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裹挟民意(2 / 2)

按功封赏,升杜修明为小旗,赏银五百两,真到手顶多就是一百两,剩下的是用酒、布匹、粮食折给他,而杜安边没多大功劳,赏银而已。当然,在俞谏的特意照顾之下,杜修明能得的好处,还会更多,但谈不上多惊喜。</p>

可等俞谏出京走了二里地的时候,却有太监追了上来,将一封密信交给俞谏,又拿出了内阁刚批的文。</p>

文上有言:布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杜安边、杜修明父子为朝廷效命,杀敌报国,颇有功劳。念其父子二人相依为靠,特免杜安边之军役,以从六品忠武校尉、百户致仕,杜修明继父业为冠带总旗,准入京武举。</p>

这意思就是,杜安边升官退休,杜修明子承父业。原来杜安边是总旗,并没有品级,故而升为百户,也只是从六品,但却授了忠武校尉。这忠武校尉乃是散官,只是一个名号而已,相当于授勋,没什么实际好处。</p>

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挂在门牌上,代代传下去,炫耀好几代人,直到哪个不争气的子孙,将这个拿去当铺换几斗米回来。就算如此,这散官也是多少底层军官梦寐以求的东西。</p>

杜安边得了这个之后,拿着从六品的俸禄,安心在家养老,再不用受南征北战的苦了。而杜修明则是直接子承父业,成为冠带总旗。等于就是说,杜修明的那些功劳,换到了杜安边的头上。</p>

可什么又是冠带总旗呢?</p>

明朝有个罪,叫冠带闲住,意思就是保留品级,剥去实权,在家呆着。故而这冠带总旗,也仅仅是升为总旗,手底下并没有兵。要等武举之后,再授实权。</p>

要真说起来,这些封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杜家是风风光光了,可就算是小小一个县衙里的主事,也不一定看得上。但俞谏知道,封赏虽小,但来头可不小。</p>

这个文书,可是内阁拟文、大内批红的,正儿八经得算圣旨级别,可不是兵部自己下的那种文。而且是追着送过来的,还将一个“布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的话扣在杜家父子头上,这背后的意思,可绝不简单。</p>

就算没有这些事情,俞谏也会回护杜修明,有了这个之后,他更是不容别人动杜修明一根汗毛了。莫胜平问来问去,他故意闭口不说,他还要留着给杜修明惊喜呢。</p>

这一边,俞谏派出手下,继续在暗中查陷害杜修明的人。而在那边,停堂之后,杜修明与杜安边并未回。莫胜平听了手底下人的提醒,知道杜修明来头不小,便安排了一间厢房给爷俩住着。</p>

在这房中,杜安边叹了口气道:“唉,修明,大堂之上,事情变得比较急,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让他们去查那个毒,这其实是下策。贩卖人口的那点事,已经过去了,再被咱们搅起来,这可得罪不少人。”</p>

杜修明给倒了一杯水,回到:“我也没想到,俞谏能亲自过来审案子,更没想到那贾永良能帮我一把,不然那些仵作什么的,都会做于我们不利的假证。到时候,咱们只能在大堂上吃些板子,然后抵赖撒泼,让他们去怀柔查。”</p>

“免了一顿板子,还不错。修明,你还是十分得军门的心啊,你看在大堂上,他处处都在回护你。”</p>

“经此一事,我要报答的人太多了。”杜修明叹了口气,想着自己欠下了这么多人情债,将来该怎么还。但那些事情都很远,眼下要紧的,还是处理这个案子,杜修明开口道:“爹,怀柔那边,他们查不到毒,只能在朱家查出来一些兵甲,只要朱家完蛋了,贾家这边自然好说。”</p>

杜安边点了点头,放心下去了。在这里等了两天,莫胜平那边还没升堂的消息,可州府门外,却聚集了一群人过来。有百姓,也有书生打扮的士人,州府大堂门前,乱成了一锅粥。</p>

百姓与士子奋臂呼喊道:“军户经商毒死百姓,官官相护,天理不容!我等要为贾家伸冤,请知州大人速速升堂审案,查出真相,否则我等将这案子,告去京师!”</p>

“草菅人命,天理难容!”</p>

州府之内,莫胜平听到消息,惊慌失措,忙是让底下人来安抚百姓,说什么派去怀柔查案的人还未回来,不能提审。可这一安抚,更是火上浇油。这些百姓都是那些大户人家怕查到当年贩卖人口的事情,故意推着他们来的,而这些书生,则是被朱一平忽悠过来的。今日这事,不出个结果,他们绝不会走的。</p>

莫胜平见民怨沸腾,只好派人通报俞谏,没想到俞谏却反而高兴起来,笑道:“呦,百姓终于来了,那就升堂吧!”</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