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臣点着头,说:“他们也被您扒过衣服?怕您?”
陈炎平问道:“你知道刚刚掌柜的喊我什么?”
“什么?”赵传臣不明就理。
陈炎平说:“六爷!在长安城里只有一个人敢自称六爷,那就是爷我了。”
赵传臣哦了一声,说:“你?你是这里一片地面上的无赖?哦不,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这一块都是你说了算?”
陈炎平笑道:“算是吧,你不是长安人?”
“不是。”赵传臣回答。
陈炎平道:“你来长安做什么?”
赵传臣答道:“寻人投亲。”
陈炎平问道:“人没找着?”
“没有,听说是死了,唉,倒霉呀我。寻不着亲,我就想先找个房子租住下来,就城南的房子便宜,所以就租住在城南了,我是个书生,想来找份差事糊口,再做打算。”
陈炎平问道:“寻不着亲你就不能回老家去呀?”
赵传臣叹了一声说道:“唉,早没有家了,之前还有一个老母亲,后来老母亲病故,家里就只剩我一人,本来家里还有几亩田,饿不死了吧,谁知道山羌做乱,时不时的下山来抢。我葬了母亲之后就没剩下多少银子,这么一闹没有办法,只得贱卖了田地,来长安城寻亲。”
陈炎平道:“山羌?你是汉中府人士?”
赵传臣道:“不,我是同谷县的。实属陇南府”
陈炎平点了点头,看着一个跑堂的送来了花生米,陈炎平抓了一把,那姿态像在听说书。花生并非美洲传入中国的,中国在建国后曾两次在新石器遗址出土过炭化花生。所以这个时代有花生并不奇怪。
陈炎平这才问道:“山羌那里到底怎么回事呀?“
赵传臣道:“还能怎么回事,官匪一家。”
陈炎平不解的问:“这话是怎么说的?听不太懂,你挑明了说,放心吧,别担心因言获罪,这里是我的地盘。”
赵传臣道:“其实也都是官府逼的,汉中至陇南、天水,多山少田,种田的少,种桑的多,不管是长安城,还是蜀中成都,都缺生丝,汉中原本不产生丝,因为两地需求高,所以就有人开始种桑了,我汉国皇上,重农生息,曾下过诣每亩桑田,补贴一百钱。”
“这是好事呀。”
“好个什么呀,实发不到五十钱。”
陈炎平笑道:“那也比都没有的强吧。”
赵传臣说道:“这里面的事你不懂,就这五十钱还没的给,全让乡绅与官尉们拿走了。”
陈炎平一愣,问:“怎么个拿法?“
赵传臣说道:“逼人卖田,你要是不卖,明天羌人就来抢你家的东西。“
“羌人与官府勾结?”陈炎平疑问道。
赵传臣说:“去年的时候是这样的,就是把桑田改名到乡绅名下,地还是你在种,不过,这五十钱,就落不到你头上了。官府乡绅本来是与羌人说好了的分钱的事,可后来官府又不给了,人家卖了力气,你又不给人家银子,人家当然就不乐意了,于是就开始强掠汉人县外田庄。被羌人这么一闹,农民的地种上不,眼见着就要过年,乡绅们也怕耽误了开春春耕,没有办法,只得给县令联名上书。县令也是想要与羌人合好。可羌人哪里肯放手,就漫天要价。县令不愿意从府库里出银子造成亏空,于是就想让乡绅出。可乡绅想的是让县令出大头,闹到后来,谁的银子都没给,那羌人就越闹越凶了,眼睁睁的看着羌人造反。我虽然不是桑农,可我也不能等着被人杀吧,于是就来长安城投亲来了。不只是我那里,陇南府全这样,变着法子搂钱呢。”
陈炎平冷笑一声,道:“原来是这样,还好羌人都在陇西府,在陇南府的不是很多。陇西那边没事就好。有意思,真有意思。你那亲戚死了以后,你回不去,有什么打算?”
赵传臣道:“我家里虽然没多少银子,但祖上在前朝时也是当过大官的,所以也算是书香门弟,田可以坏,书可不能不读,经诗明典还是会一些的,想找个人做保,去哪里做个西席先生,也好先渡个温饱。”
陈炎平问道:“后来呢?没找着?”
赵传臣道:“做哪一行不需要保人呀,我想教书,可也得有个保人在才能介绍去做事呀。”
跑堂的上菜很快,一来今天没什么客人,二来不敢得罪怠慢六爷,所以早早就做好两盘就端了上来。还说:“六爷,您慢用,后面还有呢。”
喜欢皇汉十三州请大家收藏:()皇汉十三州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