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五更刚过,天色刚蒙蒙泛亮,赵云便率风骑军先行出发,北上救援上庸。
信陵与上庸之间有三百余里,大军行进至少得要四到五天的时间。等到大军赶到时,上庸可能已经遇险。但以风骑军那迅疾如风的速度,三百里也就是两天的时间罢了。赵云的任务,并不是退敌,而且拖住、牵制张鲁军,缓解李通的压力,等候大军的赶到。
……
两个时辰后,联军八万余人启程向上庸进军。马岱、马休两兄弟从剩余的3000余铁骑中挑选了1400骑随军同行。
带他们前往上庸战场,主要是为了转移他们的视线,使他们暂时无暇顾及其他事情。此外,马超的尸身将在经过特殊的处理后,由快船送往寿春隆重下葬,马超幼弟马铁随行扶灵。
而郝昭则率领5000余军卒暂时留了下来,他将负责马军余部和我军的受伤士卒经水路送至庐江。
……
上庸城下的战斗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占据绝对优势的汉中大军,以围三阙一之势,将个上庸城团团围住。围城之后,汉中军统帅张衞立即命人传话,逼迫守军弃城投降,并道“如若不立时投降,妄图顽抗,举城上下鸡犬不留”,态度极其傲慢。
张衞已从细作口中得知上庸大致军力情况,满以为凭借自己手中接近对方十倍的大军,敌军守将必然胆寒献城。
谁曾想,李通给张衞的回答就是高悬在城楼上的劝降使者人头。在人头的两侧,还有李通亲笔手书的两条长布幅,布幅上各有三个笔力苍劲的大字——“你要战!”、“我便战!”
你要战,我便战!这便是李通给出的回答……
一见使者人头和布幅,张衞立时暴跳如雷,喝令士兵向上庸城发起极为猛烈的进攻。与先前马超军的进攻完全不同,汉中军以步卒为主,而且攻城的准备颇为充分,随军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小到云梯、撞木,大到冲车、投石机,应有尽有。
……
张衞将围城兵马分成四个批次,留其中一部5000人作为预备队待命,其余三个批次轮流不间断攻城。张衞想凭借这种潮水般的猛烈攻势,以泰山压顶之势在最短时间内攻克上庸。只要能够占据上庸,非但可以使汉中的回旋余地变大,更可以此为跳板,进一步窥望荆州。
当初张鲁所以会被说服出兵上庸,一者是因为曹操允诺向天子表奏其为“汉宁公”,二者曹操也答应与其平分荆州。能得到大汉最为富庶的荆州,肯定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汉中军的攻城,也的确颇具声势。
在盾牌兵的掩护下,三十余具得自曹操处的霹雳投石机将4、50斤的大石弹像冰雹一样,抛向城墙。风声呼呼、藉着地心引力疾速下落的大石撞击上城墙,那巨大的声响,那仿佛令城墙颤抖摇晃的骇人威力,让守城士卒胆寒不已。而一旦人被这样的大石碰及,定然是非死即残,有数十士兵甚至当场被砸得脑壳崩裂,殷红的鲜血和惨白的脑浆散落得到处都是。
得到霹雳车的压制,弓箭手、登城兵尽皆疯狂地朝城池发起了攻击。
……
在这样情形下,也亏得李通身经百战,尤能镇静自若,不慌不乱地指挥着麾下士卒奋力抵抗。主帅身先士卒的镇定表现,很快就感染了其他将士。
上庸城中的3700余名守卒在李通的亲临指挥下,与几近十倍的强敌展开殊死搏杀,击退汉中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连续四天下来,上庸山城坚如磐石,在汉中军疾风骤雨般的狂攻下,岿然不动!
在第三天的深夜,李通甚至亲率一部精锐沿绳索滑下城池,对汉中军实施了一次逆袭,成功摧毁了敌军大量攻城器械,其中便包括20余架霹雳抛石车。
张衞完全没有料到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敌军居然还敢出城逆袭,吃了这个闷亏,心中对李通更是恼怒到极点。
接下来的第五日,张衞亲临前线督战,指挥大军对上庸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全面进攻。上庸一时如风中之草,飘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