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棣知道倪金也是为自己考虑,点点头,笑着说道:“放心吧,朕既然是以试点的方式进行,而非一拍脑门就直接全国通行,就是担心会出现水土不服的事情。”</p>
“所以,我们也不必先想的过于遥远,就先将第一期少年班做好再说。”</p>
倪金闻言,知道朱棣心中有度,便放心了下来。</p>
他看向朱棣,说道:“那陛下,少年班的人选,该怎么选择?”</p>
朱棣手指轻轻磕了一下茶杯,只听得一道清脆的声音,缓缓响起,他说道:“大明少年班的培养目标很明显,它就是为大明培养官员的,甚至是能够接替你们位置的新一代官员。”</p>
“所以,他们有两个条件都必须达到才可以。”</p>
“那两个条件?”倪金问道。</p>
朱棣说道:“第一,必须北京清白,必须对朝廷忠诚,爱国之心必须强烈,此为第一,也书最重要的条件!”</p>
大明少年班,势必会投入朝廷许多的心血和财力物力人力,朱棣可不想到头来,花费了这么多心思,结果培养出了白眼狼来。</p>
所以忠君爱国,这是第一个必要条件。</p>
在其他方面可以欠缺,但这最基本的思想观念,还是要有的。</p>
倪金和赵俊都很明白朱棣的担忧,所以两人直接点头,这也是他们之前就想到的。</p>
“而第二个条件。”</p>
朱棣目光转动了一下,说道:“那就是学习能力了,自身素质,聪慧水准,朕不要求他们都是神童,但至少足够聪明,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毕竟以后的大明,朕还要交付到他们的手上呢!”</p>
其实,朱棣的要求并不算高。</p>
他不要求人人都如同海瑞那样,在小小年龄就有这样的潜质,但至少,也要比普通人稍微强那么一些。</p>
倪金与赵俊听到了朱棣的话之后,两人对视了一眼,转而倪金不由得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道:“陛下的条件臣明白了,可这……似乎难度不高,我大明数千万人,相信附和条件的人不在少数,可一个少年班又能有多少人?所以,还是不容易选。”</p>
朱棣笑了笑,说道:“这个简单。”</p>
“恩?”倪金和赵俊连忙看向朱棣。</p>
朱棣笑着说道:“朕不是已然在整个大明推行义务教育了吗?那么就在各个学堂之中,抽选十到十二岁的孩子,然后选择在各个学堂分别排名前三的人。”</p>
“你们根据我们的培养方向,开出一个适合他们的试卷,之后以州城为单位,进行统一考试,最后选出每个州排名前十的人,晋级之后,就可以来到京都,参加最终的考试!”</p>
“这样的话,抵达京都的学子,也就是一百多人而已,这一百多人,我们再进行一次笔试和面试,确定自身的能力与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然后综合评分,最后选取前三十人,入选第一批的大明少年班。”</p>
倪金和赵俊闻言,双眼都是一亮。</p>
倪金连忙说道:“好办法!这样的话,便可以在全大明范围内招收学子了,既能不错过任何有潜力的人,同时也能够精准我们需要的人!”</p>
“而能够在这么多人杀出来的人,绝对足够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