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没有闲职,只有闲人(6)(1 / 1)

在随后的一次常委会上,马有财专门强调纪律:“常委会重大事项议事制度,是铁的纪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按照这个制度办事,否则就是对民主集中制的践踏,是对常委会领导集体的否定。”这个帽子很大,杨森林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经过与祝焱的博弈,马有财的斗争艺术得到了极大提升,他并不想与杨森林闹出矛盾,但是和平共处的前提是自己要树立充分的威信。立威,是为了妥协。杨森林锐气仍盛,他暂时还没有摸到马有财的真实想法。农业科研基地项目是岭西农业科技改造的子项目,以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为主体,地方配套30%。在侯卫东的多次汇报之下,益杨县采纳了侯卫东的方案,由侯卫东与市科委协商,在农业科研基地内单独设立一个益杨野生菌研究所,直属于益杨县科委,算是这个项目对县科委的直接回报。侯卫东最真实的想法是借着益杨野生菌研究所这个项目,将科委电脑以及老古董家具全部换掉。办公条件好了,经济宽松了,科委同志才会有自豪感和荣誉感,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思想工作必然是白费劲。项目开工建设以后,侯卫东让副主任周永泰作为益杨科委的甲方代表,负责协调、监督工程,侯卫东则当起了甩手掌柜,不去沾手这些麻烦事。科委日常工作琐碎,多是日常性事务,侯卫东每天上午只花半个小时就将事情办完了。以前在县委办和新管会时,他很少到石场去,这时他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经常开着皮卡车到石场和火佛煤矿,既照看了企业,又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享受生活。如果不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就在商海中一展身手,这是侯卫东调到县科委以后的两手准备。这几年基建项目很多,石场一直不愁生意,狗背弯石场、芬刚石场以及下青林条石场,已经成为他稳定的利润来源。几年下来,石场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人都成了熟练工,侯卫东只需看一看炸药用量和电费,就大体上算得出每月的营业额,相差极小。而新购买的火佛煤矿则困难重重,国内行情长期不振,销售困难,料场的煤炭堆积如山。一些用煤大户总是拖欠着煤款,如果不是三个石场不断输血,这火佛煤矿根本无法维持。8月15日,侯卫东开着蓝鸟车到了岭西,岭西火电集团下辖的两个火电厂,其中一个就在茂云。火佛煤矿距离茂云火电厂不远,侯卫东接手火佛煤矿以来,就开始给茂云火电厂送煤。数月过去,火电厂一分钱未结,何红富数次去找火电厂,对方总是推托经济紧张,不肯支付煤款。眼见着石场的钱投到煤矿就如石沉大海,侯卫东这才明白周强为什么急于将煤矿出手:“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太曲折,恐怕没有等到光明前途到来,火佛煤矿已经垮掉了。”这就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也是办公室拍脑袋与真实情况的差距。见到火佛马上就要停产,侯卫东心急了,把认识的人回想了一遍,料想到财政厅应该与火电集团有些关系。这两年过春节,侯卫东都在祝老爷子家里遇到省财政厅蒋玉楼,从每年到了春节都给老领导拜年这一点来看,蒋玉楼应该是重情义之人,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了电话。侯卫东的判断大体上准确,蒋玉楼稍为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此事。岭西火电集团是国有企业,借助省财政厅的时候很多,火电集团李总接到了蒋厅长的电话,爽快地道:“蒋厅长开口,还有什么话说,我马上叫茂云电厂付款。”一个小时以后,火佛煤矿接到了茂云火电厂的通知:“可以付货款了。”拿到货款,侯卫东立刻松了一口气,有钱就可以付工资,就可以安置必需的设施。他办矿的原则是不赚黑心钱和血泪钱,所谓黑心钱就是克扣工人工资,血泪钱就是克扣安全投入而导致人员伤残。青林镇开办石场数年,只有侯卫东的芬刚石场和狗背弯石场安全条例最多,也只有这两个石场没有死人。