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被暗算(3)(1 / 1)

朱民生冷脸冷面地道:“鸭子都要煮熟了,还是让它飞了,你们这是办的什么事情!现在谈处罚又有什么意义,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真的感到痛心啊!在座的同志都是负责一方或一线的大员,你们的言行将影响历史,这次教训之深刻,各位回去好好反思。”“我一到沙州就谈民主集中制,有些同志还嫌我太左,现在看来,还讲得不够,讲得不深……个别同志学习不够,狂得很,现实是这种人办不成大事。”市委综合科杨柳在做会议记录,由于事关侯卫东,她记得特别认真,下班以后,她特地找到侯卫东,当面把会议情况给他说了。与谷云峰谈话以后,侯卫东给成津县公安局长罗金浩打了电话,又约副书记高小楠喝了顿酒。谷云峰、杨柳、罗金浩、高小楠等人从不同角度谈到了与胜宝集团谈判之事,侯卫东综合分析以后,终于明白自己被曾昭强阴了一次。从参加工作以来,侯卫东有过被发配的经历,也经历过人生低潮,但是总体上他发展得很顺利,一个又一个真实或假想的对手被抛在了脑后,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在成津被曾昭强暗算。在阴沟里翻了船,这让骄傲的侯卫东痛彻心扉。酒桌牌桌上的关系学沙州市市委书记朱民生离开了省委大院,脸上保持着冷冰冰的表情,一言不发上了车。市委秘书长杨森林赶紧上了另一辆车,两辆车一前一后驶离省委大院。一个多小时后,两辆车回到市委大院,警卫远远地看到来车,站得笔直,等到车子经过时,“啪”地敬了礼,严肃而认真。透过玻璃看着敬礼的警卫,杨森林心道:“车里坐着一条狗,警卫还是一样敬礼,他敬的是这个职位,而不是人。”自嘲地笑了笑,他又想到从小就认识的“朱伯伯”,自从朱建国坐到省委副书记位置上,无形之中似乎就比以前更威严,让他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沙州市委大院是一幢四四方方的建筑,深受苏式建筑影响。大院正面有许多窗户,每个窗户后面都坐着一个或几个人物,这些人物控制、影响着一大批人,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院二楼是组织部,易中达部长坐在办公室看文件,副部长朱仁义走了进来,道:“朱书记的车进了院子。”易中达连忙从抽屉里取了一份薄薄的文件,出了门。朱仁义原本是茂云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当粟明俊由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出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他从茂云调到沙州,接替了粟明俊的职位。他姓朱,却是外省人,与朱民生没有亲戚关系。虽然没有亲戚关系,但是他和易中达都是朱民生的老下级。从茂云调到沙州,是朱民生亲自到省委组织部做的协调工作。朱仁义刚到自己办公室门口,听到里面电话铃声响得格外激烈。“老朱,我是张宏,呵,呵,很想念你啊。”朱仁义把话筒放在耳边,话筒中传来了茂云市委组织部长张宏爽朗的声音。在一般人印象之中,组织部长都是一本正经且官架子十足,张宏却是很随和的样子,一句话一个笑,他越是这个态度在茂云的威信就越高,茂云的局行干部提起张宏,都要竖起大拇指。“张部长,那天部里饯行,是我这十年喝得最多的一次,现在别说喝酒,闻到酒都要醉。”“还不够,那天你耍了赖,等回茂云时,这酒还得重新喝过。”闲聊几句,张宏随口道:“我听说祝书记的前任秘书侯卫东在沙州工作,祝书记在我面前多次提起他,你可要多关照。”朱仁义道:“侯卫东刚从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调到了农机水电局,他在沙州的名声很响。”张宏哈哈笑了两声,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更何况是祝书记带出来的兵。”又说了两句,他便挂了电话。凭着朱仁义对张宏的了解,他坚信这几句话不是废话,多半是张宏听到祝焱的只言片语,这才打电话过来暗示,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对张宏暗自感激。