头,答应和他一起出席大朝会。于是就有了今日一幕。刘诏轻咳一声,乱哄哄的金銮殿安静下来。“今日,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此事事关重大,齐王到前面来。”齐王刘御隐有预感,眉头紧皱,迟疑了一秒,才走到最前面。“朕今日要立齐王刘御为储君!”此话一出,朝臣安静如鸡。这是早就料到的事情,不意外。只是,皇帝要立齐王为储君,没必要搞得这么严肃。更没必要让皇后娘娘一同出席大朝会。“父皇……”齐王刘御嘴唇张张合合,余下的话,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顾玖冲他微微摇头,叫他稍安勿躁。刘诏还在继续讲话。“……朕自幼行伍……如今年过半百,备受伤痛折磨,时常感觉精力不济,思路不明……朕今日郑重宣布,退位!”轰隆隆!犹如一道惊雷,将每个人的脑袋轰炸得七零八碎。什么?退位?一定是耳朵出了问题!一定!“陛下刚说什么?我怎么没听清楚。”“听着好像是要退位。”“不可能!”“陛下糊涂啊!”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臣,平日不管事,只有在大朝会露面,而且经常指着刘诏鼻子大骂昏君。此刻他越众而出,哭天抢地,“陛下糊涂啊!陛下春秋鼎盛,内减赋税开商路富民强军,外开疆拓土,功比太祖。岂能退位!老臣坚决反对!”“老臣也坚决反对。”越来越多的臣子站出来,反对刘诏退位。这些人,几乎每一个都指着刘诏的鼻子骂他是昏君,总说他乱搞,迟早生乱。一年年过去,乱子未起,大周江山倒是肉眼可见得变得越来越好,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官员俸禄上涨,致仕养老的官员每月都能按时领取一笔不多不少的退休养老金,安度晚年。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可期!大周已经出现盛世景象。若是脸皮厚一点,已经可以称之为景明盛世,景明中兴……盛世可期!这个时候,景明帝刘诏突然决定退位,太令人惊愕。“陛下莫非是被人下了蛊毒吗?大周江山你不要了吗?我们这些臣子,你不管了吗?为何要退位啊!”“请陛下收回成命!”越来越多的老臣站出来反对。中青代官员就很尴尬了。他们都支持齐王,都希望齐王能早早登基当家做主。陛下退位,齐王登基,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然而对老臣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退位,意味着他们也将迎来致仕退休那一天。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得让出位置,给中青官员腾位置。此刻,老臣都在急吼吼的,让陛下收回成命。中青官员也只能随大流。否则被人指责一句包藏祸心,竟然盼着陛下退位,其心可诛,那就麻烦了。刘诏朗声说道:“朕心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挽留。”“请陛下收回成命!”“陛下不能退位啊!齐王殿下如此年轻,哪能担当大任。”言下之意,就算要退位,也该指定辅政大臣,协助新皇。刘诏根本没有设辅政大臣的想法。他是从新皇那个阶段过来的,知道被人质疑束缚的滋味。若非他足够强悍,怕是要花费三年五年才能挣脱束缚。这还是没有辅政大臣的情况。若是有了辅政大臣,朝廷必定生乱。当年成宗文德帝不设辅政大臣,就是为了让刘诏少一份掣肘。这个决定,刘诏认为很对。所以他决定效仿先帝的做法。如今,他不设辅政大臣,同样是为了让刘御少一份掣肘。他亲自考察过刘御处理朝政的能力,完全能胜任皇位。设辅政大臣,多此一举。又不是十岁稚子,需要有人帮着拿主意。此刻,刘御跪在地上,眼神纠结复杂。“请父皇收回成命!”他朗声说道。刘诏瞪了他一眼,“这里没你说话的份,给朕闭嘴!”刘御眉眼抽动,“儿臣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更多的历练,目前难以担当大任。请父皇收回成命。”“闭嘴!朕还没有正式退位,你就敢不听朕的话?”刘诏一脸火大的样子。刘御张口,还想继续说。顾玖给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说话,他这才将到嘴边的话全都咽下去。刘诏站起来,眼前一阵发晕,扶着桌面才站稳。顾玖一脸担忧,“陛下感觉如何?要不要退朝回宫歇息?”等到晕乎乎的感觉有所减轻,刘诏挥挥手,“朕还撑得住。”他脸色发白,望着朝臣,“朕的身体,诸位爱卿一清二楚。朕还能活多少年,用太医的话说,得看朕能否静心调养,不操心,不劳累。然而,身为帝王岂能不操心不劳累。这么和你们说吧,朕坐在这个位置一天,就得减寿十天。干一年,就得减寿十年。朕身体不好,时日无多,只想在最后的日子过几天轻省日子。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诸位爱卿也不肯成全朕吗?当真对朕如此狠心?”“陛下……”臣子们老泪纵横。“臣等都盼着陛下长命百岁,若陛下需要静心调养身体,大可效仿以前。陛下到别院修养,令齐王殿下监国,不是非要退位啊!”“是啊!不是非要退位!”“请陛下收回成命!”刘诏连连摇头,“你们都错了!当年朕让齐王监国,那是因为朕自认为还年轻。而今,朕意识到自己老了,精力不济,身体抱恙,就不能继续效仿过去。朝政,没有朕,齐王和诸位爱卿也能解决。朕退位,令齐王登基,正是时候。”“陛下退位,臣等可怎么办啊?”有人趴在地上,痛哭流涕。无数老臣,匍匐在地,恳请皇帝收回成命。然而皇帝刘诏心意已决,直接下令礼部,“退位登基一事,由礼部操持。请礼部尽快拿出方案,确定日期。”撂下这话,刘诏携皇后娘娘一起退朝。……朝堂乱了!朝臣疯了!皇帝陛下要退位,令齐王登基称帝,此事随着早朝结束,转眼传遍了圈子。又从圈子传遍京城大街小巷。“陛下怎么会想到退位?糊涂啊!”“难道陛下的身体,真的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怎会有人主动舍弃皇位,简直不可思议!”“陛下自登基称帝以来,做过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还少吗?现在闹着退位,也不稀奇。”“这么一说,果然也没什么可稀奇的。毕竟,陛下从不是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人。陛下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打破陈规陋俗,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不得不佩服陛下的勇气。皇位说舍弃就舍弃,实在是太了不起。”“可能真的是因为身体原因。”“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陛下做出退位的决定,都了不起。换了你,就算你病得半死不活,你也不可能放弃皇位。”“那倒也是!陛下能舍弃皇位,果然不是一般人。”退位,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端郡王府,刘议坐在窗前,久久回不过神来。“他竟然要退位?”早朝结束后,他浑浑噩噩回到王府,脑子一直乱哄哄。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他竟然会退位!”萧琴儿看着刘议,气不打一处来。“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陛下是个拿得起放得下人。他觉着到了该休息的时候,自然能果断地放弃皇位。”“那是皇位啊!”刘议怒吼,“那是我们几个兄弟,为之争了一辈子,梦了一辈子,不甘了一辈子的皇位啊!皇位落到他手上,我无话可说。可他怎么能轻易放弃,说退位就退位。就算身体不好,也没必要退位啊!”“你又不是他,你当然不能理解他的做法。”萧琴儿冷哼一声,继续说道:“陛下和皇后都不是凡夫俗子,不要用你凡夫俗子的心去揣度他们。”刘议涨红了脸颊,“不行,我得亲自问问他,他为什么要退位。父皇给他的皇位,他就这么不在乎吗?”说完,刘议就跑了出去。萧琴儿拉都拉不住。------题外话------明天继续大结局,争取明天大结局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