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明朝当朱标 ”查找最新章节!
“儿臣遵旨。”朱标点头,那就把海务局招人在扩大些,能够训练的,都训练下。
三日后,海务局扩招水手的公文贴了出去。
水陆两军学校是专门为朝廷培养人才的,但这些水手,朱标还是放在了海务局下面。
往后大航海开始,海务局就能发挥它的作用。
此时,朱标坐在海务局办事衙门里,听着三宝的汇报。
“截止现在,除了南直隶的报名人数有一千三百人,还有不少北方报名的,已经快马各地知府去统计招收人数,按照爷的要求在做。”
朱标皱了皱眉头,徐达攻打倭寇,胜利指日可待。那些送回来的俘虏已经在各地修路,被官差监管看押着。
如今国库还算充盈,淮西武将不少都被老朱安排练兵去了,高丽和安南众国的事情。并不能影响开启大航海的目的。
训练水手刻不容缓,对于海洋知识的普及,也是重中之重。但他需要的除了水手,还有其他的人。
看到朱标不说话,三宝也能读懂朱标的心思:“爷,是不是还需要些什么,您吩咐,奴婢去做。”
“孤需要几百老妪和懂药理的接生婆,以及会编制缝补,会做饭洗衣,会腌菜种菜的,尽量找丑一点的,身体粗壮的。”朱标把自己先想到的吩咐三宝记下。
这要求可真怪,但三宝历来都是朱标吩咐,他就去做,也不多嘴多舌。
朱标看他不解,便主动和他解释了自己找老妪和会接生的婆子的原因。
接生婆知道一些基本药理。海上的船员们出现疾病症状时,她们能够给船员们抓药,缓解他们的症状,简单的抓药,她们是能够做好的。
一旦出了海,一群大老爷们粗手粗脚惯了,缝补衣服就是一项大量的工程。
如今的衣服不结实,稍微磨损记下,就非常容易破。带上老妪和接生婆就可以在衣服破的时候让他们缝补衣服。
至于为什么不带男大夫,是因为男大夫除了抓药,不会洗衣服做饭,不会缝补衣服。
带上出海的,一定要每个人都是全能。会的太少,带的人太多的话,那就会负担过量。一定要精简在精简。
不带年轻的女子,这是朱标对三宝的硬性要求,都要找年龄偏大的。
年轻女子不适抛头露面,另一个方面也是防止手下的士兵和水手船院做出见色忘义的举动。
要是为了争女人,在茫茫大海上产生矛盾,大打出手,影响团结稳定不说,还容易挑起男子好斗。
这些接生婆和老妪会做饭会缝补衣服,到了有些没开化,不懂医术的地方,可以很好的去宣扬医术和药理,给女子瞧病。
这样算下来,带女子要比男子方便多了。
不然会做饭的男厨子,会治病的男大夫……这样就得带好多人,大大加重负荷量。
朱标随后又提了很多怪怪的要求,要各地官员都去百姓家里购买收集晒制大豆,把它们集中储存起来。
对于大豆,朱标有着自己专门的想法。如果开始大航海,好几个月都可能靠不了岸,新鲜蔬菜也不可能放这么久,大豆就是最有效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