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下,崇祯明知自己最后必然一死,干脆将文武大臣的家产彻底没收,用以拯灾,然后,和所有大臣一起御驾亲征,清军还能度过山海关吗?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真的敢去做的人,少之又少。
许多人都知道,潮水蔓延,很快就要淹没自己的脖子,可是,因为还远,还没到脚底,甚至还没到大腿,他们就觉得还有一口气在,总要敷衍一下,结果,最终都被淹死了。
“这次御驾亲征,我已经彻底清空了国库。无论他们偷袭桑林还是朝歌,基本上都毫无意义了……”
这也是事实。
朝歌的国库清空了,文武大臣已经离开了。
桑林,同样如此,除了百姓,大王的国库根本没有任何值得抢劫的东西。
战争的本质,首先在于抢占国土掠夺财富然后才是女人等附加价值。
可如果一座空城,一无所有,有什么值得掠夺的呢?
帝辛敢于御驾亲征,原因就在于此。
他根本不担心后方起火。
“我估算了一下,我此次御驾亲征,只需要带一个半月的粮草,如此,就还剩下一批粮草,所以,我已经下令,将这批粮草一点不剩,全部用于救济桑林之外的灾民……”
吴所谓这才震惊了。
两个月的粮草,居然还缩减半个月。
缩减半个月不说,还一粒米也不留,全部分发出去。
敢情这个大王压根就没打算返回桑林了?
“丰京有西伯侯父子几代人的经营,几代人的积累。如果我们真的胜利了,那么,大军自然有用之不竭的财富,别说几个月,一两年都没什么问题。可要是失败了,我留着这些财富也毫无意义了……”
所以,孤注一掷。
也就是说,帝辛早已给自己的结局定调了——这次御驾亲征若是失败了,那么,可能就是变相的鹿台自焚了——所以根本就没可能再返回桑林或者朝歌了。
那是生死之战。
是一个人的最后结局。
正因此,赌一把又能如何?
吴所谓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没有再问。
他只是道:“好吧,这一次,我断定你必将旗开得胜。”
“小吴,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