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明朝当朱标 ”查找最新章节!
凤阳府。
踏上凤阳地界,朱标最先想到那首花鼓词,老朱为这个可背了不少的锅。
原词是:
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经过改写,就成了: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它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赵翼写的《陔余丛考》。
清中后期,是清朝迅速走下坡路的时期。天灾加上人祸,让凤阳地区也由兴盛转衰,
这句十年倒有九年荒并不是明朝洪武时期的历史故事,而是乾隆年间的真实写照。
只不过,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因为朝廷严密的管制,那些灾民们不敢直接去吐槽大清朝廷。
文人就拿凤阳历史上的最有影响力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来指桑骂槐。
但经过这样改变,这首凤阳花鼓的歌谣更加出名,开始流传下来。
听到的那个版本,其实是在凤阳府外面的人唱的。
很有可能是出去逃荒的那些人,也可能是凤阳出去的军户。
因为洪武年间,没有哪个凤阳人敢公开用鼓词里直接称呼老朱为“朱皇帝”。
他们也不会。
凤阳在洪武年之后也不是真的十年九荒,明显是夸张或反讽的用法。
凤阳原本就是个好地方,又出了大明开国皇帝老朱,按道理应该更好才对。
老朱其实祖居在江苏省的沛县,与汉高祖刘邦还可以算是老乡。
后来,他的其祖上又迁居句容、泗州,他父亲这一代才颠沛流离到了濠洲钟离。
公元1328年,老朱出生在钟离之东乡,不久,他全家又迁到西乡,就是凤阳县太平乡。
他在凤阳渡过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对凤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刚开始定都时,老朱告诉朱标,在他心目中,南京并非理想的国都所在。
只是宋朝的开封因为战争后残破,元廷的大都,离中原也太远。
他觉得,凤阳才是合适的建都之所。
朱标和马皇后他们一直劝阻之后,老朱才放弃,不过他故乡情节没有改,对凤阳的政策十分的好。
先给改名字。
凤与龙都是是皇家专用,老朱告诉朱标,他把凤阳看作风水宝地,自然要取个吉祥又高贵的名字。
凤阳府如今设立,下辖9州18县,地域广大,又效仿汉高祖刘邦当年的做法,永远免除了凤阳的税赋徭役。
当年拒绝帮他埋葬父母的刘德,出于对凤阳老家的热爱,以德报怨,赐给刘德这个田地三十倾,免除徭役十年。
朱标为了这事,一直告诉他不要这样,他不仅仅是凤阳人的皇帝,他是整个大明的皇帝。
老朱就是不听,朱标还怼过他几次,他依然从山西、苏、杭等地移民凤阳,召集各地的人力修建中都。
只要移民,奖励二十两作为安家费,提供耕牛、粮种、住房的问题,部分人还非常乐意。毕竟那里免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