此时,部长易中达正坐在朱民生的对面,薄薄的两页纸,朱民生看了许久都不抬头,这让他莫名地有些紧张。“中达,你到沙州的时间也不短了吧……”朱民生说了半句话,就戛然而止,又低头看薄薄的两页纸。这句话虽然短却如怪味胡豆,让易中达品出了多种味道。终于,朱民生抬起头,简洁地道:“方案不成熟。”易中达来到沙州担任组织部长以来,市委多次调整干部,基本上是采用他的方案,而这一次,方案被朱民生否决了。易中达深知朱民生性格,没有啰唆,拿回那两页纸,站在桌前,道:“我回去重新调整方案,再向朱书记报告。”回到办公室,易中达闷闷不乐地再次审视了这份名单,想了又想,然后把名单放回抽屉里,临下班时,他接到了黄子堤的电话。未等黄子堤说话,易中达主动道:“黄书记,北京之行还愉快吧?”“哎,去过无数次了,没有什么玩的。”此时,黄子堤喝得醉醺醺的,被易中岭带进了一个娱乐场所,迷糊中只知道在什么人间。他此时正在包间里等人,抽空给易中达打个电话。“名单给老板看了没有,他是什么意见?”“名单被老大否定了,我还得重新调整。”黄子堤酒就醒了一半,道:“他有没有明确意见?”“没有。”“那我回来再说吧。”打了这个电话,黄子堤的好兴致一下就没了。自从收了五十万以后,黄子堤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变了,他与易中岭成了蒸不烂捶不扁的好兄弟。这种生活就如流沙,让人不断地往下坠,虽然拼命地想往上爬,却是无处着手,其间的恐惧和无奈只有当事人才真正清楚。当一个活色生香的女子走进房间时,黄子堤眼睛立刻变得如狼一般。他拼命地在那个女子身上驰骋,只有快感,没有幸福。与此同时,沙州听月轩,一场饭局正在开演。济道林上了楼,见里面装修还不错,对跟在身边的侯卫东道:“听月轩,名字倒还风雅,你们怎么找到这个地方?”因为是学生请老师,罗金浩没有隐瞒,道:“这是陈支队长老婆开的馆子,我们常到这里,小了点,菜的味道还不错。”九个人将桌子围得满满的,济道林此时已是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地位最高,坐在了首席,新来的副市长杜永生坐在其旁边,另一边是沙州学院保卫处胡处长,侯卫东、罗金浩等人围坐在一旁。杜永生年龄在四十岁上下,他看着侯、罗等人,不禁感慨道:“想当初才毕业时,别人都叫我小杜,时间真是一晃而过,现在头发白了一圈,再也没有人叫我小杜了。”济道林笑道:“杜市长比我晚两级,我还记得他当时竞选校学生会的情景,穿了一件旧军装,年龄也是最小的。”杜永生摸着头发上的一圈白发,道:“真的老了,在省政府处长中,我都算老了,这一次是领导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放我这头老黄牛出来。”今天晚上的聚会是由侯卫东发起,理由是给新任副市长杜永生接风,在座诸人都是沙州学院的毕业生。“在省政府也有不少沙州学院的毕业生,级别多在正科和副处。不过他们的正处和卫东你们不一样,你们手握实权,他们说白了就是按部就班的小职员。”在省政府里有许多大人物,可是在大人物光环下面也有许多小人物,过着一地鸡毛的生活。杜永生是从省政府里一步又一步走出来的,对其中的酸甜苦辣自然十分清楚。听了杜永生这番话,侯卫东不禁想起了自己被发配到上青林时,最大的理想就是调到县、市机关,至于省政府,在他眼里如梦境一般,压根没敢去想。他道:“在省、市政府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基层的机会多得多。”杜永生道:“我认为还是在基层的机会多,金浩和卫东就是具体例子,在省政府机关,三十岁的实权正处也不多。”济道林笑道:“其实在省、市政府机关和基层政府,都有人脱颖而出,但是,站在金字塔顶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机关和基层都有大量普通干部,杜市长和卫东是站在不同角度说的同一个问题。”杜永生是初到沙州,他对市委副书记济道林很是尊敬,道:“还是济书记看问题全面,济书记可是我们那几批毕业生的骄傲。”保卫处胡处长与济道林同时留校,如今却还在保卫处担任处长,听到杜永生的话觉得很不是味道,不过他对仕途已经灰心了,能多结识几个实权派,也挺高兴。他举起杯子,道:“卫东、金浩,我们三个纠察队的来喝一杯。”罗金浩和侯卫东都曾经是纠察队的副队长,胡处长是纠察队队长,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