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思量(1 / 2)

花开盛唐 莲静竹衣 1483 字 2个月前

大唐天宝元年。进入漫长冬月以后,无论庶士、男女老幼,都减少了户外活动。一时间,街上坊间都寂静了不少。

不厌坊自开业之日的一举成名,到如今,虽然客人也减少了许多,但是收入却更为丰厚。要感谢葛勒从西凉运来的瑞炭,炭呈青褐色,坚硬如铁,烧于炉中,无烟而有光,其热量和耐用程度是非一般寻常木炭可以相比的。

女客们围炉品茗,尝着精巧的糕点。午间不时推出新奇的暖锅涮菜,以及从西域运来的独特调料烤制的肉串更让她们乐不思蜀。

午后照常表演的剧目已经完整地演完“琴挑文君”、“凤求凰”、“霸王别姬”和“杜十娘”,现在正在出演的新排的“胡笳十八拍之蔡文姬归汉”更是牵动了许多人的心。

物以稀为贵,不厌坊率先在长安城推出了贵宾预定制度,就是客人可以分月、季、半年、全年,交纳不同程度的银两,成为梅、兰、竹、菊四公子,每人都发有特殊的绣品一件作为识别凭证,而后就可以享受预定座位,饮茶、用餐、看戏和每月一次的聚会都不再另行收费的优惠了。而且,不厌坊不再对外向散客服务。

此项声明一经推出,引起长安各坊间、酒肆、茶楼的一片哗然。各种议论均有,然而,女人的消费总是感性的,有内容感人、丝丝紧扣、还未终局的剧目故事吊着她们,有舒适怡人温暖惬意的氛围包裹着,有时令新奇的小玩意儿勾着,许多客人还是纷纷解囊入会。

于是,冬日的不厌坊已然成了贵族女子的时兴去处,一时间,如果你没看过不厌坊新上演的剧目,没吃过不厌坊的同心酥,不知道不厌坊老板娘塔娜的最新发饰,那你就似乎成了众人眼中过时迂腐之人。

一切如我所料又非我所料,白话的戏剧与简朴的茶楼本来是想为最广泛的长安百姓提供一个品茗休闲的地方,然而终是成为达官显贵家眷和富豪女子的娱乐之所。

为钱所困,维持生计的初衷演变成引领长安城餐饮娱乐时尚的风向标。几分无奈之下,我与塔娜商量,每月初一,定为义演日,普通百姓只要有座位就可进店喝茶看戏。

于是,又是一阵哗然。

如今的不厌坊想不惹人注目都不行。

冬日的静莲苑,出奇的静。

除了偶尔在新剧目首次出演时,我会悄悄地去不厌坊看上一眼,更多的时候都窝在房里。自从上次王公公代李豫的王妃训斥责罚之后,这裏似乎又成了一座弃园。广平郡王府与我这静莲苑好像是两个世界。除了每月初一芸儿或小元子过去取月钱,就再没有牵连了。

之前忙着不厌坊的事情,一直不觉得累。然而一歇下来,反倒是闲出病来。前几日就有些懒懒的,今天一早起来,就觉得头昏沉沉的,全身发冷,嗓子也出奇的疼。

“小姐。”芸儿一手端着一碗热汤,一边扶我坐起,“安嫂煮的姜汤水!”

我接过碗,一股热气熏面,真暖和,都有些舍不得喝。

玲玲一边往炭盆里添炭,一边说:“给咱们都是些碎炭,潮得很,烟又大,真没安好心!”

这玲玲,从小就跟着安嫂在这园子里,跟的第一个主人就是我,还是一个称不上主人的人,所以总是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我也真是喜欢她这性子。

“小姐,”芸儿接着说,“你平时就畏寒,这两天身子不好,要不我让元子到塔娜那儿要点儿瑞炭?”

“别,芸儿,你还不知道我为何放着瑞炭不用,偏用这府里分发的陈炭?”一口气喝完姜汤,我还抱着尚有余温的碗来暖手。

芸儿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那边玲玲还没转过弯:“既是有好炭,为何不用?”

“玲玲,那瑞炭现在还是稀罕物,在这长安城里,多少达官显贵出银子都买不来,咱们怎么能使,如果使了,那边府里过问,白惹事端不说,扯出不厌坊,麻烦更多。”我想了想,又道,“这样,在炭盆下放些碎木渣试试!”

“嗯。”玲玲应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