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使者在入见明治之后,便按程序行礼并表明来意,他是受黄旭委派,前来送信给明治天皇的。明治一听是黄旭所派,心中甚是困惑,他不知道黄旭在这个时候派人送信给他,到底意欲何为。不过,虽然疑惑,但明治还是命人将书信呈上与他。他也想知道黄旭想对他说些什么。于是,书信很快被交到了明治的手中,明治平静地将之打开,然后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明治抬起头,面无表情地问了那使者一句,你们皇帝现在何处,然后使者如实回答道,我主正准备督军攻城。明治听罢,大叫一声,拖出去,斩!接着更是扯烂了黄旭的书信。借杀人以立威,更表其死战到底的决心,这是明治早就计划好的,而扯烂书信则是后面加上去的。扯书斩使,他这招也真够狠的。而明治喝声刚落,便有亲兵抢上前来将太平军的使者拖了出去,然后一颗沾着热血的人头便被呈到了明治的面前。明治随意瞟了一眼,然后便挥挥手,命亲兵将太平军使者的人头拿到日军各部逐渐展示,以彰其誓死抗敌之心,同时,意欲以此鼓舞大军的士气。而将这一切做完之后,明治便向大军下达了死命令,他们将在高知与太平军决一死战。不过,经明治这样一折腾,日军的士气还真的逐渐有了起色,明治见此。心中甚喜,而且,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死战的信心。而既然要战,那就先来说说双方的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实力间的对比。太平军参加此次攻城的大军总计有二十八万人,包括第一军团的二十万人。以及火器军团的一部计八万人,除此之外,太平军还有一个特战分队做为预备队。而在海上,太平军的无敌舰队已经开到了高知附近的海域,随时准备配合大军作战。无敌舰队上配备的水兵虽然是专攻海战,但他们原先都是陆战的精英。所以,一旦有需要,也可以立即被整编为一支特殊的有生力量,随时支援大军作战。由此可见,太平军的实力着实非常之强大。而日军。可就没这么好运了。他们虽然在总人数上与太平军相较也差之不远,但品质上面就远有不如了。日军总计有接近三十万人,这包括,一直驻守高知的三万人,加上一路随明治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计有十万人左右,后续又从北海道抽调了精壮的男壮丁大约是十多万人,这样总计算来就是三十万人。日军这三十万人说起来数量是不少,而且据城而守。应该说要占据上风才对,可是,他们差就差在战斗力低下。士气更是比不上太平军,所以,多种因素比较,日军还是处于下风。而仔细分析日军这三十万人,其综合实力也是良莠不齐,高知的守军那只能算做是地方军。欺付老百姓还可以,如要真正与悍勇的太平军拼个你死我活。那似乎远有不如。而随明治退下来的那些残军到是战力不错,但他们已经被太平军杀得有点胆寒了。再加之这一路撤退使他们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综合来看,他们也是今不如昔。再说说从北海道抽调的那些壮丁,这些人多半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能够有这上阵御敌之心已算是勉为其难了,如再想让其与太平军拼个旗鼓相当,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总之,从总体来看,太平军要比日军强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这仗还没开打,日军已经输了大半。而明治对双方之间的力量是心知肚明,所以,他这才做出扯书斩使的姿态,以示死战到底之决心。而那颗被明治砍掉的太平军使者的人头在日军中做完展示之后,便被挂到了城墙上,以向太平军示威。由此看来,明治与他的日军真是死猪不怕滚水烫,活腻歪了,他们竟然有这胆如此对待太平军。而结果不出所料,人头一经挂出,这事便传到了黄旭等人的耳中。黄旭听闻,那是怒不可遏,众将士更是气愤难平,他们纷纷要求踏平高知,斩杀伊藤,活捉明治,以血使者被杀与被辱之恨。于是,黄旭下令,太平军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高知,以血此恨。另外,黄旭又命令无敌舰队从北海道的方向封锁日军从海上逃走的通道。总之,太平军此次要在高知解决明治与他的日军。如果仅仅是从这一点上来说,黄旭与明知是想到一块去了,他们都不愿意再拖下去了,都想就地在高知解决问题,这也许就叫做英雄所见略同吧。不过,这是颇具讽刺意味的略同。而崔敏接令之后,便立即命令第一军团和火器军团的一部向日军发起攻击。一时间,矢石如雨,攻势如潮。太平军的这波山呼海啸般的攻势将日军打得是完全找不着北,如果不是伊藤博文与明治亲自督战,日军可能早已败下阵来。而太平军的攻势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绝对称得上是一浪高过一浪,简单就压得日军是喘不过气来。面对如此重压,日军几乎是疲于奔命,更是错漏百出,多处防线更是由此出现了险情,如果不是明治亲自带人查漏补缺,日军的防线可能多处已被太平军突破。如果再这样下去,太平军突破日军的防线那是迟早的事,而且,这远要比明治预料的时间要早得多。日军危险了。但是,此时的明治也已经深陷入到了苦战之中,大局什么的,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此刻他带着自己的亲军一路杀过去,看到哪里太平军多,他们就杀到哪里,看到哪里的日军危急,他们也就杀到哪里,总之,明治这一帮人就是扮演着补锅匠的角色,竭尽所能地让日军的防线保持完整。可是,太平军却没有因为日本的抵抗而减缓进攻的节奏,反而是更加忘我地进攻,再进攻。太平军真的是打疯了。但是,太平军的疯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只能怪日军不该斩杀太平军的使者,俗话说得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使者此去是带着黄旭的善意去的,黄旭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劝明治归降,但令他没想的是,日军不仅没能理解这种善意,而且还做出了这种人神共愤之事,让人实在是不得不怒。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这生杀的主动权本来就握在太平军的手中,既然明治给脸不要脸,那就不能再怪太平军心狠手辣了。所以,在攻城之前,黄旭还下过一道死命令,那就是,除了明治,伊藤博文以及樱子之外,其他所有日本人,全部都得死。屠城!太平军仍然要屠城!这是明治自找的,没办法,谁让他这么不识趣。而在这种岌岌可危之中,日军仅仅坚持了两个时辰左右,便再也坚持不住,其防线被太平军强行突破。攻上城楼的太平军如猛虎一般疯狂的砍杀,日军一*地倒下,但是,他们仍是死战不退,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明治也率着他的亲军在与太平军激烈地交战着,而伊藤博文则护卫明治在四周,帮他抵挡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刀枪剑戟。看起来,日军大势已去,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进行这困兽之斗了。与此同时,黄旭也进了城,不过,他没有参与到与日军的厮杀之中,而是直接去寻找樱子,他率人先到城中找了一圈,但也没有找到樱子,心中很是焦急,于是,他一边派人继续寻找,一边朝城楼这边而来。他得找到明治问一问,樱子被弄哪儿去了。而在亲军的指认下,他终于看到了正在苦苦挣扎的伊藤博文与明治。他复杂地看了看明治所在的地方,然后举起双手,突然大声道:“所人有都停手!”而伴随着黄旭的叫声,所有处于交战之中的太平军与日军都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