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廷议(1 / 1)

“如此一来,倒是要有劳先生了。”项梁呵呵笑着。“为将军效劳,理所应当。”范增此时嘴唇亦是微微翘起。“老朽以为,这找回楚王后裔之后,便立号为楚怀王,怀王当年被秦国冤死,若是能再用此名号,必定能极大激起楚人心中愤慨,如此一来,不论是反秦的声势还是力量,都将壮大许多。”“就依先生所言。”项梁略微思忖,亦是觉得范增这个主意甚妙,旋即答应下来。“老朽在离开的这段时间,将军不必再向外攻城拓地,只需要日夜操练兵马,如此一来,也好为日后反秦积蓄更加庞大的力量。”“陈胜一败,到时候诸侯必定皆对秦军心生恐惧,必定生出同仇敌忾,联手应秦之心,将军奉楚王后裔为王,登高一呼,必然天下景从,将军再顺势灭秦,则大势定矣。”三言两语之间,范增便已然为项梁谋划好了今后的方略。项梁听后,亦是哈哈大笑。按照这般谋划,少则两三年,多则七八年,这天下便已然见了分晓。………………而此时,在咸阳的朝堂廷议上,众臣见礼完毕。作为博士的淳于越便率先跳了出来,洋洋洒洒说了千余言,其核心便是要求扶苏复行分封制,大肆封王。只有如此,大秦的江山社稷才能够稳固。否则,灭亡便是旦夕之间的事情,那山东各地的叛军来犯便是明证。而扶苏倘若封王,那些叛军则是立即土消瓦解,定会卸甲归降……扶苏坐在王位上,看着淳于越,心中颇为不悦。只不过脸上还是表现如常,并未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这些话,换个三岁小孩,说不定还真相信了,可是扶苏,半个字都不信。指望着那些叛军主动归降,扶苏觉得母猪上树都比这个容易。或许也可以真的归降,无他,学后世的挫宋,割让利益和土地,也的的确确可以令这些叛军归降。只不过,到时候这些叛军复起反叛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了。淳于越刚刚说完,顿时,接二连三的不断有人跳出来附和淳于越的话语,扶苏扫了几眼,其中很多都与淳于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此时,朝堂却是并未有人站出来反驳。扶苏明白,这是李斯将朝中这部分人给按住了,一直以来,李斯便是朝中最为坚定的郡县制维护者。在嬴政的时候,因为分封制和郡县制,二者之间爆发过无数次的争论。而那些郡县制的支持者则是纷纷汇聚到了李斯门下,与分封制的拥护者泾渭分明。二者时常吵得不可开交。就连当初的焚书,也是因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引起来的。蒙恬蒙毅自是发觉了朝堂上的变化,对于如此情景,他们兄弟二人早就知道了,也就此事通过气了。老实说,他们二人并不赞成扶苏这项决定。可是,扶苏却是就此事给出了十分充足的理由,先向山东各地的叛军展示力量,然后再表示无意山东各地的土地,将拳头收回来。如此一来,山东各地的叛军对秦自然是心生顾忌,不会联合起来,一同攻秦。之后,山东各地的叛军必然是狗咬狗,一嘴毛。而此时秦国则是推行变法,不断增进实力。待双方实力发生扭转之后,便是秦国东出之时。这样的谋划,实施过程中,自然是要舍弃诸多东西,就比如所谓的占据山东各地的大义名分,实际上也无所谓什么大义名分,毕竟,那些起兵的叛军,大半都是山东各国的旧贵族。他们的名义就是复国,就是收复被秦国占据侵略的土地。从起义的一开始,就已然是六国余孽反扑的一场战争。即便是作为农民领袖的陈胜,所用的旗号也是复国,在陈县,所定的国号乃是张楚,何意?张大楚国。这样的一场农民起义与之后的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实际上是有着极大的区别。在这样的一个起义的过程中,农民应该来说属于被裹挟的一部分,真正起义的主力和领导者是那些被亡国灭家的六国旧贵族。准确来说,这就是残存的六国贵族的一次反扑,而并非之后朝代的中央军与地方起义军之间的对立关系。而这样的本质,已然决定了所谓的皇帝号,存在只会为秦国带来更大的祸端。毕竟,山东各地的旧贵族,可不愿意看到秦廷凌驾于自己之上,哪怕是名义上的都不行。对于这些,或许起先之时,蒙恬也未曾想的这么深刻,可是山东各地的叛军情报不断传入府中,蒙恬渐渐有些明白扶苏的用意。可蒙恬心里的那一关却依旧过不了,与蒙恬而言,“皇帝”这个尊号是当年始皇帝嬴政亲自定下来的,后世继位的便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于千秋万代。这其中所蕴藏的乃是先帝对于这个大秦帝国美好的希冀,可是这才二世,甚至扶苏继位才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称号便要宣告结束了!蒙恬最后选择了默许。扶苏坐在上首,见下面的情形也快差不多了,旋即便欲令人宣读诏书,而此时,李斯慢慢的挪了出来。扶苏眉头微皱,眼神一凝,他有些不明白李斯这时候站出来是什么意思。只不过,既然李斯站出来,那扶苏自然需要给李斯这个面子,要先听听李斯要说些什么。“今山东各地叛乱四起,聚兵杀官造反,百姓流离失所,老臣以为淳于越博士所言还算是有几分道理。”朝中不少大臣一听皆是瞪大的眼珠,都以为前面那个说话的人不是李斯,要知道李斯和淳于越素来不对付,能如此,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且臣以为,陛下当去除皇帝尊号,改封为王,以期天下刀兵消弭,百姓不再受刀兵之苦。”扶苏此时心神震动,本来他自己打算抗下这件事,可却没想到,李斯居然主动站出来替他抗下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