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半锅南瓜粥煮好,一家人围着锅台蹲了一圈。</p>
实在是没有桌子。</p>
李欣儿从兜里掏出几粒盐扔进锅里,搅了搅,顿时飘出一股香气。</p>
“欣儿你……”欣儿娘吓了一跳,盐啊!</p>
老太太知道了还不跳脚骂!</p>
“不怕,她骂也听不着,不吃盐干活没劲儿。”李欣儿拍了拍自己的衣兜,鼓鼓囊囊一兜子。</p>
欣儿娘哭笑不得,早怎么没发现,闺女变得这么贼了!</p>
粥盛好了,一家人又发现一个大问题,没有筷子!</p>
筷子被李老二抢回去了。</p>
这黏糊糊的东西,没筷子根本喝不进嘴里,三丫急得嘟着小嘴吹气。</p>
二丫噔噔噔跑出去,折了一把树枝拿进来,“用这个!用完就扔,还不用洗,小河边有的是!”</p>
欣儿爹娘含着泪,接过树枝,一家人谁也不说话,只听“吸溜吸溜”喝粥的声音。</p>
吃完欣儿爹才发现,这是他们家这么多年,吃的最饱,最香甜的一顿饭。</p>
不用担心后娘说他食量大,吃的多。</p>
也不用看后娘脸色,特别是看到媳妇和孩子们脸上满足的笑容。</p>
欣儿爹竟一点儿也不悲伤了。</p>
以后他得多干活,多挣工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p>
李欣儿想的,比爹娘还要多一层。</p>
二丫明天去上学,这学期的学费还没交,都欠了半个月了。</p>
又赶上家里出这事儿,二丫虽然没提学费的事情,可是从她偶尔呆滞的眼神就能看出来这孩子有心事。</p>
肯定是老师又要学费,她又不想难为父母。</p>
这孩子心事重,又要强,学习也好,得把她供出去。</p>
李欣儿叹了口气,得想个赚钱的法子,赶紧改善改善家里的条件。</p>
李欣儿把碗洗了,帮着父母收拾新家。</p>
四米多长的大通铺,中间用木板隔开,又挂了一个布帘,简单分成两间。</p>
爹娘一间,她们姐妹三个一间。</p>
把三丫乐的,在炕上跳来跳去,不知愁。</p>
还吵嚷着“还是新家好,只有爹娘和大姐二姐,睡觉也不挤了。”</p>
爹娘对视一眼,也笑了。</p>
新家的墙上,是那些爱干净的知青贴的报纸,虽然有些发黄,可比他们原来住的屋子土墙光滑不少。</p>
三丫趴在墙上,瞪着大眼睛看那些方块字,和模糊的图画。</p>
偶尔找到一个她认识的“人”字,她便兴奋的拍着手叫“大姐,我认识这个是人!</p>
对不对,对不对?”</p>
“对。”李欣儿拉着长声,一边干活一边应付三丫,偶尔还教她几个不太难的字。</p>
整整一下午,认字成了三丫的大事,她一直对着墙看,哪怕认出半个字或者偏旁,都乐的眉开眼笑。</p>
大柳树上的知了,凑趣似的叫个不停。</p>
欣儿娘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塑料布,把姐妹三个这边的窗户订上了。</p>
他们那半边,干脆就敞着。</p>
门也用柳条编了一块栅栏似的东西,挡住半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