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摆摆手打断他,开解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安排一个工作室配合你,你没写过剧本可以跟着学,也可以先写成小说再让他们改编,这些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讲述,你真的很有天赋!”
听着何华对自己的肯定,男人一直皱着的眉头也渐渐被抚平:
“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试试。”
“对嘛,先做起来再说,来来来,再吃点”
何华很高兴,毕竟麾下又多了一员大将。
眼前这个人叫张磊,网名雪亮军刀,是一名网络写手,创作并出版了《雪亮军刀》《城北黑帮》等等一系列小说,2006年荣获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军事历史类总盟主(第一名)。
最开始,何华也没有注意到这个人,毕竟这会儿搞实体文学创作的都不怎么看得起网络写手,觉得网络创作门槛低,作品也难登大雅之堂。
不过看了张磊在2011年播出的一部作品后,何华都惊掉了下巴。
那真是一部能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等作品比肩的电视剧,虽然剧中那段拿手榴弹炸鬼子飞机的情节看着确实有点搞笑,但不可否认它真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
尤其是里面那些人物的塑造,每一个都有血有肉,甚至被弹幕网友戏称为《水浒传》抗战版,简直跟兰小龙有的一拼。
这部剧就是荒诞派抗战剧开山之作《永不磨灭的番号》。
为什么说荒诞派抗战剧呢?
因为在它之前,我们的电视剧习惯于两种讲述方式:现实派的,恨不得每秒钟都有真实依据可考证;浪漫派的,恨不得穿越缠绵上下五千年不问由来。
《永不磨灭的番号》给出了另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用一种荒诞隐喻的讲述方式,一副疯狂喜剧的外壳,包装出一个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中心主题,从而达到口碑与收视上的双重高度。
在此之前,宁财神用《武林外传》,在情景喜剧领域,用荒诞的手法进行了尝试,从而收获了超高的收视率。
但要将这种手法移植到红色题材抗战剧上,无疑更需要巧思和胆略,甚至带有几分野心家和冒险家的味道。
而徐纪周、张磊等人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
他们摈弃了传统正剧的传统手法,领袖人物、转折战役不是它描写的主要对象,打仗也不是在沙盘面前接电话下命令。
从一开始,这部剧就拒绝走入庙堂,充满了草根、市井和江湖气息。
譬如孙成海自创“九路军”、鬼子发电报称俘获“行军锅”一只,却被上级误认为是“师长”,并错误判断八路军主力位置所在地。
这种看似荒诞不经的剧情,绝不可能在正襟危坐的传统抗战剧里出现,却对观众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同时,《番号》也没有复制江湖剧的路数,它始终知道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因此所有人的行为在夸张的同时又都带有克制色彩。
譬如颇似“草根韦小宝”的李大本事,他虽然油嘴滑舌全身都是心眼,但在大是大非、抗敌保国的方向上从不犹豫;
“独行侠”孙成海确实本领高强,但也没有出现飞檐走壁水上漂的镜头。
他们夸张,但没有脱离真实。
所以很难用一句话讲明白,《番号》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就像很难用言语形容《武林外传》。
于是,这些描述词都被简化为两个字:另类;或者学术气息更浓烈的点的:荒诞。
这些无疑都戳中了何华的内心,让他对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十分感兴趣,不过徐纪周目前不在BJ,只能等等再说。
“我看你总是捂着肚子?身体不舒服?”说完正事,何华便和张磊聊起了闲话。
张磊勉强笑了笑:“就是胃不舒服,老毛病了。”
“那你可要多注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何总,我能问下创作这个剧本我能拿到多少稿费吗?”张磊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何华看着张磊脸上勉强的笑容和略显苍白的面容瞬间有些明白,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道:
“一般来说我们公司初次接触项目的编剧,能拿到5000元/集的稿酬,你是我特意请过来的,我可以破例给到你8000元/集。”
“整个项目做下来大概能拿到20万的收入。”
看张磊脸上露出笑容,何华继续道:
“如果你现在手头紧,等签完合同,我可以让公司预支你一些,你先拿着用。”
“不用,不用,等我完成工作后再说。”张磊赶紧摇头拒绝。
“行,你自己决定。”
聊着聊着何华才知道原来张磊和徐纪周认识。
“去年徐导的《杀虎口》,我在里面担任文学统筹。”
“原来是这样,那正好,到时他回来你帮忙联系下。”
“好的,没问题。”
吃完饭,何华便载着张磊到了公司,签了合同又认识了下星空工作室的其他编剧。
过了两天,徐纪周回到BJ,张磊便带着他到公司见了何华。
听何华说想找他执导电视剧,徐纪周当即就表示没问题,毕竟佑华的作品不仅能捧演员,还能捧导演。
你看现在孔升的声势,大大小小的公司拼了命的把本子往他手上递,还说什么条件随便开,羡慕死人了。
等他们走后,何华对黄兰说道:
“今年下半年就准备《精绝古城》和《永不磨灭的番号》这两部作品就好。”
“那你呢?”黄兰瞪大眼睛问道。
“什么我?”何华莫名其妙。
“《精绝古城》剧本天马在写,《番号》徐纪周、张磊、星空接手了,你干嘛?”
何华无语:“让我歇歇行不行,我都几年没休息了?”
“你前段时间不刚和茜茜出去玩了一趟吗?怎么又歇啊?”
“我我.我跟你说的着吗我,起开,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