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料此贼变本加厉,出征期间妄行不法,劫掠高昌,所获财物均私为己有,此其罪一也;屠城恶行,天人共愤,此其罪二也;卖官鬻爵,擅自黜置高昌官员,僭行天子之权,此其罪三也;罔顾圣命,置储君安危于不顾,此其罪四也。”
“侯君集枯恶不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望陛下圣裁。”
李二陛下还没什么表示,一边的岑文本倒是先站起来了:“陛下,魏大人的话臣不敢苟同。侯将军征战在外,军情紧急,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保战事顺利,设立官员无可厚非,何况侯将军事后将文书上呈有司,可见其并无僭权之心。”
“其次,高昌国主鞠文泰,以身从贼,和吐谷浑狼狈为奸,与我大唐为敌,高昌群臣不思劝谏,反以羽附,皆死不足惜。至于私藏财物,确实有违人臣之道,可令其交出财物,降职罚俸便是。”
“侯将军大败吐谷浑,有大功于国,实在不宜重处,否则恐有伤忠臣孝子之心。”
岑文本的话听上去好像很公正,其实都是狡辩,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侯君集。
只要李二陛下不严惩侯君集,在天下人看来,就说明了侯君集是有功劳的,甚至功劳还很大,大到连这么严重的罪行都能得到宽恕。
以后人们提起这场战争的时候,除了想到李承乾,必然也会想起他侯君集,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削弱了太子通过这场战争获得的声望。
与此同时,这番举动还能交好这位军方重臣,万一日后越王和太子兵戎相见,今天这件事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善缘。
魏征虽然不知道岑文本的种种算计,不过侯君集他是一定要弄死的,因此在听完对方的种种狡辩之后,这位刚肃方正的侍中冷笑一声:“可他罔顾圣命,置太子殿下于险地,此乃不赦之罪。”
岑文本淡然道:“太子殿下既已还朝,何谈不赦之罪,侯将军最多不过是失职罢了。再者,大军在外,每日耗费钱粮,于国无益,侯将军班师回朝,也是为我大唐考虑。太子仁德,怎么会因为这种小事怪罪侯将军。又或者魏大人觉得以靖王手下十万大军还不足以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全?”
岑文本这句话就说的有点诛心了,因为这句话,李承乾也不得不帮着他保侯君集,否则就是不“仁德”。魏征也没办法再纠缠下去,要不然就等于变相承认李元吉十万人马都保护不了李承乾,以李元吉那一根筋的脑子,以后还不得恨死他。
“你!”魏征当然知道岑文本话里的陷阱,可是他却没办法反驳,被噎的一时语塞。
“行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侯君集虽有过错,但念在其有大功于国,免其死罪,削去一切职位,令其在家反省......太子,你可有意见?”李二陛下金口玉言。
【皇帝老子都发话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
李承乾心里吐槽了一句,拜道:“一切但凭陛下做主。”
李二陛下微微颔首,对李承乾识时务的态度很满意。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