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飓风行动(2 / 2)

华夏春秋 闪烁 4766 字 4个月前

欧洲此时在正面战场上作战的兵力已经达到了2个师,而第2机械化步兵师正在更西边的战场上进攻,是无法对第12步兵师提供及时援助的。而距离这支欧洲部队最近的是美国的第3骑兵师。如果美国的第3骑兵师能够即使驰援的话,那么巴基斯坦的反击行动肯定将以失败收场。但是,欧美军团之间糟糕的通信联络以及情报交换系统耽搁了至少4个小时。而当双方的战区指挥官获知这一情况,并且立即做出反应的时候,巴基斯坦的装甲部队已经快要讲欧洲的第12步兵师给包围起来了。

如果这时候巴基斯坦的突击部队能够得到支援,哪怕是有一点点的防空支援,让他们能够再畅通无阻的打几个小时的话,欧洲的这个步兵师不完蛋,也要脱几层皮了。但是,实力上的差距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而且欧美的空中支援很快就弥补上了战场上兵力不足,以及信息不畅所带来的缺陷。

这是一场正规的野战,也是欧美军团最喜欢的战斗。巴基斯坦投入突击的一个装甲师以及一个步兵师的兵力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要打开欧美军团的包围圈,并且希望能够歼灭对方的一些有生力量,让敌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的战斗不会轻易获得胜利。但是,当那些从航母上出动的攻击机赶到战场上的时候,这支巴基斯坦军队前进的脚步也就到头了,甚至连他们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了!

持续了12个小时的猛烈轰炸,让这近3万名巴基斯坦军人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也让他们认识到了敌人的可怕之处。欧美的飞行员似乎也吃了兴奋剂一样,根本就不在乎弹药的消耗,而且他们也确实是吃了能够提高体力与精神力的药物,每人每小时的出动量达到了0.8架次,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作战强度了!

12个小时下来,三支欧美航母舰队都因为弹药消耗完而撤出了战斗,到后方去接受补给了,但是接下来的几支舰队,以及赶过来的火力支援舰队仍然将死亡洒向了仍然在顽强作战的巴基斯坦军队。2万多吨的精确制导弹药最终瓦解了巴基斯坦军队的反击行动,并且让这两个师的突击部队永远的被围困了起来。现在,双方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包围者变成了被包围者,而接下来的战斗就明朗许多了。

这两个师的巴基斯坦军人顽强的坚持了3天,直到他们的所有弹药以及补给品消耗完,都没有能够获得支援。在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情况下,残余的5000多名巴基斯坦官兵选择了投降。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力,他们已经尽到了自己对国家的所有义务,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当然,他们有权力保存自己的生命!而这也是这场战争中,巴基斯坦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投降。而除了选择投降的5000多名巴基斯坦军人之外,大概还有2000多人分散突围,到了后方的山区之后,找到了活动在山区中的游击队,仍然在继续战斗着!

持续了三天的反击作战最后还是失败了,而巴基斯坦在卡拉奇的守军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们现在出了血战到底之外,已经没有了多余的选择。虽然在突围的初期,巴基斯坦军人的勇猛战斗打击了侵略者的士气,但是双方部队战斗力,已经士兵素质的差距仍然是相当明显的!即使是在条件最好的时候,巴基斯坦军队也没有能够歼灭营级以上的欧美部队。虽然他们分散包围了数支规模并不大的欧洲军队,但是并没有能够完成最后的歼灭战。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欧美军队的强大作战力,以及其士兵的素质。同时更加证明了,在侵略者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以及制空权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军队贸然的反击以及突围作战,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从整场战役的角度来讲,巴基斯坦军队这次不成功的突围,就是他们后面失败的一个巨大的错误。一个装甲师,以及一个正规步兵师绝对是防御作战中的主力部队,而就这么无谓的消耗掉了,带来的只是巴基斯坦媒体的一些激励全国人民抗战士气的报道,却并没有在战场上产生多少的作用。而且,正是随着最后那5000多名官兵投降,而严重的打击了其余防守官兵的士气!反正,这并不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反击行为。这也是后来巴基斯坦指挥官的一个教训,一个用鲜血换来的惨痛教训!

当然,这三天的战斗也让欧美认识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即指挥上存在的弊端以及分歧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就永远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而且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容回避。回避的后果已经出现了。就在这三天的战斗中,至少有250多名官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另外还完全打乱了欧美的作战计划,导致整个战役被延迟了10到20天。另外,还致使欧美在别的地区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甚至最终会影响到两国国内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当然,要想立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可能的,即使成立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两国的作战部队,这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这次所产生的危机,却让双方的战场指挥员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至少在这次战役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而且随着双方情报与信息沟通系统的障碍的解决,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

可以说,这次事件最终让双方都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迫使双方改变战术安排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前线的战斗仍然在继续进行之中,卡拉奇也越来越危险了,特别是当欧美的火力打击部队从支援中解脱出来之后,就逐步开始扫清进攻部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当欧美突破了巴基斯坦守军设在卡拉奇外围的三道防线的时候,战火已经燃烧到了城市里,而欧美最后的进攻也将立即开始了!

卡拉奇对巴基斯坦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巴基斯坦获得的大部分援助都是由陆路获取的,但是作为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也是巴基斯坦海军唯一的基地,卡拉奇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如果这裏失守的话,将影响到巴基斯坦的总体防御。当然,如果能够在这裏牵制住欧美军队,并且给对方造成巨大的伤亡的话,那么这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鼓舞国民士气,并且为国家的全面军事化转变赢得宝贵的时间!

