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欧洲最后一站,维也纳金色大厅(2 / 2)

华娱1997 胖一点 2164 字 3个月前

“怎么样,没啥意思吧,其实演艺工作就是这样,你们看到的很多东西,外表光鲜亮丽,实际私下准备是很琐碎无趣的。”

“其实挺新鲜的。”

杨光实话实说,对于他们这些外行人来说。目睹这些准备工作,感觉很新奇。

曹轩笑笑,吃完饭,把他带到化妆室,顺便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乐队成员。

这几位在歌迷中也不算是陌生人了,常年跟着演出伴奏,也算是小有名气。

杨光搓着手与几人连同曹轩来了一场合照,嘴都咧到后脑勺了,视频评论区自然又引起无数柠檬精的痛斥。

下午暂时没事的曹轩,小眯了一觉,养精蓄锐,然后就打开电脑听小黑胖子的单口相声。

大风大浪见多了,他调节心情的方法很多,看小说、玩游戏、看报纸、聊天、打牌,现在还有听相声,都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

唯一不同的是,他音乐演出之前从来不听音乐,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以免扰乱心绪。

杨光自然也将这些拍摄收录其中,演出当前,如此姿态,有一种临危不惧的大将之风。

况且,这种私下里的小嗜好和习惯,更有花边传奇色彩,吸引粉丝和路人关注。

就像早年间清末民国初的戏曲名家,上台之前和下台之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放松方式,也称之为习惯和怪癖。

例如梅兰芳梅大师,上台之前必吃一碗鸳鸯鸡粥,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上台前爱吃冰糖肘子配鸡蛋,还有爱喝汤的、爱抽烟的、爱读经等等。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的好伺候,有的丁点怠慢不得,但总能让人津津乐道。

曹轩算是极好打发的了,基本上给他找一个感兴趣解闷的东西就行,哪怕没有,让他眯一觉也可以。

视频的下一段,就是晚上演出正式开始,挂着身份牌的杨光,将手机里炫耀着工作人员的身份。

然后“假公济私”,甚至可以某些时候混在舞台角落,第一视角跟拍曹轩的演唱会。

曹轩的表演很棒,不过更令人震撼的是舞台下数万密密麻麻的歌迷,伴随着耀眼炫目的灯光舞美,无数人随着曹轩的歌声欢呼跟唱。

那个场面简直让人感觉浑身颤栗,也是杨光以前台下视角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最后一首歌时,曹轩抱着吉他坐在舞台边缘,唱着自己的英文成名作《You are beautiful》。

舒缓忧伤的旋律和歌声响彻在整个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在漫天泡沫中,再次引发了全场大合唱。

“You''re beautiful,You''re beautiful

你就是这么美,你就是这么美。

You''re beautiful,it''s true.

你就是这么的美,这是千真万确。

……”

就连杨光也暂时忘却了拍摄任务,跟着一起大声歌唱起来,这是音乐的魅力,也是演唱会氛围的魔力。

演唱会结束,杨光找到了几个留学生,拉着德国粉丝做采访,才结束了视频。

这条视频累积时长18分钟左右,上线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就突破了400万播放量,留下的评论更是数不胜数。

【完了,我的钱包彻底捂不住了】

【啊啊啊,D神(鼓手外号),比特么杀了我还难受】

【哈哈,郭老师的《济公传》,曹轩也入坑了】

【啧啧,几万人的演出,自己在后台悠哉悠哉的听相声,这心理素质杠杠的】

【几万人聚在一起真的壮观,曹轩这样还能挥洒自如唱歌的真牛逼,换是我早就脚软了】

【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去一次曹轩的演唱会,砸锅卖铁也要去】

【我是真酸了,主播简直是追星楷模】

【我愿称主播为最强粉丝,没见过比他还成功的了】

【曹轩气息真稳啊,都说他不以唱功着称,但实际上也是非常牛的歌手了】

【唱功不强你得看和谁比,那帮国家队比不上,一般的歌手给曹轩提鞋都不配】

【德国小姐姐挺好看啊】

【万人合唱真的牛逼,一想到这帮人大多数只会德语,就更牛逼了】

【……】

此条视频以极短时间内登录微博多条热搜,杨光也凭借这段时间的经历,短短几天涨粉200多万,成为新崛起的大网红。

杨光也趁热打铁,继续死磕曹轩的演唱会,不过这次就没有曹轩的特殊照顾了,而且大量网红的跟风模仿,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无数网红在此展开了一场不见血的“白刃战”,带着灰溜溜的滚蛋,胜者获得流量和利益。

曹轩并没有管这些网红们的争锋,从英德离开后,他继续在欧洲四处奔波。

法国巴黎、马赛,意大利罗马、米兰、希腊雅典、西班牙马德里、巴萨罗那、荷兰阿姆斯特丹、俄罗斯莫斯科……

二十多个城市,共计35场演唱会,累计观众人数超过85万人次,可以说是近十几年来欧洲规模最大的演唱会。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也是曹轩的欧洲演唱会的最后一站。

维也纳金色大厅,很少对外承包演唱会,歌手也多是民族美声之类的歌唱家,像曹轩这样流行歌手是极为罕见的。

因为曹轩的庞大影响力,再加上是欧洲的最后告别演出,金色大厅破例让他在此举办了演唱会。

金色大厅站位+座位,也就将将2000左右,算是曹轩开过最小的演唱会了,但含金量却能排得很高。

曹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献唱,告别欧洲大陆之际,无数欧洲媒体也不约而同的把他地方照片放在了头版头条。

《再见,在欧洲刮起个人飓风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