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刘伯温竟然要参太子殿下?(1 / 2)

回到大明当皇帝 浩萌 1377 字 2023-01-05

</p>

“启禀陛下,大雪纷纷,春耕伊始化作了雪水,滋养土地,臣收到各地的呈报,大明天下农家已经完全恢复到了按时春耕的状态,可以预见,今年必然又是一个丰收之年啊!”吴俊升激动的跟朱元璋说道。&lt;/p&gt;

“大明的南方,此时已经开始播种了,并且太子殿下传来消息,由莫斯科国和天方国都送来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现在也已经尝试培养这些异域的作物,或许今秋,殿下又能给我们一个惊喜啊!”&lt;/p&gt;

“而在北方,冰雪也是渐渐的消融,农夫们也已经开始准备开垦土地,再过半个月最多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等到正常的播种,等着秋收了!”&lt;/p&gt;

朱元璋听到吴俊升的话,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春耕的事情,是大明的国之根本,户部一定要尽职尽责,切不可马虎大意,耽误了春忙。”&lt;/p&gt;

吴俊升闻言,连忙应声,说道:“臣遵旨!”&lt;/p&gt;

“陛下!”&lt;/p&gt;

这时,工部尚书赵俊忽然走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就在昨天,中科院传来消息,说中科院改良了原本的耕种农具,并且研发了全新的耕种工具,能提高五倍的耕种效率,大大的为农夫们缓解体力,现在这些农具已经由太子府在全国各地的工厂进行生产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推广开来,真正的让百姓们受益!”&lt;/p&gt;

“好!”&lt;/p&gt;

朱元璋听到赵俊的话,直接就是大喊了一声好。他的脸上满是笑意,说道:“棣儿,对于大明,真是功在当下立在千秋啊!”&lt;/p&gt;

“他一手创办的中科院,功劳真是堪比再造乾坤啊!百姓乃是我大明的根基所在,百姓们能轻松一些,那朝廷就能轻松一些,棣儿虽然是不在京都,但是他的功劳,却是在不断的促使朝廷向上,大明......幸在有棣儿这样的太子啊!”&lt;/p&gt;

朱元璋言语之间充满了感慨。&lt;/p&gt;

对于朱棣的变法,一开始他是完全不明白的,因为科技这两个字,他是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自然也就从来不明白科技有何意义。&lt;/p&gt;

教育、军事和经济变法,都是明面儿上的意义,对大明的深远影响,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这科技变法呢?从来没有人见到过,也从来没有人见到过啊!凭什么就把他跟其他的三个方面的变法相提并论呢?&lt;/p&gt;

当时朱元璋不理解,甚至一度认为这就是在浪费资源,但是后来,在亲自的参观了中科院之后,他的想法彻底的就改变了,当时他就下令,让中科院的地位超然于朝廷之外。&lt;/p&gt;

而现在,一切的事情都证明,他当时的决定,究竟是何等的正确!&lt;/p&gt;

大明的中科院,于大明而言,是有大功的啊!&lt;/p&gt;

百官们闻言,也是纷纷的点头,是朱元璋的话,也是无比的认同。对中科院,对朱棣,他们所有人真是一点儿毛病都不能挑出来。&lt;/p&gt;

“天佑大明,天佑太子殿下啊!”&lt;/p&gt;

“是啊,有太子殿下在,我大明无忧啊!”&lt;/p&gt;

“创立中科院,真是太子殿下过人之处啊!我等,敬服啊!”&lt;/p&gt;

百官们纷纷点头附和者朱元璋的话。&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