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一万形形色色不过,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定海军当然掌握不到每一个人的心态,他还没有强权到这种程度,可是被准许回到北宋探亲的,大部分都是值得相信,选择可靠的布置一下,剩下的,只是告诉他们,花钱就可以了,不了解全面的情况,就算是说出去,别人也只会以为,定海军的福利待遇很好。真正对于移民知道的,就是那些教师,还有外交部的派遣人员,他们的忠诚度更加值得信任了。定海军到了北宋的探亲人员,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定海军生活多年,享受到了定海军的财富红利的,之前在北宋的工作生活状态,现在在定海军的,这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的,这个差别是巨大的,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北宋邀请他们当官,他们都未必会回来,更别说,以他们的层次,还真的就未必能够通过科举的考核。北宋的官场,那可不是普通的,那些蒙荫的官宦子弟,如果没有办法通过科举的话,就没有更多的前途,很多的已经为官多年的,甚至做到一个相当程度的官员,他们往往会放弃官位,进行锁厅试,有时候就算是通过了之后,官职的品级也比之前还低,他们却依然如此,就是因为科举的不同。在北宋,科举是一个青云之路,也是一个巨大的限制,没有通过科举的官员,想要做到宰抚这一级,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这就如同一个敲门砖一样。北宋崇文,从太祖太宗优待文人开始,官家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那是真正的在实际情况之中展现的,北宋皇帝对于朝堂的控制力度,应该是整个封建王朝之中比较差的,却偏偏,对于官员更好,官员的权利在大部分的封建王朝之中,属于非常好的。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更好的待遇,相对于定海军的普通待遇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差别,毫不客气的说,定海军一个6级工,过的日子,就要比一个州郡的首脑都要过的好。一个六级工,单纯基本工资,就已经超过了500贯,要知道,参知政事这一级,在北宋的薪水是300贯,这已经是极高的数字了,可是跟六级工,还有一定的差距。当然了,宰抚不可能只有这么点钱,有各种的其他费用,比如说,身兼数职,爵位,还有一些逢年过节,以及孝敬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定海军没有,却有奖金,津贴,授课所得,还有其他的一些收入。算下来,一个六级工的月薪,起码也在800贯以上,800贯以上也代表着一个意义,万贯,年收入万贯,这本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在定海军,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在腰缠万贯被称之为光有财富的这个时代,万贯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的相当庞大的财富,无论在定海军,还是在北宋,都可以过上相当富裕的生活。北宋的消费层次低一点,特别是一些人工方面的费用,比起定海军要低太多,可是放在定海军,生活质量很高。有些东西有些贵,超出了普通人的层次,可是这些东西是物有所值的,不但非常的美味,还非常的有营养。在定海军,不但南来的,北往的,山上长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甚至连遥远大海之中的生物,也成为了盘中美餐,最关键的是,大量肉类,不限量的肉类,让钱可以迅速的转化为享受。这一点,北宋就不行了,连成衣铺子,海鲜销售,甚至是基本的餐饮服务,都跟定海军有较大的差别,更别说海产品了。北宋只有在海边,零星的捕捞,大部分都是在附近的圈子之中流通,很少流通到别处。定海军会向北宋销售一些捕捞的水产品,可是这些水产品,大部分都是比较低档的,捕捞量相对的较大的那种,真正高档的,比如说,金枪鱼,海参鱼翅鲍鱼这些,就算定海军本身就不够,怎么可能向外敞开了供给。最多,是作为稀有的产品,供给一下北宋皇室,也就是仁宗,苗妃等寥寥,跟赵信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会获得,其他人要先吃到,要靠运气。哪怕北宋给他们同样的待遇,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谁降低,更别说,北宋也不可能给他们这样的待遇。定海军采用的,是后世现代化大生产的策略,除了最顶级的那种,其他的岗位,每一个人都不是不可或缺,如果按照北宋的待遇,把人都给招募过来,北宋也支撑不来。在这样的前提下,没有人会愿意舍弃定海军,投奔北宋的,除非北宋给的起爵位,还是那种固定的,可以传承家业爵位。这是不可能的,世袭永固的爵位,就算是北宋的宰抚都很少赐予,更别说这些普通的定海军工人。虽然他们的实力相当的好,也在某些方面,相对于北宋的工人而言,是权威,可是此时此刻,北宋没有认识到。北宋现在已经认识到了定海军的强大,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强大的根源,还没有从定海军高薪,高级别的挖人,这种个情况之下,根本不担心问题。花钱当然人人都喜欢,同时,每一个人定额,买到的东西,只要是按照规定的,都可以由自己带走,这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吸引。