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官慢慢到齐,所有人都惊讶太子怎么坐到了那个位置。
有心交头接耳,可是殿上比平常多出数倍的内侍和禁卫让这些人打消了这种想法,老老实实按着朔望朝的礼仪或坐或站。
除了有限的几人外,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有那自以为聪明的人开始在心里仔细回想最近长安发生的事,想猜出皇帝和太子今天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没等这些人猜出个子丑寅卯,随着三声“陛下驾临,百官恭迎”的呼声,李二陛下在一众内侍宫女的拱卫下,御座升朝。
“臣等参见陛下。”百官齐齐躬身拜倒,就连李承乾也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过身对着御座上的皇帝老子郑重行礼。
“众卿平身。”李二陛下今天穿着常服,一脸的和蔼。
“谢陛下。”百官叩谢之后各回本位,等着李二陛下的吩咐。
李二陛下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地传到众人耳朵里:“自我大唐立国以来,对内察查吏治,选贤任能,废除苛政,与民生息,以至于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百业兴旺,府库充盈。对外三军用命,北逐突厥,西抗吐谷浑,彰我大唐赫赫之威。幸诸公勠力,方有今日之盛世,众卿功不可没。”
百官连忙谦虚道:“全赖陛下圣明,臣等不过叨天之光。”
李二陛下挥挥手,继续说道:“而今我大唐初显盛世之像,可是治国之道,不可固步自封。太子年纪渐长,对于国政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今日朝会,便说与众卿听听,如果有什么疏漏,众卿不妨直言......太子,开始吧。”
“儿臣遵旨。”李承乾先向李二陛下行了一礼,再转过身来对着百官一拜,“承乾年幼,如有不到之处,烦劳各位大人不吝指教。”
“太子高论,臣等洗耳恭听。”百官齐声应道。
李承乾走回自己的位子坐下,清了清嗓子,说道:“承乾有四论,第一论:风俗论。禁止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男女结为夫妇。”
李承乾将自己说给李二陛下听的那番话再说了一遍,听的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现在的贞观朝内大部分的官员还是世家出身,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着近亲通婚的情况,李承乾这番话说完,众人便都开始回想自己的亲戚里面有没有愚笨或者身体羸弱的人。
“不知太子殿下此议可有根据。”说话的是一个礼部鸿胪寺的官员。
李承乾将自己如何发现这个问题,到最后得出结果的过程一一向众人解说,等到他说完,众人便都无话可说了。
其实没有科技手段的辅助,李承乾这种推理的方法只能说明近亲结婚存在危害有很大的可能,并不能完全的证明,不过这些世家子弟最重视的就是家族的传承,所以即使哪怕这种可能并不大,也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
等到李承乾解释完,李二陛下开口问道:“众卿以为太子的意见如何?”
百官互相看看,一齐拜道:“臣等皆以为太子之策可谓大善。”
“如此便拟一份告示,即日起通传天下。承乾你继续说。”李二陛下的神色不见丝毫波动。
喜欢回到贞观当太子请大家收藏:()回到贞观当太子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