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平想了想说道:“太后头七要送太后棺椁进太陵与太祖皇爷爷合葬。那一天本王还请了和尚来王府里念经,可出不得事。也好,推到明天晚上去吧。本王安排人去做这件事,后天一早,你再来王府里。对了父皇什么时候开朝?”
朱成贵道:“按旧楚礼制,休朝十五日,应该在三月二十左右开朝吧。可能还会多延期几天。”
陈炎平道:“刚刚进宫,父皇想缩短孝期。“
朱成贵脸色一板,颤着脸上的肥肉,气道:“开什么玩笑呀。”
陈炎平却笑了起来,道:“爷我就知道你会是这一幅表情。这事您自己掂量着办吧。本王不参和。”
朱成贵问道:“六爷您在皇上面前是怎么说的?”
陈炎平说道:“对爷我的生意影响太大,爷我的意思与父皇一样。”
朱成贵道:“那六爷想让臣怎么支持谁?”
陈炎平笑道:“爷我不参政,不搅和你们的事。你自己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但只一点,别说是爷我跟你说的这事。”
朱成贵从怒转笑,说道:“对了,六爷,还真有一件事想要请教六爷。”
陈炎平道:“朱中堂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吃饭的时候可不见你这么见外过。”
朱成贵道:“不是客套话,还真是向您请教,臣知道六爷有洗髓蒸骨之法。您有没有办法,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藏尸呢?还不能让别人发现了。”
陈炎平愣了愣,问道:“藏尸?朱中堂是不是遇上什么疑案了?”
朱成贵道:“还真的就是,要不然真不会冒着三爷说闲话的危险在您的府里躲着,翰林院的那些个清流们比三爷可厉害多了。”
陈炎平脑了一转,说:“翰林院?命案?是纳兰德的案子么?把人犯关在了北城兵马司,这案子不是由霍大人主办么?”
朱成贵说道:“臣与霍大人表面上看,一个是三爷的人,一个是大爷的人,其实真心归附的是您,霍大人这一回是真急了眼了,翰林、清流们连礼部尚书赵同和都找上了。这事还居然交侍到了霍大人的身上。这也怪当初臣所思不周详,臣与霍大人当时商量一起依附六爷,只要把另一个侍郎孙参孙大人架空,刑部就是六爷说了算的了。现在孙参是架空了,可这纳翰林却不见了。总要有一个人出来管事给翰林们一个交待吧。臣还得查着李其格的事,纳翰林之事就只能落到霍大人身上了。“
陈炎平摇着头说道:“本王说过了,人家不姓纳。”
朱成贵觉得有门,笑道:“忘了,叫习惯了,霍大人私下与臣说过六爷知道女真姓氏的事,知道六爷知识广博,臣想,也许六爷您有办法。上次霍大人没来的及问,所以叫臣来问问。”
陈炎平道:“爷我只知道失踪了一个翰林,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不关在刑部而关兵马司?”
朱成贵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御使台按察司审了五回,我刑部霍侍郎还也亲审了两回,没有办法定罪,汉国律法,就算是人犯自首,也得先查清事实,找齐旁证的。城北是大皇子的地盘,霍大人面上也是大皇子的人,所以就先关在北城兵马司街门了。”
陈炎平问道:“兵马司关人不是超过十五天就要上报到衙门里立为刑案么?证据不足,顶多十五天后也得当堂释放。”
朱成贵道:“每隔十五天,派个人进牢里大叫一声,说犯人打了牢头,然后再判他关十五天。”
陈炎平哈哈大笑了起来,“这是哪个堂官给出的馊主意。怎么这么像爷我的套路呀。”
朱成贵说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霍大人的主意。可能是与您走的太近了,所以也有样学样了。”
陈炎平呵呵笑道:“行了行了,说说案情,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别人都不抓只抓那个人呢?”
朱成贵说道:“因为那个人是唯一一个会与纳兰德说话的人。”
喜欢皇汉十三州请大家收藏:()皇汉十三州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