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阮大铖傍上崔呈秀(1 / 1)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2046 字 2023-01-11

魏大中要去做什么,阮大铖的心里面多少有一些想法。这个人既然想刷声望,自然就要把事情传扬出去,让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让更多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如果一直都是悄无声息的,外面没人知道他在做什么,那他岂不是白做了?何况他也要寻求更多人的支持,让他接下来的行动更加的有说服力。不过在阮大铖看来,这些全都是在做无用功。一方面,那些人未必会用力。即便是答应了魏大中,也不过是在虚以委蛇,真到了关键时刻根本就指望不上。另外一方面,阮大铖也不会让魏大中那么做。四下转了转,阮大铖在街上买了几个包子一边走一边吃。对于阮大铖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这样的行为还是挺招人眼的,不过阮大铖也不在意。吃过了包子之后,找了一个茶摊喝了一碗茶水,阮大铖才感觉舒服了不少。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到了下衙的时候。阮大铖站起身子,朝着街角走了过去。随后转过两条街,便来到了一座府邸的面前。门口站着门子,阮大铖却没有走上去。阮大铖心里面很清楚,这种高官衙门,自己上去报名字,人家也不一定会为自己通传。即便是给了银钱,说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阮大铖可没有时间等,就站在原地静静的等着,不靠近,也不远离。高门大户的门子向阮大铖这边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就想过来把他赶走。原因也很简单,每日到这里来凑热闹的人不少,他们趁着下衙老爷回家的时候,上来结交攀附一番。这对于门子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首先,下衙老爷见不见你不知道,你今儿找了老爷,说不定门子就得吃瓜落。其次,你居然不从正门拜访,不给门子钱,这是绝对不能够让人忍受的。不过在这个时候,不远处驶来了一辆马车。门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容,愤怒地看了看阮大铖一眼,还是赶忙朝着马车迎了上去。同时,门子对同伴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将眼前的试图阿谀奉承的家伙赶走。见有门子走了过来,阮大铖也不以为意。马车此时已经停了下来,车帘被挑开,下马的墩子也已经安放好了。一个身穿官服的男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到家了心情似乎不错,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见到这人之后,阮大铖大声的说道:“首善书院阮大铖,求见崔大人。“正走向阮大铖的门子此时脸色大变,连忙几步跑上来,伸手就要推阮大铖。见到这一幕之后,阮大铖也没有动,只是静静的站在原地等待着。他脸上的表情很平和,没有焦急,也没有愤怒,甚至对门子的行为都没有露出被羞辱的神色。“回来。”下了马车的崔大人沉着脸叫了一声。门子听了这话之后,身子像被定住了一样,随后有些尴尬地退到了一边。他的脸上全都是羞怒的神色,显然在为没能够拦住阮大铖感到懊恼。崔呈秀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阮大铖,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他迈着步伐走到阮大铖的身边,轻笑着说道:“可是首善书院?”“正是首善书院。”阮大铖连忙躬身说道:“首善书院阮大铖,见过崔大人。”“如此,进府来说吧。”崔呈秀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下人不懂礼数,不要见笑。”“崔大人客气了,是阮某不懂礼数,冒昧来访。实在是事情紧急才出此下策,惊扰了大人,阮某在此给大人赔罪了。”阮大铖语气恭敬的说道。“客气了,客气了。”崔呈秀笑着说道:“里面请。”“那阮某就愧受了。”阮大铖连忙说道。两人一边往里走,阮大铖一边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大银锭子,笑着走到门子的身边,亲手将银锭子递给他说道:“刚刚多有得罪,连累你们受罚,这一些银子权当赔礼。”阮大铖的态度很和善,笑得也非常的温和。他转头对崔呈秀说道:“崔大人,全都是阮某的过错,还请崔大人不要惩罚他们。”“这是说的哪里话?见外了,见外了。”崔呈秀点了点头,见到门子看着自己,便笑着说道:“既然是客人赏下来的,你们就收了吧。”“谢大人。”门子连忙说道,并转头看向阮大铖行礼道:“多谢贵客赏。”此时,门子脸上的羞怒便不见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周围几个门子表情也缓和了下来。显然阮大铖的这一手还是颇有成效的。崔呈秀看着阮大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原本下衙之后的疲惫此时也已一扫而空。正所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自己担心什么就来什么,看来是自己的运气来了,接下来必然是官运亨通。两人笑着往里面走,很快就一起来到了书房。各自坐下之后,茶水也被下人送了上来。等到人退出去之后,崔呈秀说道:“不知你要见本官所为何事?”阮大铖笑着说道:“在下阮大铖,南直隶人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在崔大人面前也算得上是后学末进。今日到这里来,是有一些事情要和崔大人说。”“原来是阮贤弟,”崔呈秀连忙笑着说道:“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见崔呈秀改变了称呼,阮大铖心里欣慰。自己果然没有想错。于是阮大铖说道:“在说事情之前,在下有一件事情要请教崔大人。”“但说无妨。”崔呈秀点了点头说道。“朝廷可是要在京城改建皇家书院?”阮大铖直接问道。“确有此事。”