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众所周知,杜大人虽然声称文武双全,但别的不会,就只有无中生有、化腐朽为神奇这种赚钱的本事,乃是天下无敌、冠绝朝中文武两班。</p>
杜修明说有钱,那就肯定有钱赚。这下子,那些皮笑肉不笑的脸上,总算是多了一丝装出来的崇敬,笑道:“杜大人有范蠡之才,我等都是知道的。方才那些议论,不过是我等玩笑一二,还望大人勿罪。”</p>
只见杜修明微微沉吟片刻,道:“正六品的主事,一月禄米不过十石,往往你们只能拿到六成,其余四石折为绢布、宝钞之类。这么算来,维持官员体面,已是远远不够,更不用说要养下人、雇车马、交游之类的了。”</p>
这句话倒是说出了明朝官员的窘境,一月十石米,其中六石米折算为每石米七钱银子发放,也就是四两二钱银。剩下的四石,朝廷官仓里剩些什么,就折算成什么。若是稍微换算一下,也就是月薪三千块左右。</p>
即便如此,还没有餐补、交通补、话费补,更没有五险一金。生老病死,全是自己去料理。如此低的待遇,也就怪不得从科场到官场,都早已默认捞钱是为官之必要。这杜修明改变不了,但他却能改良一些东西。</p>
譬如刑部,就可以赚点外快,用来提高待遇。杜修明看向众人道:“身为浙江清吏司主事,你们可知道浙江有些什么特产么?”</p>
“龙井茶,火腿,黄酒……”</p>
“呵呵,不止吃的,还有人啊。”杜修明提醒道。</p>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历来就是出美女的地方。可是……这能赚什么钱呢?杜大人,我等不明白啊。”</p>
“唉!你们啊,书读得好,读死书了。”杜修明摇了摇头道:“绍兴师爷,也是特产嘛。不仅有师爷,还有讼师。普天之下,只要有打官司,就必有讼师。可这些讼师,往往良莠不齐,有不少只认钱,不认法的人。”</p>
“不错,故而民间称这些人为讼棍,朝廷也严禁读书人片纸入公门。一旦发现,可是革去功名的大罪。”底下的这些主事,纷纷点头,可仍旧疑惑不已。这些民间的讼棍身上,又有什么油水可榨呢?</p>
“有这些讼棍在,大明律法,便是他们生钱的聚宝盆。上欺弄朝廷,下鱼肉百姓,这些讼棍搅得乌烟瘴气。诸公既然明知这些,为何不见有所举动?”杜修明扫过底下的人道。</p>
“杜大人,不是我们不想有所改变。我等实在是不知如何办,而且鞭长莫及,法不责众,我等知道,也无法可施啊。”</p>
“本官这里,就替你们想了办法。不仅能改良一丝风气,更能为刑部多出一笔收入,倒是可给诸位分了。”</p>
“什么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