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贵妃探家(1 / 1)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1587 字 2022-12-08

父母,这是赵信有些回避的问题,从穿越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离开了汴梁,转折数年,一直都没有回到汴梁去,说实话,他有些害怕,见到父母怎么说。有神授这一点,哪怕是胡说的,但是这个时代的神秘特性,按理说,他不会有怀疑,而且之前离开汴梁,实在太过幼小,一年多的时间,也成长了许多。虽然也才5岁,快6岁的样子,可是身高已经超过了1.4米,在卡牌系统的支撑下,已经有了一个少年的样子,特别是气质方面,就更加是如此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赵信如果贸然的进入到皇宫之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条铁路而已,建成了之后,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北宋的实力,让西北的交易,成为一个常量化,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可是真的不修建,就有问题了,无外乎是增加一些消耗,1000头牲口这么庞大的数量,哪怕没有铁路,也可以逐步的进入到北宋,这样产生的效果一点都不会小。作为一个穿越者,大局观,就是赵信最为强大的地方,他很清楚,仁宗的借口,他想要见一下赵信。赵信很清楚,如果他这个时候进宫的话,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他一直以来都营造的东西,将会荡然无存。哪怕赵信再怎么的说,对于皇位没有任何想法,秘密进宫,面见仁宗,这一点上面,都会说不清楚,不但所有争夺皇位的勋贵,还有那些对他有初步好感的高层,都会有别样的想法。叶清臣,曹刿,韩琦这样的人,之所以愿意跟他交流,就在于他的一切都是对北宋有好处,北宋正是因为赵信的存在,这才获得了现在的财务正常,并且还有余钱,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赵信如果还要获得自己的位置,哪怕这个位置,就是他的,也存在问题,当夺嫡的争斗开启的话,整个北宋良好的条件,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多少的王朝,都以为这个争斗而衰弱,而到了宰辅这一个级别,也不想因为这个而考虑到战队的问题,更别说赵信这个独特的关系,朝堂上面的平衡,就要结束。赵信考虑的就是这一点,他斟酌了再三,最终,还是给仁宗去了一封回信,入宫的要求被他拒绝了,但是同意,如果母亲愿意见他,可以探家。仁宗既然是拿母亲作为借口,那么赵信最好的选择,也同样是拿着苗贵妃来说事,在身份上面,他属于是苗家的嗣子,也就是苗家的第三代,应该是问苗贵妃叫姑姑的。这样的建议,也是解决他现在问题的最好的办法了,后宫探家,往往是巨大的荣耀,一般一个皇帝一生之中,愿意给后妃的,也就是一两次,往往这是皇后都不曾拥有的,这代表着巨大的恩宠和地位。信通过正规的渠道传递到了汴梁,赵信没有选择密信,直接通过的皇城司传递到禁宫之中,而是听过正常的手段,以勋贵和后戚的身份,恳请仁宗给予恩典,让苗贵妃可以回家探视,小住些日子。这是很正当的要求,在朝廷之中,后妃的家族,几乎每年都会上这么一个要求,可是最终批复的,一个没有的。当这个要求传送到东府之后,东府有些古怪了,之前仁宗的迷信,虽然他是走的秘密渠道,可是到了宰辅这个级别,只要稍稍的留心的,也都心知肚明的。仁宗心中有什么想法,或许仁宗只是想要看看这个孩子,可是作为宰辅的他们,不愿意这样的,这会带来巨大的变数,特别是针对那些继承人宗室们。本来,有可能迈进最后一步,哪怕只有八分之一的机会,可是现在,赵信的出现,或许连这么八分之一的机会都不复存在了,这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好在,赵信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走了这么的一个渠道,这也就是在高官哪里,亮明了立场,不再是秘密的进入皇宫,以人子的身份的,面见皇帝,却可以以后戚的身份,给予贵妃荣耀。后宫的事务,外臣不得插手,东府看到这个,也只是简单的备案,任何的一切东西,都有仁宗决定,最多是仁宗在做出了决定之后,告知他们规格,他们会在规格的种类和数量上面,进行调整和限制的。