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成熟,就是能戴着枷锁办成大事(1)(1 / 1)

你要成为政治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省纪委,省纪委书记高祥林将纪委副书记廖平叫到了办公室。高祥林伸手拍了拍桌上的信件,道:“这厚厚一叠都是关于沙州的信件,有的纯粹是胡言乱语,有的言之凿凿,涉及市长黄子堤,副市长马有财、侯卫东,还有国土局长、建委主任等。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茂云地区,那时茂云地区的上访也是特别多,与现在的情况基本一致,随后就爆出了震惊全省的窝案,前车之鉴啊。”廖平熟悉高祥林的工作方式,此时见他把此事挑破,便知他已经下定决心,道:“高书记,是否开展对沙州的调查?”高祥林点了点头,道:“时机成熟了,由你来带队到沙州,从小事查起,只要突破一点,就能出师有名。”“黄子堤担任沙州市领导的时间挺长,他的爱人和女儿现在到了加拿大,儿子黄志强去年拿到绿卡,这种情况很不正常。在不少举报信中都提到了土地问题,易中岭和黄志强从沙州拿到了不少土地,我估计这里面的猫腻不少。”廖平看了看名单,在被调查人的名单中,沙州市政府领导就有黄子堤、马有财和侯卫东,另外还有一些部门领导、国企领导。如果真的查实了,则沙州将成为另一个茂云。高祥林摆了摆手,道:“涉及众多的厅级干部,一定要慎重。你刚才提到的事情只能成为思路,不能成为证据,这一点有区别的。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哪怕就是收受贿赂五千块,也要固定下来才能成为证据,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廖平接受了任务,走出房门,一脸严肃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想着沙州市政府领导的众多面容,知道这一次查案,肯定又有很多人会中箭落马,不由得叹息一声。在廖平带队暗中入驻沙州的同时,省委书记钱国亮关于沙州市绢纺厂的批示已经放在了市委书记朱民生的案头。这个批示,他看了好多遍了。几年市委书记的生涯,无数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让朱民生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冲击,如今他比初到沙州之时有了更多的自信。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侯卫东来到市委小会议室门前。秘书长粟明俊给侯卫东使了个眼色,走出小会议室。侯卫东心知肚明,等了一分多钟,也出了会议室门,拐进粟明俊办公室。粟明俊与侯卫东关系不一般,他没有废话,直接道:“绢纺厂有一封人民来信到了省委,省委钱书记作了批示,要求沙州市委彻底解决绢纺厂存在的问题。”他担任了秘书长以后,成了朱民生与侯卫东之间的润滑剂。朱和侯关系改善,他在中间也做了不少工作。侯卫东道:“绢纺厂就是一个脓疮,现在越来越糟糕,再不做处理就会危及生命。钱书记的批示将促进问题解决,这是好事。”粟明俊道:“朱书记也是这个想法,今天这个小范围的会就是要统一思想,寻找最好的办法。”他是点到即止,接着对侯卫东道:“黄市长应该来了,不多说了,赶紧过去。”走到小会议室门口,刘坤正在与赵诚义谈话,见到了侯卫东和粟明俊,都闪在一旁,为两位领导让路。刘坤此时已经得知了会议内容,眼光有些复杂。等朱民生到了会场,他找了个借口溜了出去,到楼下打电话:“易总,事情不太对,钱国亮有一个对绢纺厂的批示件……对,有人给省委写了信,看来市委对绢纺厂有大动作。”经过大半年努力,易中岭手下的销售公司也有了一定收获,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完全可能以小博大,将绢纺厂吞进肚子。现在就进行改革,对他来说是不利的。易中岭给黄子堤发了一条短信:“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二十五,是易中岭承诺给黄子堤的股份,折算成人民币,是以千万为单位。黄子堤女儿、儿子以及夫人都已经出国,他此时去意已决,下定决心要赌上一把。黄子堤看了钱国亮关于绢纺厂的批示,顺手递给侯卫东。侯卫东看完批示,递给了列席会议的赵诚义。朱民生道:“黄市长,我们必须得回应钱书记的批示,你有什么想法?”黄子堤将金边眼镜取了下来,道:“这事不用讨论,必须按照钱书记批示精神不折不扣执行。以我的理解,钱书记批示精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让绢纺厂扭亏为盈,焕发活力。”他习惯性地将皮球踢到了侯卫东这边,道:“侯市长,你是分管领导,具体方案你来提。”