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黛冷笑,“你既然说你得不到温大小姐的笔墨,又从何模仿起呢?无师自通了不成!”
“业自然业的法子。温大小姐在郑府借住数日,每日习字留下不少墨书,离开时许是收捡的婢子不仔细,竟遗落了几张,被偶然进去的郑大小姐瞧见了。郑大小姐仰慕温大小姐的卓绝书法,遂将其留了下来打算临摹学习。我不小心知道了这个消息,本想央了她把那几幅字给我,可谁知郑大小姐甚是识礼谨慎,如何游说也不肯。我没有办法,只好请她把那墨书给我一赏,暗中记下后回来便仿了下来。”
裴业口中的郑大小姐正是七日前被慕仪教训得颜面无存的郑姗,慕仪死也不相信她会因为仰慕自己的书法,而留了她的笔墨来临摹,更何况她也确定她离开的时候,瑶环瑜珥收拾干净了所有东西,绝不曾遗落下什么。但裴业既然这么说,那么……
她的目光转向那幅字。方才心头烦乱,她竟不曾看出,那幅字并不是写了大半年的样子,看起来还很新,应该就是最近所作。
那么,这其实是她当初写的那幅字的拓本?
姬骞蓦地出声,“既然休元君这般说,我们便着人去请郑大小姐过来。郑大人,你说呢?”
郑砚眉头微蹙,眼中闪过迟疑之色,然而一瞬后他便笑着称是,遣了仆从回府去请长女过来。
待仆从去了,姬骞道:“既然休元君承认这幅字是你所作,那么事情便简单了。”
“吴王殿下何意?”
“本王带诸位到休元君处,为的是寻一件东西。”点了点手里的卷轴,“不是为了休元君的墨宝,而是为了,太祖皇帝的御书!”
“太祖皇帝的御书?哪一幅御书?”
“原本挂在琼华楼里那一幅。”
“吴王殿下是在说笑么?殿下您自己都说了,那御书挂在琼华楼内,怎么此刻又找到我这裏来了?”
“七日之前,它是挂在琼华楼内,但是就在一日前,它到了另一个地方。”
裴业淡淡笑了,“听殿下的意思,是在业这裏?”
姬骞扬声唤道:“邹嵘。”一长髯中年男子躬身入内,“这位是盛阳最负盛名的装裱匠人,由他来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
他说完,便将手中的卷轴交给了他。邹嵘接过后在案几上摊开,从随身的木箱里拿出各种工具开始忙碌。只见他在纸张上喷了各种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后,小心地用镊子将面上的宣纸夹起一个角,然后慢慢揭开。众人都注视着他的动作,待到邹嵘将那张纸完全揭开之后,不由得一个个瞠目结舌。
那题着“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的宣纸之下,居然还藏了一张纸,夹在两张纸中间。上面有殷红的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遒劲挥洒的八分书。
姬骞从容地拿起卷轴,走到门外“唰”地打开,月光斜斜照射到上面,右下角那行幽蓝色的簪花小楷也慢慢浮现。
太祖琼华御书。
姬骞笑意淡淡,“诸位可上前细瞧,这幅卷轴的轴杆上,可有二哥所说的裂痕?”
众人应声上前,只见轴杆尾端上,一条细小的裂缝清晰可见。
“正如诸位所见,此书不仅有太祖皇帝和端仪皇后的题字,轴杆上也有二哥所说的裂痕。此前本王并不知道太祖琼华御书上还有这个标记,不仅本王,想必全天下都没几个人知道,所以根本无从做假。如今既然所有特征都符合,诸位还有什么疑惑吗?”
郑砚看一眼面色难看的裴呈,“敢问吴王殿下,太祖御书缘何会在……”轻咳一声,“会在裴世侄处?”
“这便要问裴太守了。”姬骞目光锐利,“我的属下两日前千辛万苦寻回了太祖御书,谁知当天夜里却被人暗中调换,他们不动声色一路尾随,最后却发现对方居然潜进了太守府。我收到奏报很是惊奇,嘱咐他们不要打草惊蛇,想查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然而七日之期将至,我见他们用来调换的赝品倒是仿得几乎以假乱真,便想不如先以之假冒,待他们以为计策得逞,兴许便露出马脚来了。奈何二哥睿智,臣弟这雕虫小技还是被瞧出来了。臣弟无法,只能带诸位来此,亲手将太祖御书找出来。”
解释完毕,姬骞似笑非笑看向裴业,“敢问休元君,这太祖御书,为何藏在会在你的字画之下?”
裴业除了方才御书显露的瞬间面色微变,之后就一直十分镇定,此刻闻言甚至露出一点笑意,“业不知。”
“休元君不知?可这御书确实是从你这裏找出来的。你方才亲口所说,这是你亲手所题的字……”突然想起什么的样子,“哦,差点忘记了,敢问休元君,此幅字画的装裱之事,是哪位匠人所为?”
裴业对上姬骞的视线,微微扯动嘴角,“乃业亲手装裱。”
“那本王便不懂了。此物既然为休元君亲笔所题、亲手装裱,那么,贼人是在何时寻到机会将这御书夹藏其中的?”目光沉沉地看着裴业,“抑或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暗中将御书夹藏其中的贼人,从头至尾,都是休元君一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