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生可算是把竞技台钓的规律彻底领悟透彻了,跟孙奕闲聊寥寥几句话的功夫,就将所有核心的要点给概括出来,不过看孙奕一脸茫然的样子,很明显,小丫头的理解能力有限,并没有彻底听懂。
中场休息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张扬跟黄征换了钓位之后重新进入战斗状态,裁判员一声令下,下半节比赛开始!
上半场双方都遇到了瓜子鲫的鱼群进窝,打浮上鱼效率那叫一个夸张,为了应对下半场可能的小型鱼,张扬跟黄征都很老道的换上了浓腥的饵料。
开钓第一杆,双钩拉两颗饵料,连修整都不修,直接抛竿入水,鱼群只要没走的情况下,能抢多快就抢多快。
不过想法是好的,但是客观的鱼情变化,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哥俩抛竿入水,双目死死的盯着浮漂上的动作,生怕有鱼给口一不留神给漏下了失了先机。
但是实际情况呢?浮漂正常翻身,正常行程,一直到了钓目,依然没有鱼吃饵,等钓组再往下一点,双钩饵料直接把钓目给拉到了水下不得不提竿的时候,依然没有鱼吃饵。
第一杆开门炮就放臭了,张扬心里咯噔一下子。
不应该啊,小鲫瓜子鱼群密度那么大,怎么没口了?难道是饵料太重,鱼接口追不上?
带着怀疑,张扬下一杆拉饵的时候,有意识的控制手中的操作角度跟力度,让双钩上的饵团,明显小了一号。
再次抛竿入水,张扬整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浮漂上。
因为双钩饵料个头小了许多,这次浮漂翻身行程的速度,明显比上一杆要慢了半拍,但是结果跟上一杆一模一样。
依然没口!
这下张扬心里就有了判断,怕啥来啥,中场休息开着打氧机搅和,把瓜子鲫的鱼群给搅和跑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张扬,果断从钓位上起身,将手里这套打浮钓快鱼的鱼竿钓组放到了身后竿包上,同时将另一根备用的杆子抓到了手里,很快调整比赛战术跟做钓思路。
上半场鲫瓜子鱼群在的话,打浮钓快鱼效率最高,如果鱼群不在周围,短短十五分钟的比赛,再想打浮几乎就是天方夜谭了,老老实实的钓底或者离底的行程,多拐几条半大的老滑鱼进护才是明智的选择。
只见张扬身手麻利的更换好了备用杆,毫不犹豫把浓腥的拉饵放到了一侧,从食盒当中取出了上半场用的饵料,随后指尖微微一抖分开子线,双钩往上一拉,两团半截小拇指指肚大小的拉饵就挂到了鱼钩上,手腕一抖,钓组翩翩然的入水。
这一副钓组,就是张扬昨天比赛结束之后特意去外面野河里测试调整好的钓组,浮漂吃铅量明显比正常用的要大一些,钓浮入水到大线绷直翻身的时间明显要短一些。
在浮漂翻身之后,子线二次下摆的时候,这才感觉下降的速度因为水体阻力而变慢。
对张扬来说,这其中的时间差,张扬个人感知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对外人来说的话,这点时间差距,就不是太敏感了。
毕竟每个人用的浮漂性能不一样,调钓也有所区别,除非同时抛竿同时观察有哦意识的横向对比,要不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其中的差异。
在浮漂正常到了离底七八公分左右位置的时候,张扬故技重施,再次挑动竿尖,让饵料在水下散落,短暂停留之后,提竿抖落饵料,继续下一杆。
鲫瓜子鱼群走了,主攻中下层老滑鱼的话,少量的做窝是必备的,这个过程张扬前面几节比赛里早已经摸透了规律,执行起来非常果断干脆。
相比之下,隔壁的黄征,在同样抛了几杆发现没口之后,反应就有点犹豫了。
上半截比赛,落后张扬四条鱼,下半场开钓结果鲫瓜子鱼群被打氧机搅和的没口了。该咋办?
是赌一把,抽几杆试试鱼能不能回来?
还是务实一点,老老实实恢复成钓底跟离底的接口?
黄征有点矛盾。
实际上也不是黄征性格上存在矛盾,主要是落后的四条鱼,给黄征做决策造成了很严重的干扰。
张扬这边有四条鱼的优势,那在战术上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说白了就算自己决策失误了,还有四条鱼的容错率空间。
而黄征呢?跟张扬一比一的发挥,已经无法完成四条鱼的逆袭了,只能铤而走险,去做收益率更高的战术决策。
老话说,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这是不可避免的。
黄征之所以表现的有点犹豫,就是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才拿不定主意。
黄征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了张扬起身更换了备用钓竿知道张扬调整战术开始钓底了,短暂犹豫过后,黄征一咬牙,选择了继续打浮钓鲫鱼。
同样钓底的话,张扬逮口抓双尾的技术非常强,黄征无法取得优势,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万一运气好把周围的小鲫鱼鱼群给诱回来了,可就彻底反败为胜了。
结合以上的考量,在开钓不到两分钟的功夫里,张扬跟黄征的钓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台上钓手的变化,在高清镜头的加持下,清晰的呈现在了台下解说席以及直播间当中。
孙奕忍不住说道:“于老师快看,场上的张扬老师跟黄征老师,两个人好像对比赛的战术,有了完全不同的安排!”
于文生点点头:“确实,小孙你观察的挺仔细的,张扬这边只是试钓了两杆的功夫,就立马起身更换了备用的钓竿。
而黄征,刚才微微侧目,肯定是注意到了这一个细节,但是他并没有跟着做调整,还是在快速的抛竿做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