话一出口,黄子堤就后悔了,若侯卫东当场提出方案,朱民生拍了板,事情就麻烦了。他不等侯卫东开口,又补充道:“绢纺厂涉及六千人,首先要稳定,没有稳定任何措施都不能施行,这与钱书记的精神也是相符的。”稳定压倒一切,黄子堤这是定调子。朱民生还是保持着冷面部长的神情,冷脸冷面地看着侯卫东。侯卫东与朱民生眼光瞬间进行了交错,他有意喝了口茶,才道:“要解决绢纺厂的问题,小打小闹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建议考虑改制。”黄子堤斜了一眼,道:“卫东副市长,改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是所有问题都是一改了之。这样做是痛快了,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解决企业问题也得渐进式。”黄子堤和侯卫东素来有意见,朱民生对此是心知肚明,作为驭人之术,这种情况对他来说是好事。此时,参加会议的人有市委副书记宁玥、市委秘书长粟明俊、副市长侯卫东,这三人都团结在他的旗下,而黄子堤显得势单力孤。控制住人就控制了事,这是一条很现实的道理。还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时,他就对此深信不疑,如今用在实践上,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朱民生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我同意卫东的意见,只有改制才能让绢纺厂走出困境。此事由市政府提出方案,然后报常委会进行研究,再上报省政府,同时将处理结果报省委办公厅。”散会以后,黄子堤无意之间抬头看天,天高云淡,白云在高空中流走,好一幅美景。他无心看风景,对跟在身边的刘坤道:“通知项波到我的办公室。”他回到办公室不久,项波很快赶到了办公室,脸上颇为惶急,道:“黄市长,听说钱国亮对绢纺厂作了批示。”黄子堤瞪了他一眼,道:“你是老绢纺厂的干部,熟悉业务,现在把你推上了一把手的位置,什么事都搁不平,要你当一把手有什么用。”项波肉脸上已经开始冒汗了,道:“蒋希东经营了十年,所有中层干部都是他提拔的,我接手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完全消化。只要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将厂里的生产搞上去。”“没有多少时间了,朱书记已经定了调子,今年必须改制。”项波好不容易才夺取了绢纺厂的最高领导权,屁股没有坐稳就面临着改制,道:“黄市长,不是我无能,确实是时间太短,目前改制确实还不成熟。”“此事已经没有办法了,必须改制,你赶紧拿出一个改制方案,报给我。”黄子堤安慰了一句,“你也别像个无头苍蝇,改制也不是天要塌下来,改制也有很多种,你可以好好选择。”一语惊醒了梦中人,项波擦了一把汗水,又道:“黄市长还有何指示,我赶紧回去思考方案。”侯卫东当上了副市长以后,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绢纺厂罢工,此时经过长时间拉锯,绢纺厂的改制工作才正式确定了下来。“在岭西,想做点事情还真是难。”这是侯卫东对绢纺厂改制的总结。他思路很快转到如何改制之上,吩咐晏春平:“请江津和绢纺厂的项波、蒋希东、杨柏、高小军到小会议室开会。”晏春平了解绢纺厂的事情,迟疑地问道:“侯市长,要请项波吗?他来,只怕要坏事。”侯卫东道:“项波是厂长,为什么不能通知他?我们做事要堂堂正正,用正道去打败歪门邪道,这一点,要向洪书记学习。”晏春平一边去出通知,一边想道:“洪昂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现在不还是政法委书记。”得知省委书记钱国亮对绢纺厂问题进行了批示,又听了侯卫东关于绢纺厂改制的几点要求,易中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骂道:“他妈的,侯卫东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敢挡老子的财路。”项波对易中岭的说法不以为然,心道:“若是用官军与强盗来比喻,侯卫东是官军,易中岭是强盗,官军防范强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最应该的想法是如何躲过官军,而不是将官军杀死。”易中岭见项波在走神,道:“项厂长,当年我在益杨土产公司,是胜利大逃亡,现在就看你的掌控能力。”项波道:“我确实掌握不了当前的改制,侯卫东这个屁眼虫成立了改制领导小组,我、高小军、丘少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