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曹操将荀彧亲自送到门外,在返回之际见到一个老者从门外经过,忽然想起一件事。
“自陈留起兵已经三载有余,不知家父和阿德怎么样了,此刻已得安家之所,是该接他们回来了。”
想到这里,曹操立刻回屋书信两封,随即冲屋外叫道:“曹建!”
“属下在!”一亲兵大步走了进来,“主公,有何吩咐?”
曹操将书信递了过去,“第一封给老太爷,让他举家迁到兖州,第二封交给泰山郡守应劭,让其在兖州边界准备迎接护送。”
曹建是曹操亲卫队长,对于曹家之事非常清楚,“属下遵命!”
“青州并不太平,路上小心。”
“请主公放心,属下定会将老太爷安然护送回来。”
曹操点点头,“去账房领五万钱,兵不用太多,百人足矣,免得招摇,立刻出发。”
“诺!”
曹操口中的老太爷自然是曹嵩,当年曹嵩并不看好曹操起兵,没有跟随,后来中原局势愈发混乱,逃到了青州琅琊郡避难。
曹建选了一百亲卫,策马直奔泰山郡,将曹操书信交予,应劭立刻调集三千兵马屯于与青州交接的莱芜城等候。
六天后,琅琊郡开阳城,一身跑商打扮的曹建敲开了一所大宅之门,见到了曹嵩。
“老太爷,主公已经一州之主,足以安身立命,护佑曹家,特派我来迎接。”
曹嵩看着曹建,并未有太多的欣喜,要知道他当年可是极力反对自己大儿子起兵,两人还大吵了一架,现在曹操有了出息,证明是对的,脸面有些挂不住。
“阿健,琅琊郡很太平,我在这里也很安稳,兖州我就不去了。”
曹建一愣,有些诧异的看着曹嵩,“老太爷,这可使不得,主公身为一州之主,您却在外避难,会被外人耻笑的。”
“哼,外人之言与我何干,你去告诉阿瞒,我哪里也不去。”
曹建不知曹嵩为何如此,顿时有些急了。
这时,旁边一位白脸少年轻笑道:“父亲,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和大哥怄气,先不说青州现在正在乱战,就说大哥成为兖州之主这件事,一旦将来和袁绍发生冲突,我们就是人质,沦为外人对付大哥的工具,父亲真的愿意见到曹家上百口人死于非命?”这个少年就是曹德,曹操的亲兄弟,今年十五岁。
曹嵩本想在倔强几句,听到幼子相劝,也知道事情轻重,当年的袁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哎,我能将咱们从家百余口的生命放置虎口吗?只不过说句气话罢了,传令下去,立刻收拾东西,去兖州。”
曹家乃官宦世家,地位极高,家大业大,光收拾东西就足足用了一天,车马装了足足两百余辆,临走之时琅琊郡守亲自来送,现在袁曹正处于蜜月期,他们可不敢有他想。
曹嵩根本不用担心小股山贼,他们的护卫就有一千人,一路浩浩荡荡奔泰山而来。
如此庞大的队伍想不引起注意都难,他们很快被人盯上。
徐州阴平县,位于青州和兖州边界,陶谦一直提防袁绍和曹操,驻扎有五千士卒,由都尉张闿率领。
这一日,张闿正从外面打猎而回,马匹上挂着山鸡、野兔,显然收获不错,刚回到营地,就接到通报。
“都尉大人,细作有要事禀报。”
“细作?”
“此人说是受州牧大人所排。”
“既然如此,请他进来。”
很快,一个长相普通身穿粗布衣的矮个汉子走了进来,手中拿出一块腰牌,“细作胡辉见过都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