任何一名巴基斯坦的将领心裏都很清楚,在此时的情况之下,卡拉奇是绝对守不住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为那边的守军提供任何支援,而新动员的部队也没有完全武装起来,最为让这些巴方将领丧气的是,他们根本就不是欧美军队的对手。在前面的地面战争中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的明显了,欧美地面部队的战斗力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虽然欧美的陆军仍然是依靠支援作战的,但是这就是他们的优势,而巴基斯坦根本就没有办法在没有取得制空权的条件线与欧美陆军作战!但是,就在这一情况下,巴基斯坦最高军事指挥部却命令当地的守军必须要坚持下去。虽然这是一道比较笼统,而且含糊不清的命令,而且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正是这道命令,让防守卡拉奇的20多完军人死战到底,也使这座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城市在战斗结束之后变成了一片废墟,更加在这裏制造了一场残酷的大屠杀!

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认识到不足的巴基斯坦立即派遣了一组军事代表团前往中国。为了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这队人马是先到伊朗,然后转乘一架伊朗政府提供的专机前往中国的,而且他们使用的也是伊朗提供的护照,看起来就如同是伊朗的军事访问团一样。

几经周折,这批巴基斯坦的军事人员终于在7月的第二个周末到达了中国首都,并且立即得到了中国总参谋部派来的人员的接待。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够立即见到想要见的人,而是在中国方面的安排下,先到中国的空军,海军,陆军的一些示范性部队进行了参观,还去中国的军工厂进行了参观。这就花了他们好几天的时间,当然,他们也与中国的将军们就现在的战争问题进行了交流,而所学到的知识,也让他们这几天的时间没有白费!

可以说,这些巴基斯坦将领从中国的同行这学到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新的战术思想!可以说,欧美这次所采取的地面战术与中俄战争中,中国所采取的地面战术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也是美国与欧洲人学来的东西。新的陆军战术让陆军的战斗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战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够适应新的战术思想的话,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手!当然,这些巴基斯坦的军人还意识到,他们与欧美的差距不仅仅是在战术思想上,也在装备上。没有新的装备,根本就无法采用新的战术。而在新的战术体系中,陆军所强调的已经不是装甲力量,而是低空投送力量。陆军已经转型,再也不是战争的中心。而这种转变,所需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转变,也需要从编制上,装备上进行改变!

而在参观了中国的军事工厂之后,这些巴基斯坦军人也重新树立起了信心。中国是强大的,这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中国的军火生产工业正在为巴基斯坦而全速运转。但是,他们仍然不是完全满足,因为他们需要中国军人的经验,而这点是在短时间内学不来的。但是现在巴基斯坦的军人又没有时间来慢慢学习这些知识,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人员,至少是一部分高级指挥官,为巴基斯坦的作战出谋划策,并且帮助巴基斯坦军队在短时间内完成初步的转型工作!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所以当巴基斯坦的将军们向中国总参谋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并没有立即得到答覆。道理很简单,如果中国派遣自己的军事人员进入巴基斯坦的话,那么就已经直接干预了这场战争,而这所带来的影响就不只是一场地区性战争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而就在巴基斯坦的军事访问团到达中国的当天,一支由伊朗,伊拉克,埃及,沙特等12个伊斯兰国家代表所组成的外交军事访问团也来到了中国首都。这是一个游说团体,他们的任务就是游说中国,让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来!

中国仅仅以提供武器,确实,大部分的武器都是免费提供的,但是这种帮助是完全不够的,因为现在的实际情况已经证明,通过伊朗这些伊斯兰国家当中间人,将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输入巴基斯坦,这并不能够战胜侵略者。巴基斯坦军人不缺乏勇敢,他们多数人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缺少的是经验,已经适应新式战争所必须具备的战术修养!特别是在高层指挥体系内,这种缺陷让他们即使在获得了先进装备之后,仍然无法在战争中获得主动权,反而遭受了更严重的损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国直接行动,来帮助巴基斯坦获得胜利!

其实,这两个来到中国首都的军事外交团的目的是一样的。很明显,这是巴基斯坦与伊斯兰国家组织的一次“联合”行动。他们这么做,只是要向中国表明,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中国到底会怎么做,这却很难预料了。实际情况让中国不得不出手干预,但是,中国会情愿亲自参与一场与欧美正面冲突的战争,而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吗?

这两个代表团都先被安排去做别的事情了,而没有立即获得中国国家高级领导人的接见,因为就在这几天时间内,中国的高层内部也对在这场战争的态度上产生了分歧,军政两部分的高级官员的意见并不一致。因此,中国也需要时间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将军,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出发了!”小张已经帮鲁毅准备好了所有的资料与文件,正在去帮将军拿外套。

鲁毅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烟头灭掉了,然后站了起来。“好吧,我们最好不要迟到,今天的会议将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连续开了三天的会议,让这位已经年近百岁,已经做过了两次器官移植手术,身体显得并不衰老的将军来说,仍然有点吃不消。三天高强度的会议,并没有能够讨论出一个具体的结果出来,而且鲁毅在这场争论中的位置是比较尴尬的。但是还好,时间并不容许大家再自由讨论下去了,也不可能就这么一直让巴基斯坦与伊斯兰国家组织的代表团就在外面游荡着吧。反正今天就要做出最后的决定了,不管什么样的决定,这至少没有决定要好吧,至少大家知道应该干什么,以及怎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