以定海军的管理能力,可以轻松的影响到整个北宋的定海军居民,当这些居民自己的购买力和定海军安排的购买力叠加起来的时候,顿时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知道了这个消息,并且知道这是对于定海军有好处的事情,他们都纷纷参与。挣钱或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花钱,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在年后,大年初六的时候,本身已经逐步的向下,甚至断崖式下跌的商业收入,突然向上抬起,如果说,这个时候,有一个曲线图的话,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的数据的骤然提升,跟之前的平缓提升不一样,这是呈现出四十五度角,疯狂上升的提升。北宋没有这样的图表,也没有这么快的反应速度,可是经济的景气是看的到的,特别是这些,主要是针对官府的一些商铺,还有一些特定的产品,这些在两三天之内,又反馈到了北宋官府了。北宋官府虽然预料到了,在春节过后,会有一波商业活动,可是如此猛的,还是没有想到的,汹涌而来购买的,让北宋准备商品,迅速的消耗殆尽,变成了现金和利润。整个北宋在春节之前,整个商品销售总额超过了1.5亿,利润按照3成来计算的话,已经有4500多万,这个跟现在北宋的年收入相比,不算多,可是已经是庆历四年收入的两倍了。节后,这一波的消费,按照400万人来计算的话,平均每一个人消费100贯,还是集中在北宋官府开办的各种的商店之中,这样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的,比起年前更加的可怕,同时,利润也更高。一些北宋生产的高端产品,比如说丝绸,比如说从工厂之中扣下来的高档面料,这些可是不错的,因为减少了运输,还有人工的成本,比起定海军来的更低一点,这种情况下,有50贯打底,当然是买买买了。4亿的毛收入,3成来说,就是1.2亿,加上之前的,如果再持续一下,可能整个春节期间,北宋的收入会超过2亿,或许不如派遣工人,也不如工厂,可是这是商业啊,这是灭有投入多少的成本,只是在调动货物上面下点功夫的商业,这对于北宋来说,是直接的提升。包括韩琦,都把精力,从大型工程上面跳出来,春节的时间,对于整个年度而言,只有一次,不抓住这个机会,难道要等到明年么?必须趁着这些定海军的人,没有离开北宋的关口,加强销售,组织货源,组织生产,并且把大量的物资调动到城市,进行一连串的消费。在从节后初六开始,一直到二月中旬,整个北宋官场,所讲述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商品,就是销售,虽然说其中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比如说,春运的人发送的太多了,地方上也有一些苗头出现,更有一些人,在询问,为什么定海军回来的人这么的有钱。这些声音比较小,而且话语权也不高,最关键的是,没有什么比赚钱更大了,这些统统都被无视了,钱才是最重要的,换成几年前,在定海军没有拿下辽国之前,这些钱,几乎可以支撑定海军,对于辽国的攻击了,这可是2亿贯的财富。甚至可以充当当年在西北,在河北,最少30年的军费。北宋在西北作战逐步加强之下,西北在庆历年,已经成为了北宋财政的最大泥潭,他不停的吞噬者北宋的财政,让北宋步履维艰,这也是西夏逐步的强硬的根本,他们抓住了北宋不敢多动,不敢全力以赴的弱点,开始针对北宋出手。西夏的建立,还有一步步的发展,成为了北宋最大的矛盾,一直持续到北宋灭亡。可是在最巅峰的时间点,一年的耗费,也不会超过2000万贯,30年,不过是6亿贯而已,这还是最巅峰的年景,大部分的情况之下,一年只是几百万贯而已。当然了,这个财政的问题,在北宋的目前,不停发展之下,已经不成问题了,可是上亿贯的收入,还是无法忽视的。在这个商业的高歌猛进之下,几乎大半个北宋的官场,都被拖入到了这一场商业活动之中,甚至其他的地方都已经停摆了。本身,就是在春节期间,以往也是过了上元节之后,才逐步的开始工作的,可是真正等步入正轨,也要到了二月了。现在,多了一个春运和春节销售,很多官员过年都没有办法过的好,可是高额的奖金,还有未来升职的预期支持着他们,让他们在这个方面不停的发展,就没有时间,关注其他的事情了。趁着这个机会,在北宋的视线都被吸引之下,定海军开启了大规模的移民,按照步骤,一步步的有序的运行,不但速度很快,也不会出现问题,让整个移民的效率最高。第一批被送走的,就是工人,工人的直系亲属,分批分类的,进行走,走的当然是火车,配偶和子女,是理直气壮的,用探亲,或者是跟去看看的理由,直接买票走。对于这个,北宋还没有重视起来,以前陆陆续续有,都派遣了这么多人到定海军工作了,为北宋赚到了数量庞大的管理费,还不准备他们的亲人探亲,是不是有些太不近情理了的。没错,就是这个常理,让北宋忽视了整体的数量,这部分,说起来不起眼,可是400万人之中,一下子还是走了600万左右,也就是那些定海军的民众,他们没有选择离开,否则的话,这个座位就有些不够了。在这些人走的同事,一些发展的,互助会影响的那些没有正当理由去的,通过的官府报名出外务工成功的,他的一切亲属和家人,就不得不选择秘密的方法了。好在,整个线路,铁道线路,几乎是控制在定海军的手中,特别是春运,旅客压力非常的庞大,这种情况之下,一方无心,一方有意,就这么的开启,每天开启的旅客列车不算很多,一共就10列,可是每一列,都是几乎集中了3000人的大型列车,每一次都是满满的,一天就是差不多3万的样子,加上增加的列车,每天发送的旅客人数,几乎超过春运最为巅峰时刻了。繁忙的铁路线上,不停的有蒸汽机车通过,这已经把列车和列车的间隔距离,减少到了极点了,不能再压缩了,因为再压缩下去,两列火车之间的距离,就不是安全距离的,一旦有了问题的话,就是大问题了。好在,这一切痛并快乐着,所有铁路人员加班加点,为这个移民,奠定了基础无数人,正通过这个庞大的铁路线,一路的向北,向沈阳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