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棣和苍月公主拾级而上,尽头是礼部早就搭建好的一座祭坛。</p>
这一座祭坛被能明显区别开的五色土围着,象征着五海共和的大明天下,祭坛有九尺之高,五丈之广,象征着大明皇帝乃至九五之尊;在祭坛的两侧,各有一面迎风而起的大明龙旗猎猎作响......</p>
须臾之后,坛下香火燃起,祭天的用品也是陈列完成,各国的使臣也是陆续的等在了祭坛的四周,依次的站好了,以观赏的姿态,预备见证这即将开始的盛世。</p>
而归降大明的各国帝王,则是与文武百官,位列在朱棣之后,神情肃然,目视前方。</p>
“吉时已到!”</p>
这时,礼部尚书忽然就是唱和了一声。</p>
随着这一道声音响起,只见那东边一轮火红的旭日,陡然就从地平线下面跳了出来。那清晨的一缕金色的眼光,直接就映照在了祭坛的塔尖上,把朱棣一身的龙袍照耀的更是金光闪闪,夺人眼目......</p>
泰山是一座孤峰,站在这一座孤峰的山顶上,四方的云海翻腾,天地的大气象浑然出现在你的胸中,过往的一切历历在目,这个民族所经受的一切,那些既往的魂灵肃穆注视,这天下的百姓好似都出现在了你的心中一样。</p>
百世荣光,不过如此!</p>
朱棣身上的金龙被这阳光照耀着,就像是要从朱棣身上飞出来一样,远远的看过去,朱棣整个人充满了威严的气势,那一身的帝王气势,顿时笼罩了整个泰山之巅!即便是坛下的那些使臣,此时也是不敢直视朱棣,下意识的就弯曲了背脊,低下头来。</p>
而朱棣,此时手持着三炷香,置于自己额前,身体微微的前倾,做出祭天的姿态。</p>
同时,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打开预备好的封禅文书,开始吟诵:“大明皇帝受王命于天,宣告世间太平,今,于泰山之巅,告于天地,大明太子朱棣,登基称帝,为大明二世皇帝,建元炎黄,开大明万世太平,为千万苍生祈福......”</p>
洋洋洒洒,杨士奇千余字的封禅词,就这么被礼部尚书不紧不慢的吟诵着。</p>
自古,这泰山封禅都是一件耗费国力,费时费力的事情,要是按照史书典籍之中记载下来的周朝礼制进行,恐怕就算是把整整一天的时间都耗在这里也是不够的!</p>
所以,打从开始的时候,朱棣就尽可能的削减了这些冗余的规矩,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朱棣知道,这所谓的泰山封禅,最重要的还是一种形式,一种搞得大明的皇帝是受命于天的精神信仰。他最重要的作品还是臣服万民,稳固统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