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转眼过了春节、度过春天,来到盛夏。
萧峰一直未归,秦行之虽然感到奇怪,却也没怎么在意。他本来就不在乎五千亲衞,甚至连萧峰,也没打算这辈子带在身边。萧峰的名字让小道士感到亲切,给他丹药和符咒防身,但也仅此而已。甚至可以说,如果萧峰就此留在契丹,小道士也觉得很正常。
另一方面,武学院的发展如火如荼。
半年多的努力,足够分辨出哪些人更适合修炼。小道士的内功心法虽然人人可以修炼,但天赋的加成作用,以及个人努力,仍然不可忽视。
比如勋贵子弟,小聪明不缺,却缺乏韧性,最终大部分只练出一点皮毛,就兴高采烈的嚷着要求“毕业”。
对他们这个要求,文良纯等人乐见其成。
送走这些养尊处优的家伙,剩下的寥寥几个勋贵子弟,以及大力营全体战兵,和选出来的都头以上军官继续苦练。半年多之后,除了少数确实天赋不行,或者智力欠缺的,几乎人人都练出一身不凡的内力。
比起大内高手还差不少,但也绝不是菜鸟。
大力营本来就擅长土木工程,修山路这种小活儿,对他们就是毛毛雨。特别是随着修为逐步提高,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到了现在,通往山外的路已经基本完成了。
中书省请示过皇帝,决定把武学院建设推进到第二阶段。
京城附近专门设置了一个田庄,把大力营战兵家属搬迁过去。这裏交通便利,离京城只有很短的路程,条件肯定比山谷强许多倍。
这固然是大力营专享的福利,但也未尝不是朝廷对大力营战兵的牵制。如今的大力营,绝对是武学院最中坚的力量,对内功心法了解得也最透彻。
武学院继续招收学员。
按文良纯等人制定的轮流学习计划,第一批军官在接受保密教育后,遣回军中继续自修,挑选出的第二批军官则进入学院学习。当然,因为大力营家属搬迁,山谷可以容纳更多人员,这次的军官学员规模也更大。
搞武学院,文臣们也不是没担心过。
这会不会影响文臣的地位,会不会导致皇帝穷兵黩武?历史上这种事可不是没发生过。
文臣既想大齐军力无敌,又不想看到文教衰落,说实话也挺闹心的。
但本质上来说,大齐其实从没玩过重文轻武。别看武将似乎地位低,那是和平年代演化的自然结果,不代表大齐国策如此。
比如军队出征,领兵大将拥有极大的自主权,绝不允许文臣在旁边指手画脚,这是太祖皇帝留下的规矩。
再比如武将只对皇帝负责,中书省可以在皇帝的授权下发布命令,但任何时候对武将都没有任免权。
所以,文臣虽然看不起武夫,却深知一点,那就是如今朝堂上文臣一家独大,不是武将天然地位低一等,而是讲道理他们讲不过文臣,干脆藏拙而已。
大齐文人整体节操较高,至少文良纯等人,不会因为个人私心,或者希望发扬圣人学问,就打压武将。
更何况,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大齐一个国家,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一条腿走路注定摔跤。你文治再好,武功不行,最后的结果,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因此对于武学院,文臣甚至比武将更上心。
必须承认,文化人通常比大老粗眼光长远,萧峰萧首领对此肯定深有体会。
发展武学院的同时,小道士的任务也来了:
炼制发动机。
秦行之没打算求人帮忙。
他设计的发动机,材料只是精铁而已,本质上不算法宝。别看精铁好大一坨,实际上炼化难度极低,也耗费不了多少法力。
以前之所以求蓝灵紫替他炼制,是因为小道士不会炼器。他能设计出匪夷所思的符文,但炼器知识基本没有,否则他当初就能借用棒槌中白如画的真元自己炼制。
现在他的修道知识比任何人都丰富,炼器只受限于棒槌中法力的含量,发动机这种连入门货都不算的玩意儿,对他来说毫无难度。
棒槌积攒法力需要时间,可就算半个月炼制一台发动机,答应大臣们的十台,半年时间也足够了。
当然,他还是无法和蓝灵紫相比。
化神后期的蓝掌门,不需要任何辅助手段,直接用法力就能炼器,秦行之却必须借助炼器鼎。
问题是,发动机本来体积就不小,原材料精铁块头更大,他可找不到能装下这么一大坨精铁的炼器鼎。
只能在山谷中建一座巨大的炉子。
为什么不建在洞府?
因为那耽误小道士装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