崔呈秀也没隐瞒,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不住。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崔呈秀似笑非笑的说道:“阮贤弟今日到这里来,可是和这件事情有关系?”“确有关系。”阮大铖点了点头说道:“阮某这些年在官场上并无建树,不过与文人士子多有往来。平日里边听他们讲学,所以对此了解比较多。”“这么久以来,阮某发现这些人所讲之学皆为一家一户之言,打着的是圣人的旗号,可是树立的全是门户之见。在读书之时,便已有了门户之间;入朝为官,便为同乡同党。此为朝中党争之祸始。”“阮某虽痛心疾首,奈何位卑言轻,虽然是心有不甘,但力有不逮。原本听说朝中成立了皇家书院,阮某心中大喜,觉得圣人之道有了正本清源之时机、有了回归正统之希望,能摒弃异端邪说,将那些有私心之辈全部摒弃在教学之外。如此一来,天下士子人心安定,则大明中兴有望。”崔呈秀看这阮大铖,听着他的话,态度十分的认真,不时还赞同的点了点头。当然,崔呈秀知道这不是阮大铖的心里话,也知道这些话只是说出来听一听。不过崔呈秀明白,这无非就是阮大铖在向自己表忠心。对自己来说,这比其他什么都重要。阮大铖见崔呈秀的样子,便知道自己没有赌错,于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可谁能够想到,皇家书院成立之后便没有了生机。”“在下心中失望至极。原本阮某已经准备回江南了,毕竟再在京城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可是谁能够想到此时峰回路转,崔大人在朝堂上的言论有如醍醐灌顶、破开迷雾,又得陛下信任主持书院改革之事,阮某心中已然是重燃希望。“既如此,阮某自然想为大人出一份力、为朝廷出一份力!今日到这里来拜访,实在是有一些唐突。但是阮某心中激荡,还不得马上见到崔大人,向崔大人袒露胸怀,在崔大人面前效犬马之力。”这就是要投靠自己了。崔呈秀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如此深明大义,也有远见卓识,当真是朝廷少有的才俊。像你这样的才俊蹉跎于市井之间,实在是朝廷的损失。这一次你如果能够立下功劳,本官定然会像朝廷保举于你。“那在下就多谢崔大人提拔了。”阮大铖连忙说道。两个人此时算是达成了协议。阮大铖帮着崔呈秀把事情办好、把事情办的漂亮。在事成之后,崔呈秀就向朝廷保举阮大铖。只不过即便如此,两人心中也是各有盘算。崔呈秀要占据更多的功劳,对阮大铖无非就是利用而已。何况现在他也不信任阮大铖,要观其言、查其行,再确定他是不是可以为自己所用。至于阮大铖,把这次的事情当成了进身之阶,原本他依附于东林党,甚至在致方从哲倒台的过程当中出了很大的力气。原本以为机会来了,很快就会飞黄腾达,可事实却与他想象的不一样。当今陛下登基之后。东林党在朝中的实力被一扫而空。那些能够帮助阮大铖的人基本上是死的死、伤的伤、发配的被发配。剩下的韩爌、孙承宗等人,阮大铖又说不上话。现在韩爌又转而去支持了荀子,已经算得上自成一派了。阮大铖自然就没有了门路,所以才会跑到京城来。在京城摸索一番之后,阮大铖便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崔呈秀。要知道,在最近的朝堂之上,除了武将之外,文官之中进阶比较快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一个是冯从吾,那是韩爌的人。另外就是通政司的那几个。可是这些人阮大铖都搭不上话。有一个人引起了阮大铖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崔呈秀。原本只是普通御史,现在却已经坐到了右副都御史的位子,升迁速度可以说是瞠目结舌,绝对是可以依靠的人物。同时外面有很多传言,崔呈秀和东厂的魏忠贤勾搭成奸。当然,这是外面的说法。在阮大铖看来,这就证明崔呈秀属于独立于朝堂之外的另一派,既不属于韩爌、孙承宗,也不属于徐光启,而是自成一派。至于他身后的人,那应该就是东厂的魏忠贤了。从朝堂上如今的格局来看,崔呈秀的势力很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比起其他的几位大佬,根本就上不到台面。但是崔呈秀能够升迁得这么快,必然有其原因。有可能是魏忠贤出了力,也有可能是陛下看中。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可以搭上的台阶,只要自己搭上了崔呈秀,就能够有了进身之阶。只要走入官场,阮大铖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必然前途无量。原本他还一直在琢磨该怎么做。随着改革书院的消息传了出来,阮大铖第一时间就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崔呈秀接纳自己的机会。自己也找到了进身的阶梯。如果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得漂亮,名声吵起来,甚至能够引起陛下的注意。损伤的无非就是一些名声罢了,阮大铖也不太在意。何况名声这种东西,这边损失了也可以在那边找补回来,根本就不会亏损太多。等到皇家书院改革完成,自己就是倡导书院改革的先驱。那些原本应该在书院之中读书的弟子必然会拥护自己,这是从他们出生就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自己面子里子全都赚回来了。像魏大中之流,正好可以用作自己的投名状。两人各怀鬼胎的对视了一眼,都笑了笑。阮大铖喝了一口茶水说道:“阮某如此急切,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诉崔大人。”“是什么事情?”崔呈秀连忙问道。“自从朝廷要改革书院的事情传递出来之后,就已经有人猜到要从首善书院开始,现在别有用心之人已经开始在谋划反对了。”“他们要聚集人手表示自己不同意,不接受朝廷的改革,也不会出让土地,同时反对朝廷改革书院,还要把事情闹大,让所有的读书人全部加入进来。”“如此一来,朝廷必然会投鼠忌器,取消这样的改革。”阮大铖沉着脸说道:“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阮某坐不住了。”“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罔顾朝堂大局,实在是国之耻辱!误国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