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1 / 2)

凰诀 茴笙 1544 字 2个月前

瞧如今这情形,怕是过程中已经出了什么岔子吧。

裴呈郑砚咄咄逼人,方才若没有母亲出言相帮,难保姬骞不会就这么被他们定下罪来。可这也恰恰是令人奇怪的地方,母亲会出言帮着姬骞一点儿都不奇怪,毕竟是自己的未来女婿和嫡亲侄儿,论亲疏论情理也不可能去偏帮那些外人。这点他们也该料到,却仍旧请了母亲来做这仲裁,到底想做些什么?

至于御书能不能够如期送到,慕仪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按照传奇小说里习用的套路,这种时候从来都是要先让读者提心吊胆一会儿,才会让能够救主角于危急的宝物在最后关头拉风登场。

她十分淡定。

果然,今次的剧情没有让她这个资深读者失望,就在月亮升到最高、裴呈已经从桌案后起身一脸蓄势待发的时候,一个褐色的身影从天而降,跪在姬骞脚下告罪,“属下来迟,请殿下恕罪。”

他身形有些微摇晃,脚下有血迹渗出,慕仪不知道他在之前遭遇了什么,但看这情形,怕是一场恶战。

姬骞唇畔含笑,“不迟。你能够及时赶到,便是你的功劳了。”

那人垂首不语,只是取下身上的包袱,双手奉上。姬骞接过包袱,示意那人退下,然后慢慢取出其中的卷轴,“这七日来本王动用了身边最精干的数名暗衞,四处搜寻打探,总算不负所望,在盛阳以东三百里之外的一处村庄寻到了那窃宝的贼人。本王本想将那贼子生擒回来问罪,奈何其人武艺实在高强,一番殊死缠斗,还是被他逃脱。不过还好,贼子虽然逃脱,本王却夺回了太祖御书,亦算不辱使命了。”

解开卷轴上的丝带,扬手一挥,卷轴在月色下打开,露出裏面的内容。洁白的纸张上赫然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朱红大字,字体是太祖最擅的八分,遒劲潇洒,隐带股睥睨天下的傲然。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慕仪低声念道。这是她第一次知道,原来那晚太祖所题的竟是这八个字。

相传当年秦皇嬴政一统天下后,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即为传国玺。太祖在斩杀赵舜之后,以血书此八字,其心昭然。

原来在那么早的时候,那位天命皇者虎视天下的野心便是如此昭昭。

众人都起身上前,接过御书仔细打量。慕仪一点都不但心那八个字会被看出是假的,太祖擅书法,尤工八分,他的字体有许多人临帖学习,连她都能模仿得八成相似,她不信姬骞的手下会无能到在这上头被看出破绽,那么重点便只能是在端仪皇后的题字上了。

纸张右下角,是一行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簪花小楷:“君子立于世,志存高远,悲悯众生,卓然不落凡俗。琼华血色,永以为记。”月色下,那行小字散发出幽幽的蓝光,如纸张上浮动的幻影一般。

长公主、裴呈、郑砚先后看过,彼此对视默然无语,还是长公主先笑出来,“种种特征全都符合,看来这确是是太祖真迹无误了。”

姬骞唇畔带笑,“多谢姑母为侄儿证明。不知两位大人可还有疑虑?”

二人凝滞片刻,终是慢慢道:“看这情形,应是真的……”

“主公!”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了他,众人应声回头,只见一管事模样的人立在那里逡巡不前,表情焦急,却碍于裴呈的命令不敢上前。

许是情绪不佳,裴呈不耐地喝问:“我的吩咐你没听到吗?有什么事情回头再禀,这裏是你现在可以来的地方吗?”

那管事忙跪地告罪,“主公恕罪!小人不敢忘记主公之命,然,然,确有大事……”

“何事不可明日再说!”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仪驾已至府门,还请主公速速准备迎驾!”

众人都是一惊,虽然早知道太子巡视河道到了附近,却没料到他会抛下手边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到这裏来,只有姬骞看着前方,唇边露出一抹冷笑。

一阵忙乱,待到众人赶至前院时太子已经入内,随行的除了执金吾沈翼和万黛,还有一大帮不知道是搞些什么的人。慕仪看着乌泱泱的人头心裏一个咯噔,在这之前太祖御书遭窃一直是只在不到十人间流传的秘密,如今太子这个阵仗,是打算把事情挑明了?

素有温雅之名在外的太子姬謇不顾众人疑惑的神情,诚恳道:“孤在洛城听闻盛阳出了大事,心中着实挂念,不得不抛开公务亲自过来一趟,望能略施绵力,早日寻回遗失的御书。”

长公主笑道:“阿謇你可真是个爱操心的主儿,什么事都往自个儿肩上揽,巡视河道这般辛苦还不忘盛阳这边,真真令人钦佩呐!”姬謇笑称不敢,长公主却话锋一转,“不过今次你怕是来晚了。阿骞已经寻回了太祖御书,我们方才验过,确是真迹无疑。”

姬謇面露喜色,“是么?如此甚好!素日里父皇最爱称赞子霈的贤能大德,如今你立此大功,回京之后孤必定替你禀明父皇,求一份厚厚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