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情报帝国、报纸的力量(2 / 2)

万历二十三年五月一日,黄来福在五寨堡到宁武关的水泥路上设收费局,对来往的商人车马收取通行费与养路费。由于先前黄来福在五寨堡的雷霆手段,没有人再敢有反对的意见。而且由于收费局收费合理,因此两地的商事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五月十五日,五寨堡出现了一个新鲜的事物,一份报纸——《五寨堡新闻报》。

说起来,报纸这个东西对于古时中国百姓来说,并不是个稀罕物。早在唐朝时,便有“开元杂报”,主要记录官方及军方的政令,皇帝的起居等。到了宋时,除了官方报纸外,更是民间的小报流行,特别是金人入侵东京时,小报更是洛阳纸贵,到了明时,也多邸报与民间的小报。而在此时的西方,也出现了最早的英文报纸《英国信使报》(1588年)。

当然,与他们相比,《五寨堡新闻报》显得非常大气,一发行,就发行了一万份,每份卖价一文钱,每三天发行一次。五寨堡军队,五寨堡所有的局,五寨堡所有的农场,都必须订阅。还有在五寨堡的街头巷尾,也设立了许多报栏,让路人们免费阅读。经过几年的努力,五寨堡识字率大大上升。就是很多普通军户,都可以基本看懂报纸。

除此外,就是零售了,厚厚的一大叠才一文钱,真的不贵,大家都买得起,而且在宣传局的有意灌输下,就是许多茶楼酒肆,为了招揽客人,意示自己也算跟上得当前的潮流,也多请了说书人唱报。许多有才的说书人还将报纸新闻配乐,在酒楼或是各地将新闻一一唱出,也是吸引了大帮的人流。

《五寨堡新闻报》由五寨堡宣传局发行,由五寨堡帐务局及银钱局下拨资金,不考虑盈利问题。与官方的邸报一样,《五寨堡新闻报》也转载一些邸报上的东西,如皇帝的圣旨,一些官吏的任免升迁等。

除此之外,《五寨堡新闻报》内中还有许多新闻性的东西,各地新闻,许多官方尚未公布的消息,为了吸引各方人流,在杂闻上,还有各地一些商事及农事上的东西。接受各人投稿,接受商人广告。此时大明传奇盛行,《五寨堡新闻报》也在连载传奇小说。而且发行速度又比官方邸报快,时效性又强,一发行,就非常受欢迎,收支基本平衡。

不但是五寨堡人争先观看,就是堡外的商贾文人士大夫等,也是纷纷托人前来购买,几个月后,五寨堡新闻报又在其它军堡州县设分馆,当然,为了保证报馆的安全,黄来福还给这些分馆们配上一帮打手。而报馆的记者,也成为一个非常让人羡慕的职业。

十几年后,《五寨堡新闻报》分馆遍布全国。最后连万历帝,还有许多对黄来福不满的文官们,都成了《五寨堡新闻报》的忠实读者。

当然了,作为五寨堡宣传局的喉舌,《五寨堡新闻报》主要作用是引导各地舆论,为黄来福与万历帝唱赞歌。比如,从五月十五日报纸发行的第一天起,头版头条陆续就是。

……

“哼!这黄来福要做什么?”

在宁武关巡按治所内,李巡按将几份《五寨堡新闻报》扔在桌上,若有所思地想着。这些天中,他照刷文卷,听理词讼,传问官吏,也自认为拿到了许多黄来福的把柄。特别是黄来福到五寨堡去了后,大肆清理不听话的文人及商贾,许多人前来与李巡按哭诉,更是让李巡按兴奋,这黄来福如此作为,定会人心尽失。自己如拿下他后,定是为民除害,博得一片清名。

不过黄来福接着办理报纸等,却让李巡按觉得黄来福这个人不简单,不是普通的武夫。在大明,文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控舆论及话语权,将不对路的人说得是奸臣,奸贼小人。甚至一直让他在历史中留下恶名,臭名,不过黄来福如此作为,行此一套,李巡按隐隐有些担心,《五寨堡新闻报》的出世,而且如此的受欢迎,己经是挑战了他们文人这种根深蒂固的话语权。

李巡按甚至感觉到,以《五寨堡新闻报》的快速发展,如果有一天他们要抺黑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