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以来,父皇的期望,储君的责任,儿臣夙夜不敢或忘。
儿臣谨奉父皇圣旨,以东宫之身参预朝事,以太子之位监国理政,常觉力有不逮。
儿臣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不知喜,亦不知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承天子而治天下,奉父皇以理百官?
是以,儿臣愿以布衣之身云游天下,察吏治,访民情,不负父皇殷殷期望。
儿臣宫中之人,皆忠纯良善,儿臣出走,实为私行,与他人无涉,望父皇万勿怪罪。
远行在即,临书涕零,不知所言。祝父皇龙体安康,母后凤体康健,我大唐国富民安,圣祚永昌。
儿承乾谨拜上
......
李二陛下将信收了起来,看着宫墙外的天空,久久不语......
“传旨,太子身患恶疾,自今日起,封闭东宫,任何人不得出入。今日之事,若有人敢泄露半个字,族!”李二陛下板着一张脸,幽然说道,谁也不知道这位大唐最高统治者脑子里到底是什么想法。
“奴婢遵旨。”黄易恭声道。
“另外,你安排可靠的人暗中寻访太子下落,找到以后......”李二陛下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暗中保护吧,不用急着让他回来。”
“是。”
“好了,回宫吧。”李二陛下的语气颇有些无奈。
“起驾......”
.......
就在李二陛下到了东宫的时候,长安城南门,一身布衣的李承乾跟在人潮之中出了长安城,递给守城兵士的身份文书上赫然写着“唐庶”两个字。
看着身后巍峨的长安城,李承乾的心中一片迷惘,虽然靠着从户部弄来的身份文书出了城,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去了。
他给李世民的留书里说的是为了考察民情,可是那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或者说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防着那几个坑货弟弟。
历史上的承乾太子因为造反被废,虽然是自己作死,可究其根本,主要就是因为身体有一点残疾,所以心里难免有些自卑,时时刻刻担心太宗皇帝会因此废了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的。
再加上李二陛下那种对太子严厉,对其他儿子放纵的差别对待的教育方式,心理出了问题,最后终于走上反叛的不归路。
根据史书的记载,承乾太子小时候根本就没有跛足的毛病,因此很明显承乾太子的跛足是后天的。
作为一国储君,肯定有很多人负责他的安全,据李承乾猜测,历史上那个承乾太子的跛足八成是那几个不安分的弟弟的手笔。
按日子算也就是这几年了,所以李承乾赶快出京避祸去了。
走倒是很方便,可是去哪儿又是个大问题。
李承乾从生下来就没出过长安地界,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哪知道这官道通向何方,于是干脆想也不想,一直沿着官道走,走到哪儿算哪儿。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