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爷的审判(2 / 2)

李恪的话一说出口,“铿锵”一声,陈其、王中长和朱童及身后的鹰衞拔出了自己的佩刀瞬间冲上前将李恪护在身后,而长孙顺德的亲衞见到拔刀冲出的黑衣衞,同时拔刀上前将长孙顺德护在了身后。

双方一触即发,行事非常危急,除此之外的金吾衞则左右为难,不知道自己究竟站在哪一方?

被鹰衞护在中间的李恪,脸上露出了孤傲的神色注视着长孙顺德。突然,李恪轻轻的向前迈出了第一步,鹰衞同时向前推进了第一步,长孙顺德的亲衞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长孙顺德怎么说也是沙场宿将,他的亲衞肯定不是一般的金吾衞所能比拟的。但是,李恪的黑衣鹰衞又不是长孙顺德的亲衞所能比拟的。因此,长孙顺德的亲衞跟李恪的亲衞相互对持的时候,鹰衞身上散发出的杀人是死气和血腥气将长孙顺德的亲衞压得死死的,使得他们已经没有了反抗的意识。

所以,黑衣鹰衞前进一步之后,长孙顺德的亲衞不顾及围在自己中间的自家将军,不自自主的后退了一步。

李恪既然敢迈出了第一步,他就能继续迈出了第二步,同样鹰衞也迈出了第二步,长孙顺德的亲衞继续后退了一步。

长孙顺德被李恪训斥质问已经气得不轻,现在又被自己的亲衞夹在中间,现在又见自己的亲衞如此不济,气的一时难以开口说话。

李恪继续向前迈出了十步,长孙顺德的亲衞后退了十步,甚至退到后面金吾衞的面前时金吾衞不由自主的让开了一条道路。

“住手!”

就在长孙无忌的亲衞顶不住的时候,一声吼斥声打断了李恪前进的步伐。

“李将军!李总管!”

金吾衞不由的惊呼道。

李恪听到这样的称呼就知道来者是谁了,除了担任过行军大总管和大将军的李靖,谁还敢被这么称呼呢!因此,李恪摆手,鹰衞还刀入鞘,给李恪让开了一条道路。李恪举目朝声音的来源处望去,就见李靖一脸怒容的注视着他。

李恪不敢怠慢,疾步上前给李靖施礼,李靖毫不领情,打断了李恪的好意,淡淡的道,“殿下如此行事,丝毫不顾忌朝廷的颜面,我且问你,你将朝廷放在了什么位置?你将皇上放在了什么位置?”

“李尚书,本王……”

李恪还没有说完,李靖打断了他的话语,继续道,“你的问题是清是白朝廷自会还你一个公道,你如此鲁莽行事,对得起跟皇上辩解争吵而翻脸的萧仆射吗?对得起力谏要三堂会审的魏秘书监吗?对得起为了你在皇上面前说情的李尚书和大理寺卿吗?对得起那些对你求情的重臣吗?”

“本官现在以兵书尚书的名义命令你们严加防守汉王府,不要让一个人离开,胆敢违抗,格杀勿论!”

李靖对李恪说完,将目光转向了长孙顺德和金吾衞吼斥道。

“诺。”

相对于李恪,李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他在军中的话也相当于圣旨。

李恪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李靖把话说完,想听他继续对自己透露点情况,刚才李靖看似在训斥自己,其实是在告诉李恪一些朝堂上的信息,而李恪从李靖的话中也了解到了朝堂现在的局势,萧禹和魏征、李道宗、孙伏伽和马周等朝臣已经开始为自己辩解,已经提出了要公正的审判,不要李世民听信一面之词。可见,李恪的猜测是对的,至少对方诬陷自己的证据不足。还有一点让李恪很满意,那就是魏征力谏的三堂会审,李恪知道魏征的能力,他谏言的事情一般都没有不成的,只要能够三堂会审,而不是由七杀透露的消息说的那样李世民将此事交给了长孙无忌,那么在会审的时候就是自己反击的时候。

这裏所指的三堂会审是指大理寺、刑部和宗正寺三方合力审理,宗正寺的参与是因为李恪宗室亲王的缘故,而魏征既然力谏三堂会审,李世民肯定会让他参与,这样一来的话除了刑部刘政会之外,大理寺孙伏伽、宗正寺卿是李孝恭、再加上魏征的话,李恪不觉得还有谁能够在这四人当中徇私枉法。

只是除此之外李靖并没有再透露李恪任何的消息,只是对他饱含深情的看了一眼,沉声道,“殿下还是回府等待兵部免去你大都督的公文吧!还有。”

李靖不温不火的说道,“中午时分刑部和大理寺审核殿下的公文就会下发到汉王府,请殿下好自为之!”

李靖说完话,不等李恪道谢,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李恪的眼前。李恪不知道李靖是专程来给自己传递消息的呢?还是接受李世民的授意怕金吾衞控制不了自己而来下达命令的?只是,他从李靖最后饱含深情的眼中可以猜测到李靖对自己没有敌意,只有好感和欣赏。

“汉王殿下,兵部李尚书的话你也听到了,还请殿下回府吧!”

长孙顺德突然在李恪耳边说道,他的声音很大,让李恪听的很刺耳。

李恪没有理会长孙顺德的讽刺和落井下石,他出府的目的不是想反抗李世民的圣旨或者朝廷的命令,只是在听到七杀说围困王府的是长孙顺德的左金吾衞守衞时他就知道了可能是长孙无忌的授意结果。因此,只是想通过长孙顺德而试探一下长孙无忌而已。

现在,他知道这个案子是由三方审理,不是由长孙无忌一人负责,而通过长孙顺德刚才的表现和举动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他觉得自己没必要再在这裏做这样没有头脑的事情。因此,给陈其使了个眼色,走进了汉王府,而陈其一声令下,鹰衞也紧跟李恪撤回到了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