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人如此,治国亦是如此。
西班牙果断地选择了战略收缩,放弃了湿地地区和德意志这个战争的泥潭,抽身回到了伊比利亚半岛,虽然还占据着大部分的意大利,但已经离开了欧洲的战乱之源,吞并了葡萄牙和其殖民地后,全力发展海军,与华人争夺扶桑。
随着《奢侈品限购法令》等政策的出台,华人的瓷器、茶叶等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在西班牙的销量开始锐减,面对新兴国家的纺织品冲击,也不得不发展自己的纺织业。
民族与国家的性格可以从他们最为著名的文学作品用看出来,就如羊曦还没有翻译完的《堂吉诃德》一样,西班牙人对宗教的狂热和对名声的追求让他们战斗到底,绝不后退。
庞大的西班牙王国已经摇摇欲坠,但他们之前仍不断地参与到欧战的泥潭当中,甚至驻扎德国的军团都无法从西班牙得到军饷,却仍不肯放弃荷兰和湿地地区,为此与荷兰整整打了八十年。
西班牙的宰相奥利瓦雷虽然是和腓力四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却绝非碌碌无为之辈,他认为西班牙的资源已经无法承受庞大的帝国负担,顶着整个国家的强大压力,放弃了西班牙的名声,开始了战略收缩,依靠新签订的《维特斯法利亚和约》获得了他期待已久的短暂和平,将目光投向了新大陆,而华夏在扶桑的扩张也势必会遭受更严峻的困难——绵长的落基山已经是很大的障碍。
任何爬到宰相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会是平庸之辈,西班牙在欧洲的收缩意味着在扶桑和吕宋的强势,同时法国虽然占据了大陆霸权,代价却是整个欧洲的仇视和死敌英国的逼压,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引起了已经出现民族主义启蒙的德意志的反感。
在华人占据优势的东印度群岛,西班牙和荷兰放弃了争端,一致联手,同时暗暗扶植日本,希冀出现一个在东北太平洋上能托住华人扩张的国家。
而北欧的瑞典在古斯塔夫二世的改革之下,打败了丹麦和波兰,成为北欧的霸主,俄国认为自己完全无力与风头正盛的瑞典争雄,暂时不去奢望面向西欧的出海口,只能把目光望向东方。
一个月前在黑龙江畔的失败让俄国甚为恐慌,强化了雅库茨克的防御,趁着欧洲宗教战争与波兰的战争俄国扩大了他的领土,而因为秦国在中亚的扩张和对土耳其的挑衅,俄土战争以俄国的获胜结束,俄国获得了克里米亚半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西班牙吞并了葡萄牙,也继承了葡萄牙的所有殖民地——实际上葡萄牙不过独立了三年。而斯里兰卡作为联系远东和非洲以及西班牙本土的中转站被西班牙极为重视,这一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也得到了加尔各答,并且修建成了城堡,而法国也不甘落后在印度寻求着落脚点。
整个世界都已经被船帆联系在了一起,东方与西方开始争夺这个有限的世界,他们的科技与军事都不相上下,而最终的胜者只能有一个。
胜者将取得世界的话语权,世界并不大,有限的资源只能被胜者掌握。明争暗斗已经开始。世界的主流是方块字还是字母文字、是用刀叉还是用筷子、是朗朗上口的华语还是繁复冗长的拉丁语……这一切的决定因素就是东方与西方谁能在这个大航海时代获得胜利,在武力的征服之下用文化去同化和侵略,最终决定谁才是世界的掌控者。
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刘健所知道的那个世界,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不能依靠任何对历史的了解在时代中翻起巨浪,只能靠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去展望这个世界。
不只是他,这个时代必将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为他们的民族为他们的文化甚至为他们的信仰与宗教开拓着生存的空间。
此时正在听着勃兰登堡大公特使的左相邦无疑也是可以影响整个世界的人物之一,在勃兰登堡的特使离开之后,那个充当翻译的女孩轻轻拍打着他的背部,送去一杯馨香的茶。
“爷爷,外面的酒会似乎出了些乱子,要不要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