这一封要求,通过东府的默认,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仁宗的面前。见到这个,仁宗叹息了一声,他很不希望是这个结果,他跟儿子之间,不应该是这么公式化的,类似于君臣之间的对答,可是不得不说,这是目前赵信选择的最佳的方法。从这个上面,可以看出赵信的成熟,他在冷静之中做出了最佳的选择,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赵信对于皇位的坚持,那么他的办法这的可行么,这的不用他的任何帮助么?该怎么办,到现在为止,仁宗朝,还没有一个后妃归家的恩宠,也苗贵妃的身份,稍稍差一点,可是现在的恩宠,也足够了,只是,这会不会有阻挠。可是仁宗在考虑之后,还是决定让贵妃探家,并且以中旨的名义,发送到了东府。这个决定,本来应该会引发巨大的争议的,甚至会造成后妃之争,皇后还活着,这个荣誉,代表着地位的不同,本身贵妃就是最接近皇后的一个位置,如果再更进一步,那是什么?但是这一次,包括中枢,甚至是后戚,都没有任何的反对,连本来应该激烈反应的皇后一族,也没有强烈的反对。或许,对于中层官员来说,这个是一个秘密,不太可能知道的,可是所有有心的人,都会知道,特别是当请求送到东府之后,更是隐瞒不住。谁都知道,这一次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让苗贵妃见一下儿子,实际上,有很多的解决方法,没必要搞这么大,只要秘密把赵信接入宫中,那就可以了。仁宗的密信,很多人只是猜到,还是经过结果来猜到可,可是但是这么高调,也就是表示,赵信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介入到继承权这一点。这已经安了很多人的心,甚至连皇后那里,仁宗也过去主动的安抚,告知了这一次的目的,也因此,没有多少的反弹。在汴梁城内,暗流涌动的时候,赵信已经在启程的路上了,这一次,他不是孤身秘密前往的,而是乘坐着巨大的沙船,携带了最少20多船的礼物。从苗家庄开始,一年多的时间,到定海军成立,还不到一年,可是定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了,百万人的庞大城市。在合理的布置和运作之下,定海军的发展极为的迅速,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甚至连基本作用都判断出来的新产品,陆续的出现,有些已经逐步的投向市场了,可是更多的,却是在赵信的手中,比如说棉布和印染。棉花,在中国的种植,不过最早是在新疆这里,而且植株也是非洲的草棉,这种棉花,产量低,种植的难度也大,一直以来,都没有向国内蔓延,只是在新疆哪里。更适合中国,而且产量更大的是木棉,也就是原产于印度的棉花,世纪上,早在五代十国的时期,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只不过没有推广,慢慢的发展,很多时候,如同野草一样的长着。赵信当然知道,棉花意味着什么,棉花代表着一种廉价的,更容易加工制作的纤维,同时,当棉花大规模的普及和推广之后,南方战胜北方才成为可能。北方高寒,恶劣的气候,让不熟悉水土的南方人,很难的适应,再加上地域的不同,北方的人种更高一点,力量也更强大一点,所以,在明以前的朝代,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很少有南方统一北方的。棉花出现不一样,更加保暖和贴身的衣物,让南方人在寒冷的状态下,依然可以发挥出足够的战斗力,再加上火器的出现,解放的人力,让力量和人种的差距不那么的明显,这才有明朝的南方统一北方的出现。在搜集各种东西的时候,赵信已经开始注意,并且收集了大量的种子,并且让一些来自印度和阿拉伯的商人,进行种子的收购,几个月的时间,也培养了一批,种植了一批,数量不多,大概就是3000亩左右的小规模种植。生产出来的棉花,一部分被织布,另外一部分,则送到了专门的作坊,用于制作火器,硝化棉是一种最容易得到的发射药,比起火药,要好很多的。因为产量有限,一亩地的棉花,只有几十斤的样子,3000亩,也不过是的十几万斤,这个根本不用工业化的大生产,仅仅手工也就能够生产完毕,一共是5000匹各种样式的布匹,还有一些专门印染和剪裁的衣物,这些称谓了礼物之中的重点。除了棉布和衣物这些新产品之外,还有大量其他新奇的东西,最重要的是钱,一方面,赵信会给仁宗带来不少钱,另外一方面,如果说服了叶清臣,让定海军介入到铁路修建领域,这个初期的经费,朝廷肯定拿不出来,也只有他能够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