解了燃眉之急,侯卫东便考虑如何感谢蒋玉楼。一方面,知恩图报是传统,这次不感谢就没有下一次,另一方面,能与蒋玉楼这种财神爷成为真正的朋友,将受益无穷。他开着蓝鸟车到了岭西。在金星大酒店住下来,侯卫东给蒋玉楼打了电话:“我是益杨小侯,感谢蒋厅长,火电厂已经将煤款全部拨了。”蒋玉楼正关上门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内部材料,道:“是吗?我和火电集团李总也是多年老朋友,他这点面子是要给的。还有事吗?”侯卫东道:“蒋厅长,这件事情对您来说就是小事一桩,对于火佛煤矿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代表火佛煤矿一百七十五位员工,真心感谢蒋厅长。今天晚上有空没有?我想请蒋厅长吃顿便饭,当面表示感谢。”他原本想说“请赏脸一起吃个饭”,又觉得如此说法太卑微了,反而让人瞧不起,就换了寻常一些的语句。蒋玉楼道:“不用这么客气,我今天很忙,晚饭就不必了。”侯卫东只是益杨县的中层干部,正科级,进不了蒋副厅长的视线,他这次帮忙纯粹是看祝家两代人的面子。作为财政厅的副厅长,有无数的人排队请他吃饭,他实在没有兴趣和侯卫东一起吃晚饭。第一次没有请动蒋玉楼,侯卫东没有气馁。任何人都有弱点,只要投其所好,对症下药,一般就能攻下难关。只是,侯卫东与蒋副厅长接触很少,不知道他的弱点。他在酒店里给李晶打了电话:“我在岭西,刚到。”李晶道:“我现在在成都,下午5点的飞机回岭西,你在家里等我。”她加了一句,“到了岭西,你就别住金星大酒店,酒店虽然好,毕竟不是家。”侯卫东手里有李晶的钥匙,不过,他宁愿住在酒店里,也不愿意一个人住在李晶家里,道:“你不用叫司机到机场来,我过来接你。”李晶笑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有什么事情?”侯卫东嘴巴硬,道:“不愿意我来接你,就算了。”李晶嗔怪道:“跟你开玩笑,还真生气了,你能来接我,我很高兴,破天荒啊。”由于成都至岭西的飞机晚了点,李晶从机场出来已经是6点了,她拖着行李刚到大门,见到侯卫东站在门外挥手,由衷感叹:“有人接的感觉真好!”夕阳很美,从云层里射下来千万道光芒,让侯卫东脸上身上都泛起金黄色,略显黑色的面皮很是英俊,直直的鼻梁、短短的头发,很有男子汉的味道。李晶紧紧地挽着他,心里格外温暖。与侯卫东第一次疯狂之后,她就对那些肥肠满肚的男人失去了兴趣,甚至一想到白花花的肥肚皮就反胃呕吐。侯卫东就这样春风化雨般成为李晶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在成都开了会,走到春熙路上,望着一对一对幸福的年轻人,她不由得想起了侯卫东。久经风雨,她原本以为对男人已经麻木,如今却对一位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男人牵肠挂肚,这种感觉让她新奇而幸福。“难道,这是爱情吗?”李晶禁不住追问自己。在爱情影视和小说铺天盖地的时候,爱情反而成了奢侈品。爱情,是属于少女时代的梦想。初中时,早熟的李晶时常捧着琼瑶的小说,第一本琼瑶小说是《一帘幽梦》,当时她看得如醉如痴,至今仍然记得泪水从脸颊滑下来的湿润之感。同桌是一位个子高大的男生,他和李晶有着相同的爱好,李晶看琼瑶,他看金庸。两人互相将对方看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不懂爱情的时候假装拥有爱情。下晚自习时还趁着夜色拉了手,还在街角第一次接吻,除了涂了满嘴口水以外,没有给李晶留下特别美好的印象。初中毕业,短暂的爱情被一阵微风吹走。李晶阴差阳错考上了中专,那位男生转学去了另一个城市,两人甚至没有道别就分手了。这就是李晶的第一次爱情,淡淡的,有时回想此事,恍若隔世。中专毕业以后,她辗转来到沙道司,当失身于已要到退休年龄的老总时,她蒙着被子痛哭一场,“爱情”这两个字便从她的人生字典里飞走了。没有想到,十年以后,李晶再次想到了“爱情”这两个字,只是她心里有着百般滋味,再不复当年懵懂时的清纯。侯卫东专心开着车,见李晶突然不说话了,道:“怎么不说话了?如果想睡觉就眯一会儿。”李晶“嗯”了一声,便真的眯上眼睛了,成都之行,她真的很累,靠在软软的真皮椅子上,睡着了。等睁开眼睛,车进了小区,稳稳地停在了楼底下。回到家,侯卫东将火佛煤矿的前后事情给李晶说了。李晶此时已靠在了侯卫东怀中,道:“如今煤炭行情不好,很多老板亏惨了,你怎么还敢买煤矿?”侯卫东道:“国务院正在关停小煤窑,关闭以后,行情肯定要转好,只是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